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14 09:57 原文链接: 超轻太阳能电池可将物体表面变为电源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工程师在最新一期《小方法》杂志上刊发论文称,他们开发出一款超轻太阳能电池,可快速方便地将任何表面变为电源。这款比人头发丝还纤薄的太阳能电池黏附于一块织物上,重量仅为传统太阳能电池板的百分之一,但每千克的发电量是其18倍,可集成在船帆、救灾帐篷和防水布、无人机的机翼及各种建筑物表面。

  为生产太阳能电池,MIT有机和纳米结构电子实验室团队使用了电子墨水形式的纳米材料。在纳米洁净室内,他们使用挤出式涂布机将纳米电子材料层沉积到3微米厚的基底上,随后使用丝网印刷术,印制出电极并完成太阳能模块,接着将厚度约为15微米的印刷模块从塑料基板上剥离,形成一种超轻太阳能装置模块。

  但这种纤薄而独立式的太阳能模块很难处理,且很容易撕裂,因此难以部署。为此,研究团队需要找到一种轻质、柔韧的基材,将太阳能电池黏附在其上,最终他们找到了每平方米仅重13克的复合材料“大力马”(Dyneema)。通过添加一层只有几微米厚的固化胶,他们将太阳能组件黏附在“大力马”上,最终形成超轻且坚固的太阳能结构。

  测试结果显示,独立式太阳能电池每千克可产生730瓦的功率,如果将其黏附在高强度“大力马”织物上,每千克约产生370瓦的功率,是传统太阳能电池的18倍。而且,即使将该织物太阳能电池卷起、展开500多次后,仍保持90%以上的初始发电能力。这种电池生产方法可以扩展,生产出面积更大的柔性电池。

  不过,研究人员强调,虽然他们的太阳能电池比传统电池更轻、更柔韧,但制造电池的碳基有机材料会与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相互作用,可能降低电池的性能,因此需要包裹另一种材料来保护电池不受环境影响,他们目前正在开发超薄封装解决方案。

相关文章

国家能源局等三部门公布首批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名单

近日,国家能源局、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通知,经地方申报、专家评估和部门审核,确定将河北省围场县、山西省浮山县、内蒙古自治区库伦旗、吉林省蛟河市、江苏省溧阳市、浙江省安吉县、安徽省长丰县、福建......

南开大学科研人员制备出全天候人体热管理系统

近日,国际期刊《科学》在线发表了南开大学科研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仅用太阳光驱动的全天候自持续人体热管理衣物。由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陈永胜、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马儒军、化学学院教授刘永胜组成的科研团......

《太阳能光伏产业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2023版)》(征求意见稿)的意见

为充分发挥标准对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引领规范作用,持续完善标准体系,我们组织有关单位编制完成了《太阳能光伏产业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2023版)》(征求意见稿)(见附件1)。现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如有......

Nature钙钛矿领域最新综述:可持续能源正在来临,钙钛矿串联电池争夺霸权

导语:在太阳能领域,一场革命正酝酿。钙钛矿技术的崛起引领着一系列对太阳能电池的全新探索,特别是其串联结构的出现。这意味着不仅仅是硅,太阳能电池的未来可能由更为创新和高效的钙钛矿-硅串联电池来主导。本文......

助力高原医学,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建设

近日,四川省在高原医学领域迎来了重大突破——依托四川大学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高原医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建设。这也是四川省首个省部级高原医学重点实验室,标志着四川高原医学研究迈上了新的台阶。高......

新型太阳能设备可将脏水变成氢燃料和饮用水

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漂浮的太阳能装置,可将受污染的水或海水转化为清洁的氢燃料和饮用水。由于该装置可与任何开放式水源协同工作,且无需外部电源,因此可用于资源有限或偏远地区。光催化水分裂技术可将太阳光直接转......

武汉大学科学家新研究可大幅提升太阳能转化效率

“选谁都可以,就是不要选方老师,他特别严!”每每想起学姐的话,以及自己的“偏不信邪”,柯维俊就暗暗庆幸。幸好10年前,他没有听学姐的话,义无反顾地报考了方老师的研究生,要不然他就错过了一位严师、良师,......

新系统用40%太阳热量生产“绿氢”

太阳能热化学氢(STCH)完全依靠可再生太阳能驱动氢气生产,得到的是没有二氧化碳排放的“绿氢”。但现有STCH的效率有限,只有约7%的入射阳光用于制造氢气。据发表于16日出版的《太阳能》杂志上的一篇论......

“无盐分析出的太阳能海水淡化速率”创新纪录

完全依靠自然光,一平方米大小的蒸发器每天能从海水中收集多少淡水——答案是23升,可满足十余名成年人一天饮用所需。记者25日从东北大学获悉,该校和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组成的团队取得重大突破,创造了“无盐......

全国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会议召开

近日,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内蒙古大学主办,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协办的第十七届全国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学术会议在呼和浩特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灿、赵东元、赵进才、邹志刚、杨金龙、孙立成,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