发布时间:2019-03-12 15:26 原文链接: Nature子刊:可省却必需基因的普遍性与规律性

  基因的必需性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有些基因的必需性可以丢失,即可以从必需基因变为非必需基因。有多大比例的必需基因可以发生必需性丢失?以什么样的方式发生?背后又有什么样的规律?这些既是重要的生物学基本问题,同时也有药物开发上的意义。

  PicoPLEX Gold这一剂良方帮您看清单细胞全基因组测序的纷扰,欢迎索取资料

  根据基因对细胞生长的重要性可将其分为两类:被敲除后细胞不能生长的必需基因(essential genes),和被敲除后细胞依然可以生长的非必需基因(non-essential genes)。与非必需基因相比,必需基因往往参与更基础的生物学过程,在进化中也更为保守。在开发抗病原体药物和抗肿瘤药物时,也通常要求这些药物的靶点蛋白是病原体和肿瘤细胞中的必需基因所编码的。

  然而,基因的必需性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有些基因的必需性可以丢失,即可以从必需基因变为非必需基因。有多大比例的必需基因可以发生必需性丢失?以什么样的方式发生?背后又有什么样的规律?这些既是重要的生物学基本问题,同时也有药物开发上的意义。

  来自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Systematic analysis reveals the prevalence and principles of bypassable gene essentiality”的文章,首次对基因必需性省却这一现象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的3月1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由杜立林博士领导完成,文章一作为李俊博士、王海涛博士以及王伟涛博士。

  同时这项研究被Nature Communications接收后,杜立林实验室应 Nature Research Ecology & Evolution Community 邀请,为“文章背后的故事”专栏(Behind the Paper channel)撰写了题为 “A ten-year pursuit of bypassable gene essentiality”的网页文章。

  文献中零星地报道过一种现象,敲除一个必需基因所造成的致死表型能被另一基因的突变或者过表达挽救,也就是说,一个基因的必需性可以因另一基因的遗传改变而丢失。这是一种特殊的基因间的遗传相互作用,但尚未被系统深入地分析过,也还没有名字。杜立林实验室将这种遗传相互作用命名为必需性省却(bypass of essentiality),英文缩写为BOE;将能导致必需性丢失的突变或者过表达称作必需性省却抑制子(BOE suppressor);并将可通过这种方式丢失必需性的基因称作可省却必需基因(bypassable essential genes)(图一)。

图片.png

图一 可导致必需性省却的三种单基因改变

  在“Systematic analysis reveals the prevalence and principles of bypassable gene essentiality”一文中,杜立林实验室利用化学诱变、转座子诱变、以及过表达质粒文库这三种不同的遗传操作手段,系统地对单细胞真核模式生物粟酒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二号染色体左臂上的必需基因开展了必需性省却抑制子的筛选,最终发现在被分析的142个必需基因中,高达27%是可省却必需基因(图二)。这一发现提示,基因必需性省却不是一种罕见现象,而是有相当高的普遍性。

图片.png

图二 粟酒裂殖酵母二号染色体左臂上必需基因的必需性省却分析

  通过分析142个必需基因中可省却必需基因与不可省却必需基因的差别,杜立林实验室发现了可省却必需基因的三个规律性特征。第一个特征是可省却必需基因的重要性偏低,丢失后对系统的扰动偏弱。这一特征体现为可省却必需基因被破坏之后往往要经过更长的时间细胞才会停止生长(slow lethality)(图三)。第二个特征是可省却必需基因大多在物种间存在必需性的差别,提示必需性省却这一现象有进化上的意义。第三个特征是编码同一蛋白复合体不同亚基的必需基因往往或者都可被省却,或者都不可被省却。利用这些必需性省却背后的规律,文章中对可省却必需基因进行了预测。

图片.png

图三 基因被破坏后停止生长的快慢与基因可省却性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文章中还探究了必需性省却的机制,发现激活潜藏冗余性(dormant redundancy)是有旁系同源基因(paralog)情况下的一种普遍的必需性省却机制。另外,文章还发现必需性省却遗传相互作用能用来预测基因间功能上的联系,并成功地利用这种预测能力揭示了若干基因的功能。


相关文章

遗传发育所揭示水稻RNA识别结构域蛋白抑制外源基因沉默的机制

植物是复杂的生物系统。植物体内基因的表达受到多种水平的调控,如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DNA甲基化/去甲基化等,从而对基因表达进行精密高效的调控。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张劲松研究组筛选OsEI......

Brain:科学家识别出参与阿尔兹海默病中神经元易感性发生的关键基因

神经变性疾病早期阶段的特征是离散脑细胞群中蛋白质的积累以及这些脑细胞的退化,对于大多数疾病而言,这种选择性的易感性模式是无法解释的,但其对于病理性机制或许能提供重要的见解。阿尔兹海默病是世界上主要的痴......

2024年中国基因编辑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CRISPR/Cas优势明显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金斯瑞(HK.1548)、凯赛生物(688065.SH)、华熙生物(688363.SH)、华恒生物(688639.SH)、川宁生物(301301.SZ)等本文核心数据:ZFNs技术;......

Nature:文化并非人类独有,猩猩传承文化能力

荷兰乌得勒支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Nature Human Behaviour 期刊发表了题为:Chimpanzeesusesocialinformationtoa......

数据存在虚假陈述该杰出学者NCB的文章也被撤回

2015年6月22日,St.Jude儿童研究医院DouglasR.Green团队在NatureCellBiology(IF=21)在线发表题为“MolecularcharacterizationofL......

厚积薄发我国科学家揭开表观遗传“神秘面纱”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决定了生物体的全部表型。但问题来了,在相同环境中成长的同卵双胞胎,身高、肤色、性格、健康状况等并非完全相同,这是为什么?为了揭开表观遗传的“神秘面纱”,科......

基因解码揭示人类无尾之谜

纽约大学格罗斯曼医学院(NYUGrossmanSchoolofMedicine)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我们远古祖先的基因变化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人类不像猴子那样有尾巴。这项研究成果最近发表在《......

人与猿类如何在进化中“甩掉”尾巴

猴子有尾巴,而人类和猿类的尾巴却在进化中消失了,是什么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自然》28日发表的一篇论文,报道了人类和猿类演化掉尾巴的遗传学基础。灵长类动物尾部表型的系统发育树(Ma表示百万年前)。图片......

一步到位沉默一个小鼠胆固醇基因

意大利科学家在一项小鼠研究中展示了无需永久性基因组编辑,也可对一个控制胆固醇水平的基因做到长效抑制。这一靶向表观遗传沉默(不用直接改变DNA序列就可改变基因功能)的效果在小鼠中持续近1年,令循环胆固醇......

安捷伦一季度营收缩水5.6%,仍稳坐16.6亿美元大关

2月27日,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A)公布截至2024年1月31日的2024财年第一季度财报。第一季度营收为16.6亿美元,与2023年第一季度相比下降5.6%,核心营收(1)下降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