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1-17 00:00 原文链接: 北京大学谢灿NatureMaterials发表革命性新成果

  来自中国的科学家们说,在果蝇的细胞中他们发现了一种生物指南针:一个棒状的蛋白质复合物可以对准地球的弱磁场。

  这一生物指南针的组成蛋白质以相关形式存在于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物种中,它可以解释一个长期存在的谜题:鸟类和昆虫等动物是如何感知磁力的。它还可能成为利用磁场来控制细胞的一个宝贵的工具。由北京大学生物物理学家谢灿(Xie Can)领导的研究小组将他们的研究论文发布在11月16日的《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杂志上。

  牛津大学生物化学家Peter Hore说:“这是一篇非同寻常的论文。”但谢灿的研究小组没有证实,这一复合物在活体细胞中起生物指南针作用,也没有解释它感知磁力的机制。维也纳分子病理学研究所神经科学家David Keays则说:“它要么是一篇非常重要的论文要么完全错误。我强烈怀疑是后者。”

  从鲸鱼到蝴蝶、白蚁到鸽子,许多的生物都利用地球磁场来导航或定向自己所在的空间。但人们对于这一磁感应能力背后的分子机制却不清楚。

  一些研究人员已指出一些称作为“cryptochromes”或“Cry”的磁感应蛋白。例如,缺失这些蛋白的果蝇会丧失它们对磁场的敏感性。谢灿说,但仅Cry蛋白不能发挥指南针作用,因为它们不能感应磁场的极性(南北定向)。

  其他一些人提出,铁矿物质有可能对此负责。在信鸽的喙细胞中已发现有磁石。但一些研究表明,磁石没有在鸽子磁感应中发挥作用。

  谢灿说,他在果蝇中发现了一种蛋白既可以结合铁,也可以与Cry互作。这种称作为CG8198的蛋白可以结合铁和硫原子,参与果蝇的昼夜节律。它与Cry一起形成了纳米级的“指针”: CG8198聚合物构成棒状核心,Cry蛋白外层围绕着它。

  利用电子显微镜,谢灿研究小组看到了这些棒状蛋白质复合物聚集体,在弱磁场中它们以与指南针相同的方式确定自身方向。谢灿给CG8198取了个新名字MagR,以表示其为磁感应受体。

  这一研究发现为科学家们提供了利用磁场来控制细胞的前景。在过去的十年里,科学家们已借助一些蛋白的感光能力来操控神经元,通常是将一种光导纤维直接插入到大脑中――这种工具称作为光遗传学。而磁感应蛋白具有一种优势:可以通过大脑外的磁场来操控它们。

  清华大学神经科学家张生家(Zhang Sheng-jia)已证实了这种“磁遗传学”能力。在今年9月,他提供了有关谢灿研究工作一份惊人的预览素材,当时他发表了一篇论文报告称利用这一生物指南针操控了线虫的神经元。谢灿和其他人投诉,张生家提早发表的研究论文违反了两位研究人员之间达成的合作协议,要求撤回张生家这篇论文。10月,张生家被清华大学解聘,张生家对此决定提出了质疑。

  谢灿说,今年4月份他在中国提交了一份ZL申请,其中包括利用磁遗传学和这一蛋白的磁能力来操控大分子。他也开始在其他动物包括人类中观察MagR蛋白的结构。谢灿认为,人类MagR变体有可能会与人们之间的方向感差异有关系。

  怀疑的声音

  一些科学家不相信这一生物针像指南针一样在活体生物中发挥作用。Keays说:“谢灿研究小组已证实鸽子视网膜中相同的细胞生成MagR和Cry,但MagR和Cry存在于许多细胞中。具有如此少量的铁,我们必须知道在体内,生理温度下,MagR是否具有磁性能。如果MagR真的是磁受体,我就把自己的帽子吃掉。”

  谢灿希望其他研究人员通过进一步的试验来支持他的案例,例如在某些果蝇组织中失活MagR编码基因来看看它是否会影响动物的方向感。谢灿说,他没有完成这项工作就发表了论文,是因为他想先发布他已经花了6年时间进行研究获得的这些结果。

  不了解这一蛋白质感知磁场的确切机制,及大脑如何处理的它所发送的信号,让一些研究人员感到犹豫。德国慕尼黑大学磁学专家及地球科学家Michael Winklhofer说,MagR的生物指南针活性有可能只是试验污染的结果。他计划开展一些实验来追踪谢灿研究组的结果。Winklhofer说,如果它成立的话,那么这一MagR研究发现“看起来是朝着揭开磁感应分子基础迈出的重要一步。”

相关文章

顶级院校公布采购计划超1.6亿清单涵盖这些设备

清华大学公布2024年6月采购意向,包括全极性污染物二次精细离子多维质谱系统、三重串联四极杆液质联用系统、离子淌度-高分辨飞行时间液质联用、单细胞光导系统等设备,总预算16508万。为便于供应商及时了......

清华几千门课,这门基础课凭啥“出圈”

过去十几年,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教授于歆杰一直想找到一条加强课上师生互动、提升学生课堂参与感的途径。现在,从表面上看,他教授的“电路原理”课与一般课堂并无两样——一位老师、一份PPT、满教......

清华大学汪玉:大模型研究,产研协作是必选项

“作为一名学者、来自高校电子工程系的系主任,我越来越发现,仅仅在学校里面已经很难独立去完成一些科学研究了。”3月31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系主任汪玉以“无问芯穹发起人”身份,在无问芯穹组织的AI......

焦捷已任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

焦捷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官网图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官网领导栏信息显示,焦捷已任该学院院长。公开信息显示,焦捷1991年入读清华大学,先后获得清华经济管理学院国际金融与财务管理专业学士、清华大学经济管理......

新探针可实现对蛋白质N端组学深度富集检测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黄河、柳红合作,研究设计合成了一种含有吡啶甲醛片段的可断裂分子探针2PCA-Probe,可实现对蛋白质N-端的深度富集检测。相关研究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蛋白质水解是一......

预测蛋白质“糖衣”形态有了新方法有助于药物研发

2月29日,德国、波兰、法国与中国台湾组成的科研团队在学术期刊《细胞》发表成果,开发出能在几分钟之内预测蛋白质“糖衣”形态的新型计算方法,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蛋白质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帮助药物与疫苗研发......

地方高校,签约清华大学

2月28日,辽宁工业大学与清华大学“智能绿色车辆与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签订合作意向书,签订仪式在清华大学举行。辽宁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庆东,辽宁省工信厅党组书记、厅长胡异冲,清华大学副校长曾嵘出席......

清华将建设百门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试点课程

近日,清华大学举行2024年全校教职工大会暨全校党员集中培训,向全校师生员工、全体党员通报学校当前改革发展形势及2024年重点工作,并就推进落实《清华大学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行动方案》、以高质量......

科学家成功解析叶绿体基因转录蛋白质机器构造

叶绿体中的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是地球生物圈的重要塑造者。叶绿体约在15亿年前通过蓝藻内共生进化而来。在进化过程中,叶绿体基因要么被废弃,要么逐渐转移到细胞核染色体中,导......

人与猿类如何在进化中“甩掉”尾巴

猴子有尾巴,而人类和猿类的尾巴却在进化中消失了,是什么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自然》28日发表的一篇论文,报道了人类和猿类演化掉尾巴的遗传学基础。灵长类动物尾部表型的系统发育树(Ma表示百万年前)。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