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2-20 16:42 原文链接: 肠道中居然存在帕金森症的生物标志物?

  生物谷BIOON/ --帕金森氏病(PD)是一种使人衰弱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损害了全球数百万老年人的运动功能。通常情况下,PD患者会在运动症状发作前数年出现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例如便秘等。

  对帕金森氏病患者的大脑进行检查后的结果显示,控制运动的大脑细胞中存在着α-突触核蛋白(α-Syn)团块。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小鼠肠道神经元中植入了α-Syn聚集体,发现这些团块可以向上传播,从而影响大脑中的神经元,而且这个过程与年龄有关。

(图片来源:Www.pixabay.com)

  正常情况下,小鼠产生的酶能够分解这些团块,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它们可能会失去这种能力,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帕金森症高发于老年人群体。研究人员表明,给小鼠注射带有编码该酶的基因的载体药物有助于减轻团块的聚集,并一定程度上恢复肠道的正常功能。

  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的《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上。

  由于在PD患者的肠道神经元中也发现了α-Syn聚集体,因此一些研究人员推测α-Syn聚集体首先在肠道神经系统中开始,然后从肠道神经元转移到大脑神经元,并在此过程中形成其它聚集体。

  为了测试这一点,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小组向小鼠的胃肠道注射了αSyn聚集体,然后监测了这些聚集体的迁移情况。

  在成年小鼠中,研究小组确实发现了αSyn簇的形成,但他们没有发现运动障碍相关症状。在老年小鼠(约16个月大)中,作者发现小鼠既表现出胃肠功能紊乱,又表现出运动症状。

  已知葡糖脑苷脂酶(GCase)具有分解αSyn簇的能力。如果小鼠丧失了制造这种酶的能力,αSyn蛋白就会开始聚集

  为了研究GCase对PD相关症状的影响,研究小组使用了经过基因工程改造以过表达αSyn的小鼠,并向这些动物注射了编码GCase的基因。这些基因被包装在腺相关病毒(AAV)的载体中。研究小组发现,GCase能部分恢复这些小鼠的正常肠道功能,并减少肠道神经元的聚集。

相关文章

揭示帕金森病中蛋白聚集的秘密:NEMO蛋白的关键作用

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或阿尔茨海默病,与大脑中蛋白质聚集的沉积有关。当细胞废物清除系统存在缺陷或超负荷时,这些聚集物会积累。一种主要与免疫系统信号传导过程相关的蛋白质NEMO可以防止帕金森病中发生......

基因疗法治疗帕金森取得新进展,灵长类动物实验效果显著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SIAT)的科学家及其合作伙伴设计出一种靶向基因治疗方法,可减轻啮齿动物和非人灵长类动物帕金森病的主要运动症状。这项研究最近发表在《细胞》(Cell)杂志上。帕金森病以中......

学者同聚北师大,Urimarker2023共讨新发展

——第三届尿液生物标志物学术研讨会(Urimarker2023)顺利召开11月4日-11月5日,第三届尿液生物标志物学术研讨会(Urimarker2023)于北京师范大学圆满落幕。本次研讨会采用线上线......

我国学者提出帕金森病新型神经调控疗法

帕金森病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左旋多巴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帕金森病治疗药物之一,但该药物除干预帕金森病累及的基底节多巴胺神经环路并恢复其功能外,还非特异性地作用于全脑和全身所有其他多......

国产脑起搏器为帕金森患者带来更有针对性的精准治疗

国产且全球领先的可充电、无条件兼容3.0T核磁、可感知的脑起搏器在上海实现了本地应用。记者6日获悉,海军军医大学帕金森病专病诊治中心负责人、长海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胡小吾教授主刀,联合上海冬雷脑科医院......

Nature子刊:发现帕金森样病的潜在新标志物

瑞典科学家研究发现,多巴脱羧酶(DDC)在脑脊液和血浆中的水平或可作为有用的生物标志物,用于检测帕金森样病,包括路易体病。相关研究9月18日发表于《自然—衰老》。帕金森样病包括帕金森病、路易体相关痴呆......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成功完成国内首例帕金森病基因治疗临床研究

近期,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湘雅江西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湘雅)副主任沈璐教授牵头,功能神经外科亚专科主任杨治权教授、神经变性病与遗传病亚专科主任郭纪锋教授、徐......

眼部扫描能提前七年预诊帕金森病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和伦敦摩菲眼科医院的一个研究团队借助人工智能确定了一组标志物,可在临床症状出现前7年诊断出帕金森病,这些标志物可通过眼扫描识别。相关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神经病学学会杂志《神经学》上。......

岛津先进医疗保健案例丨质谱探索生物标志物和临床应用

随着社会进入人口老龄化时代,如何延长健康寿命成为了迫切的课题。岛津长期致力于X射线成像诊断和质谱分析技术,以医疗、成像技术的可视化、以及使用质谱仪进行定量分析为基础,在可显著改善医疗保健未来的研发最前......

中国人群颅内动脉瘤不稳定性的标志物和风险分层模型

颅内动脉瘤是导致非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中国人群中的影像学检出率约为7%,但超过2/3的颅内动脉瘤是通过体检等方式发现的未破裂颅内动脉瘤(unrupturedintracranialan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