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3-20 11:21 原文链接: 冰消期气候变化特征与海陆变迁对降水同位素组成关联

  山东半岛是一个人口稠密区,也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区。季风降水对于该区域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与山东毗邻的渤海和黄海海域水深不足100米,冰期-间冰期全球冰盖的扩张与消融导致全球海平面的升降幅度能够超过120米,这会引起山东半岛的海岸线发生巨大的迁移。海岸线迁移造成的海陆格局的变化,能够显著改变区域下垫面状况、粉尘输出、季风降水及降水的氧同位素组成等,使其成为研究区域与全球环境变化联系的关键区域。因此,在这一地区开展冰期-间冰期尺度降水及其同位素组成变化的研究,认识区域降水及其同位素组成变化的历史并理解其演变机制,不仅有助于深刻认识区域与全球环境变化的动力联系,而且可提高我们估测并适应未来全球变化的能力。

  最近,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蔡演军研究员团队联合国内外同行,对山东上小峰洞一根涵盖倒数第二次冰消期的石笋(SD1)进行铀系测年和碳氧同位素组成分析。研究发现在倒数第二次冰消期内部,存在一个持续时间约400年的弱季风事件,类似于末次冰消期的新仙女木事件(Younger Dryas, YD)。这与倒数第二次冰消期类YD事件在北半球其他记录中的发现一样,表明这一弱季风/冷事件可能在北半球范围内是广泛存在的,也暗示了类YD事件可能是冰期终止期气候变化的一个内在特征,与北大西洋的气候突变有着紧密的联系。

  不仅如此,研究人员还发现上小峰洞石笋δ18O平均值在冰期和间冰期的差异仅为0.7‰,远小于中国南方的洞穴石笋记录。例如,这一差异在羊口洞约为1.4‰,董哥洞约为2.2‰,三宝洞约为2.4‰。据此,他们提出在冰期-间冰期尺度上,大陆冰盖的消融退缩和累积扩张能够引起显著的海平面变化和中国东部海岸线的巨大变迁,使得大洋水汽源与山东半岛距离的巨大变化是导致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例如,冰期时,海平面比现在低约120米,渤海、黄海以及大部分的东海都将出露成为陆地,研究洞穴到海洋的距离将从当前的约100公里增加到盛冰期的超过800公里。这使得研究洞穴与大洋的距离急剧增加,大洋水汽的长距离传输与冷凝分馏可造成研究洞穴区域水汽贫缺18O与降水δ18O的显著偏负,也就是“大陆效应”显著增强,进而导致冰期-间冰期降水δ18O值差异减小。同时,海陆格局的变化也使得区域大气环流发生变化,导致不同水汽来源的贡献不同,也可能导致这一显著的差异。该项研究也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石笋氧同位素记录的解译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认识。

  该成果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亚洲季风变异及突变事件”(2017YFA0603401)、“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预研项目”(XDPB05)的资助,文章发表于国际第四纪科学研究的知名期刊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上(Xue, G., Cai, Y., Ma, L. et al. A new speleothem record of the penultimate deglacial: Insights into spatial variability and centennial scale instabilities of East Asian monsoon 2019, 210: 113-124)。

图1. 山东上小峰洞倒数第二次冰消期石笋氧同位素记录(红色)与其他地质记录的对比,显示出明显的类YD事件(黄色条带)

图2. 上小峰洞石笋δ18O平均值在冰期和间冰期的差值与中国其他洞穴对比;(A)上小峰洞;(B)董哥洞;(C)三宝洞;(D)羊口洞

相关文章

全球沿海城市下沉速度快于海平面上升

 越南胡志明市每年下沉16.2毫米。图片来源:Shutterstock/NguyenQuangNgocTonkin一项9月12日发表于《自然—可持续》的研究显示,在48个人口最多的沿海城市中......

香山科学会议聚焦地球系统变化

今夏以来,我国多地持续高温少雨,截至9月19日,中央气象台已连续33天发布气象干旱预警;7月份,北极圈温度一度飙升至32.5摄氏度……全球极端天气频发,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啥关系?日前,香山科学会议第S6......

改肉类为海产可增加营养、减少排放

科学家研究认为,可持续的海产品比牛肉、猪肉和鸡肉为人类提供更多营养,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些发现表明,以政策促进海产饮食替代其他动物蛋白,或可改善未来食品安全,帮助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

世界气象组织:热浪会致空气质量更差危害人类健康

世界气象组织7日发布报告称,预计本世纪热浪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将增加,进而导致野火增多,可能会使空气质量恶化,危害人类健康及生态系统。这是7月25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马里波萨县拍摄的被烧毁车辆。新华社......

作物产量下降影响气候缓解技术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青年研究员王戎和合作者在一项新研究中指出,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的负面影响可能会阻碍人们利用作物捕获和封存碳并以此作为限制全球变暖的一种手段。研究结果表明,超过《巴黎协定》2℃的升......

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启动气候变化协同全球行动

中新网北京9月6日电北京时间5日晚8点,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正式启动“气候变化协同”系列行动(‘Climatex’Campaign)。此次行动旨在通过动员青年行动,提升全球公众对气候变化和碳中和目标的......

中科院研究揭示干旱生态系统气候变化的生态弹性及机制

气候变化仍在加剧,适应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干旱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尤其敏感脆弱,厘清其对气候变化的弹性与调控机制是科学制定适应气候变化的基础。中科院植物所许振柱研究组基于内蒙古荒漠草原长期气候变化......

科学家揭开光和温度影响植物生长的奥秘

植物伸长和弯曲以确保获得阳光。美国索尔克研究所科学家发现,当植物被树冠遮蔽并同时暴露在温暖的温度下时,会有两种植物因子促发加速生长。发表于《自然·通讯》的这项发现将帮助科学家预测植物会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研究显示气候变化加剧飓风“哈维”灾害

新华社休斯敦8月26日电(记者徐剑梅)25日是四级飓风“哈维”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登陆5周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当天发布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假设没有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在飓风“哈维”肆虐得克萨斯州哈里斯......

气候变化带来健康风险,我们如何应对

今夏以来,全国多地气温突破历史极值。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评估,今年的区域性高温事件综合强度已达到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强,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极端性强等特点。高温天气导致的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