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4-13 10:13 原文链接: 百人计划杨天明团队发现神经元对外界物体的价值编码

  3月13日,《eLife》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注意力能够调节眶额皮层神经元对外界物体的价值编码》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杨天明研究组完成。该研究使用清醒猕猴在体电生理记录,发现猕猴眶额皮层神经元实时反映大脑正在关注的物体的价值。这一研究解释了注意力和价值编码在抉择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图注:(A)猕猴在同时观看两张图片的时候,猕猴的注意力集中在关联较大奖励的图片,而眶额皮层神经元电活动也仅仅编码价值较大图形的价值。(B)在通过转动图片来吸引猕猴的注意力的时候,眶额叶神经元的电活动被注意力所引导,编码了被转动的图片的价值。(C)计算模型很好解释了注意力的切换与图片价值之间的相互关系。图中虚线为当图形转动时由于注意力转换而引起的神经元发放的变化。其中绿色虚线为计算模型的预测,红色虚线为实际数据。

  抉择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在水果店挑选橙子。我们挑选橙子的过程往往是一个一个拿起来,看一看,闻一闻,决定放回去或者装进袋子里,然后再挑下一个。在挑选的过程中,具有颜色鲜亮、香气馥郁、大小适中等特征的橙子会通过我们的感觉系统来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进一步对它们进行挑选,以决定它们的“去留”。有趣的是虽然不同的感觉信息能够同时被大脑并行处理,可我们的决择过程往往只能依次进行,是一个串行的过程。而注意在抉择等认知过程中从并行到串行的转化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目前还知之甚少。杨天明研究组通过对大脑眶额叶中对价值信息的编码的研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眶额皮层是大脑的高级认知中枢前额叶的一个子区,因其位置处于眼眶上方而得名。前人的研究表明,眶额皮层是大脑奖赏环路中的关键一环。它接受并整合视觉、味觉、嗅觉等多重感觉信息的输入,能够编码物体的价值,在抉择过程的价值评估中起到关键作用。而这项新的研究则进一步针对眶额叶在抉择认知过程中究竟更多地采用串行还是并行的方式、注意力是如何调控这一脑区的价值信息编码等问题进行了探索。

  注意力、奖励和抉择这些因素在正常情况下高度相关。为了把这些因素对神经元的编码的影响进行区分,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精巧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猕猴只需要在显示器上观看一些代表不同大小的果汁奖励的图片。如果屏幕上只有一张图片,猕猴只要保持眼睛注视屏幕中央,不用做任何选择即可得到相应的奖励。如果屏幕上同时出现两副图片,则由计算机随机挑选其中的一幅作为最终的奖励,猕猴依旧不需要做任何选择。同时,在一些测试中,两幅图片中的一幅还会通过迅速转动来吸引猕猴的注意力,然而这种转动并不会改变奖励的大小,也和计算机随机挑选的奖励图片无关,对猕猴来说并没有任何意义。猕猴只是因为图片突然发生旋转而会不由自主地把注意力转向这张图片。通过这样的实验设计,注意力、奖励和抉择这些因素就被分开了。

  在猕猴观看两张图片的时候,虽然最终获得的奖励可能是其中的任意一幅,但是研究人员通过测量猕猴的瞳孔反应,发现猕猴的注意力总是集中在奖励比较大的图片上。同时,眶额叶神经元也与注意力保持高度一致,仅编码了奖励较大的图片的价值,而忽略了另一张图片。但是,如果在展现图片的过程中,研究人员通过转动其中的一张图片来吸引猕猴的注意力,眶额叶的神经元则会跟随注意力来编码被转动的图片的价值,即使这张图片所代表的奖励较小。研究人员发现几乎每个编码价值的眶额叶神经元都呈现出这种性质而鲜有例外。通过一个计算模型,研究人员进一步说明了注意力的受到图片转动的影响而切换的可能性与两张图片的价值相关。如果猕猴原先注意力所在的图片代表很大的奖励,注意力切换到其他图片的可能性会比较小。这就像我们在阅读一本非常有趣的书的时候就不容易受到打扰一样。如果我们读的书乏味无趣,那么外界一点小动静就会吸引我们的注意力。

  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与大脑视觉皮层并行编码多个物体的视觉性质的情况不同,眶额叶神经元仅编码注意力所在的物体的价值。因此,大脑对价值信息的处理,在眶额叶皮层已经转化为一个串行的过程。由于神经科学家们普遍认为眶额叶编码的价值信息被前额叶更高级的脑区运用来进行价值判断和抉择,这项研究很可能意味着大脑的价值抉择过程是一个串行过程。而眶额叶也有别于较低级的感觉皮层,位于大脑信息处理的较高层次,其神经元的活动反映了我们的抉择和认知的过程。

  该课题获得了中科院百人计划、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15JC1400104)的支持。


相关文章

神经与血流信号转换成钢琴与提琴曲——配乐“电影”将大脑活动可视化

广域神经活动的视听示意图。图片来源:戴维·蒂博多等人/《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复杂的神经元数据可以转换成视听格式?没错,其甚至能成为带有配乐的“电影”来方便人们探索,并帮助解释大脑执行某些行为时发生的......

揭秘癌细胞与神经元的“共生共舞”

美国斯坦福大学科学家曾在《自然》杂志刊发论文,首次证实恶性脑癌与大脑的神经连接密切相关。他们发现神经胶质瘤会与健康的神经元相互“交流”,形成突触,劫持来自健康神经元的电信号,从而促进自身生长。据英国《......

西湖大学:揭示神经元调控大脑血流新路径

该校生命科学学院特聘研究员贾洁敏团队的相关研究,揭示了神经元调控大脑血流新路径。他们发现了一座架在神经元与血管之间的“新桥梁”——类突触(NsMJ)。通过类突触,谷氨酸能神经元可直接作用于动脉血管平滑......

大脑里有位GPS“指挥官”

无论是太阳的东升西落,还是城市的东西南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方向、定位目标或是记忆场景,都需要用大脑对空间信息进行处理和记忆。那么,这个过程是如何在大脑中发生的?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

大脑里有位GPS“指挥官”

无论是太阳的东升西落,还是城市的东西南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方向、定位目标或是记忆场景,都需要用大脑对空间信息进行处理和记忆。那么,这个过程是如何在大脑中发生的?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

新研究揭示自我中心编码的细胞和亚细胞机制

确定空间信息的表征机制是探讨空间信息处理的核心任务之一,为学习记忆中空间场景处理原则提供了重要启发。12月14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研究员王成团队,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生命科......

新研究揭示自我中心编码的细胞和亚细胞机制

确定空间信息的表征机制是探讨空间信息处理的核心任务之一,为学习记忆中空间场景处理原则提供了重要启发。12月14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研究员王成团队,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生命科......

我国学者在神经元糖代谢特征与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1991523、82073823)等资助下,南京中医药大学胡刚教授团队在神经元糖代谢特征与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神经元胞体主要进行有氧糖酵解代谢以防止氧化......

做“白日梦”时大脑在干什么

当人静静地坐着,突然之间,大脑“出神”,仿佛转向了完全不同的世界,可能是最近的经历,也可能是过往的记忆。事实上,可能只是做了个白日梦。那么,在做白日梦时,大脑中发生了什么?这是神经科学家们很难回答的问......

神经元损伤修复搭“桥”的微型生物机器人

由患者自身细胞构建的“分子医生”能够筛查癌症、修复受损组织、清除血管斑块,是研究人员对未来医学的构想。而美国塔夫茨大学发育生物学家MichaelLevin致力将这种构想变为现实。4年前,Levin和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