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3-05 09:43 原文链接: “从0到1”,基础研究如何做?

   3月3日,科技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等5部门联合制定了《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旨在充分发挥基础研究对科技创新的源头供给和引领作用,解决我国基础研究缺少“从0到1”原创性成果的问题。

  《方案》新在哪里?带给科研人哪些新思考?《中国科学报》采访了多位科研人员,听听他们如何说。

1.jpg

  新评价:怎么评人,怎么评项目?

  对如何评价人和项目的新思路、新表述,是科研人员最关注的一点。

  对人的评价,《方案》指出,推行代表作评价,让论文回归学术,避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这为近期明确破除“唯论文”“SCI至上”后,如何平衡破立关系,提出了解决思路。

  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中科院院士蔡荣根表示:“以论文为主的评价标准,论文本身没有什么错,关键是如何正确看待论文的价值。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原则:一是要以人为本,因为科技创新人是主体;二是要遵循基础科学的发展规律,最重要的是做好评价和资源分配工作,对人才、项目和研究机构要做好分类评价。”

  他同时强调,新的评价制度对科研人员的职业道德也提出了新要求。“有些人想取得别人的认可、争取资源和荣誉,夸大研究成果的科学意义,而相关的同行碍于情面,不愿意指出。如果科学家群体都不能说真话、不能坚持实事求是,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因此,“从0到1”也要考虑实际,避免夸大项目和研究成果的科学价值。

  对项目的评价,《方案》指出,要改革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形成机制,在指南编制方式、有效竞争、开放性、项目评审机制、评审专家队伍建设等方面完善基础研究项目形成方式和管理方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部常务副主任陈拥军表示:“坚持科学价值判断为依据,对遴选原创性基础研究项目至关重要。”

  2019年,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科学部试点了“基于学术共同体互信的通讯评审”。具体做法是,将过去由学部工作人员选取评审专家的方式,改变为邀请三位相关领域资深专家共同参与函评遴选,为探索基金通讯评审新机制做了有益尝试。

  陈拥军介绍,2020年,这一新举措有望在化学科学部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及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自由申请)等交叉类型的项目中推行。

  为建立一套原创项目的科学评审机制,化学科学部还计划在2020年的函评中设置评审专家之间、申请人与评审专家之间充分讨论和辩论的环节,为原创项目的甄别与遴选提供公正自由的制度保证。

  新项目:强化原创导向如何落地?

  《方案》提出要强化国家科技计划原创导向,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原创导向是重点。“稳定支持”和“原创项目”是这一导向未来能够切实落地的关键。

  当前基础研究经费竞争性过强而稳定支持不够被诟病多年,许多科研人员认为这是制约基础研究原创性的瓶颈。

  前几年的一件小事令蔡荣根记忆犹新。当时,研究所引进了一位刚回国的青年科研人员,眼见许多同行整天忙于写本子、四处拿项目,不禁向他提问:“我到底要申请多少项目?”

  这个问题让蔡荣根感慨万分:“理论物理,我觉得 80%的经费应该是国家长期稳定的支持,但是现在资源分配方式达不到。理论物理所大约50%的经费是需要竞争性项目来获得。作为所长,我也只能组织、鼓励大家申请项目。”

  “因此,《方案》强调‘加强对数学、物理等重点基础学科的支持’,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数学、物理等学科是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基础,这些基础学科要给予稳定的支持。”蔡荣根强调。

  一位来自国内“双一流”高校的教师表示,资金投入要“雪中送碳” 给真正需要的人,而不是“锦上添花”。“例如,当前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和地区项目的通过率在20%左右,大部分研究者要通过不停写本子、拿项目才能持续开展研究。”他建议,“只有不断增加通过率,关注更大范围的学者,才有可能出现颠覆性成果。”

  对于原创项目,《方案》指出要开辟单独渠道,采取专家或项目主任署名推荐、不设时间窗口接收申请,探索实施非常规评审和决策模式。

  2019年底,自然科学基金委下发“原创探索计划项目申请指南”,分为专家推荐类和指南引导类两种类型。专家推荐类原创项目,申请人可根据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实事求是地选择资助期限和提出资金需求;指南引导类为“肿瘤研究新范式探索项目”。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聂广军提出了项目申请。“目前第一轮预审材料刚交上去,申请材料只要求2000字,重点介绍原创学术思想和拟开展的研究设想,不要求填报研究基础,对项目的可行性也没有特殊要求。”聂广军说。

  目前,该项目尚未公布立项。

  新关注:青年科学家怎么选?

  《方案》中对青年科学家给予了更多关心,提出实施青年科学家长期项目,准备支持一批30—40岁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有志于长期从事科学研究的优秀青年科学家,人选由一线科学家推荐。

  对于由“一线科学家”推荐的制度,科研人员则普遍关心其实施过程中如何保证公平公正。

  “专家推荐很容易大课题组倾斜,因为大课题组的专家有发言权,而他们有能力从各个部位拿到项目,也不缺项目。”前述“双一流”高校教师指出。对此,他建议,各相关部委科研管理部门应实行联合限项。

  聂广军则表示:“资深的科学家会有更加开放的心态、更乐于倾听青年科学家的思路,帮他们规划、引导,这个互动过程,在科学共同体内部可以促进基础研究。”

  他同时建议,对青年科学家的年龄,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用“获得博士学位多少年”或者“开展独立科研多少年”,作为单纯用年龄划线的一个补充。“考虑到不同学科人才的成长时间可能不一样,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也可能不一样。在鼓励年轻人踏实工作的同时,可以让大家不着急,把每个阶段的事情都做好。”


相关文章

上海启动“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基础研究项目申报

上海发布2023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基础研究项目申报指南沪科指南〔2023〕24号各有关单位: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根据《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

任正非:华为每年投入三五十亿美元研究“无用科学”

9月19日,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ICPC)基金会在其官网发布了华为创始人、董事长任正非近期与ICPC基金会及教练、金牌获得者的谈话纪要。谈话活动中,会谈代表就等问题与任正非进行现场问答。在回答“华......

加强基础研究是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

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当前,国际竞争和外部遏制打压形势严峻,归根到底是科技竞争、是基础研究之争。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并提出了建设世界......

中央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推进科技仪器设备国产化

——中央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推进科技仪器设备国产化,重点关注高价值、低国产率的科学仪器方向近日,求是网发布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加强基础研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文章强调,“加强基础研究,......

加强基础研究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丨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新闻联播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276.shtm......

把握好基础研究中的“0”和“1”

基础研究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根基,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些“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没跟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还没搞清楚。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逐渐深入,基础研究的内涵越发丰富,开展方式......

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第二批项目申报指南公布

关于组织申报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由探索类)2023年度第二批项目的通知各市科技局,省直有关部门,省转型综改示范区,各有关单位: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开创全省高质量发展和现......

安徽省基础研究领域专家评审委员会名单

关于安徽省基础研究领域专家评审委员会名单的公示各有关单位、各位专家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参照《关于印发〈安徽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皖科党......

高水平的应用研究,离不开基础研究的深化

自从进了研究所的大门,我一直做应用性很强的工作,从核武器到高能激光,其中的工程技术问题很多,这让我体会到了大量基础学科的问题,也尤感基础研究的重要。基础学科功底深厚的学者,能在重要时刻解决关键问题。记......

高水平的应用研究,离不开基础研究的深化

自从进了研究所的大门,我一直做应用性很强的工作,从核武器到高能激光,其中的工程技术问题很多,这让我体会到了大量基础学科的问题,也尤感基础研究的重要。基础学科功底深厚的学者,能在重要时刻解决关键问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