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1-22 15:50 原文链接: 蛋白质工程技术助力探索离子通道激活机制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王友军课题组及美国德克萨斯州A&M大学Yubin Zhou课题组采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巧妙地实现了膜蛋白在亚细胞器和质膜之间定位的切换,为研究细胞器膜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手段和新的思路。基于此方法,本文的一作郑思思、马国林、何涟“驱使”内质网定位蛋白STIM(Stromal interaction molecule)转位到质膜上,并进一步鉴定出了STIM蛋白上的一个关键位点,实现了STIM 同源蛋白STIM1和STIM2之间功能的“一键”(单点突变)互换,从而阐明了STIM1和STIM2不同的分子特性及激活机制。该研究成果“Identification of molecular determinants that govern distinct STIM2 activation dynamics”以长文形式发表于PLOS Biology。

  钙库操纵的钙内流(Store-operated Ca2+ entry, SOCE) 是动物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钙信号产生和钙稳态维持机制,SOCE异常与免疫系统、癌症、心血管疾病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密切相关。SOCE是由内质网上的STIM蛋白和质膜上ORAI 钙离子通道蛋白所共同介导的,因此揭示STIM激活和调控机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内质网腔内钙离子浓度降低所导致的Ca2+从STIM钙结合功能域(EF-SAM)的解离,是SOCE激活的最初事件。因而对内质网钙感受器STIM蛋白钙亲和力的准确测定,是阐明其激活分子机制的关键。但由于STIM EF-SAM 区域位于难于测量和操纵的内质网腔内,十多年来领域内对STIM1和STIM2的钙亲和力大小一直有争议。

图片.png

  王友军与Yubin Zhou两个课题组协同合作,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将原本内质网定位的STIM蛋白翻转移位到了质膜上,STIM依然保持了相应Ca2+感应的功能,但是其EF-SAM区从难以操纵的内质网腔内转移到可以方便而精准调控钙浓度的细胞外。运用这一原创的质膜定位的STIM,结合两个课题组之前发展的FRET纳米探针原位实时监测STIM激活的技术[1],研究者得以准确测定STIM蛋白在质膜上时的钙亲和力。结果表明STIM1 和STIM2的钙亲和力都比之前报道的偏低,暗示内质网腔内可能存在未知的调控STIM的细胞因子,从而为后续研究指出新的方向。

  SOCE激活的关键是STIM EF-SAM区在脱去Ca2+后,通过进一步的构象变化将内质网钙水平降低的信息跨膜传导至胞浆。本文作者利用原创的纳米探针,揭示了STIM蛋白是如何将内质网内的信号经过STIM跨膜区域传导至胞浆区域、打破胞浆区域的自我抑制, 而使结合ORAI 的区域 (SOAR) 暴露出来[1]。SOAR 区会介导STIM1多聚,进而桥连内质网和质膜。基于上述纳米工具,研究者对合作发现的一个新内质网膜蛋白STIMATE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其辅助STIM1激活的分子机制[2]。SOCE的产生最终需要STIM胞浆部分的SOAR结合,并打开质膜上的Orai1钙离子通道。

  虽然之前的工作[3]表明STIM2胞浆区结合并激活Orai1的能力远较STIM1弱,但相关分子机制并不清楚。本研究运用蛋白质工程技术所合成的一系列SOAR1-SOAR2嵌合体,鉴定出了决定SOAR1 和SOAR2差异性结合(PLOS Biology, 2018)及激活[4] ORAI1的关键位点, 从而阐明了SOCE被STIM特异性激活的关键分子机制。

  这一系列工作不仅系统地回答了SOCE调控及激活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还为治疗SOCE相关疾病提供一些新的思路。本研究受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SFC-31471279和NSFC-31671492、青年千人计划、北京师范大学自主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7STUD20和2017EYT21的资助。

  1. Ma G., et al., Inside-out Ca(2+) signalling prompted by STIM1 conformational switch. Nat Commun, 2015. 6: p. 7826.

  2. Jing J., et al., Proteomic mapping of ER-PM junctions identifies STIMATE as a regulator of Ca(2)(+) influx. Nat Cell Biol, 2015. 17(10): p. 1339-47.

  3. Wang Y., et al., STIM protein coupling in the activation of Orai channels.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09. 106(18): p. 7391-6.

  4. Wang X., et al., Distinct Orai-coupling domains in STIM1 and STIM2 define the Orai-activating site. Nat Commun, 2014. 5: p. 3183.


相关文章

瑞典研究探明蛋白质引导电荷运移机制

瑞典哥德堡大学科研人员探明了细胞中的能量如何通过微小的原子运动引导以到达蛋白质中的正确位置。相关研究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上。科研人员使用飞秒X射线晶体学技术分析了果蝇中的一种蛋白质,即光......

Science:科学家识别出对于触觉感知非常重要的新型离子通道

每一次拥抱,每一次握手,每一个灵巧的动作都需要触觉感知,因此,理解触觉发生背后的分子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到目前为止,研究人员已经知道,名为Piezo2的离子通道是触觉感知所必需的,但很明显,这种蛋白质......

新探针可实现对蛋白质N端组学深度富集检测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黄河、柳红合作,研究设计合成了一种含有吡啶甲醛片段的可断裂分子探针2PCA-Probe,可实现对蛋白质N-端的深度富集检测。相关研究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蛋白质水解是一......

预测蛋白质“糖衣”形态有了新方法有助于药物研发

2月29日,德国、波兰、法国与中国台湾组成的科研团队在学术期刊《细胞》发表成果,开发出能在几分钟之内预测蛋白质“糖衣”形态的新型计算方法,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蛋白质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帮助药物与疫苗研发......

科学家成功解析叶绿体基因转录蛋白质机器构造

叶绿体中的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是地球生物圈的重要塑造者。叶绿体约在15亿年前通过蓝藻内共生进化而来。在进化过程中,叶绿体基因要么被废弃,要么逐渐转移到细胞核染色体中,导......

人与猿类如何在进化中“甩掉”尾巴

猴子有尾巴,而人类和猿类的尾巴却在进化中消失了,是什么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自然》28日发表的一篇论文,报道了人类和猿类演化掉尾巴的遗传学基础。灵长类动物尾部表型的系统发育树(Ma表示百万年前)。图片......

应激诱发仔猪肌肉生长阻滞分子机制研究获新进展

集约化养殖过程中,免疫应激普遍存在于断奶仔猪饲养环节,会导致仔猪肌肉蛋白质降解和生长阻滞,最终严重影响肥育阶段产肉率和肉品质,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因此,有效缓解仔猪免疫应激是当前养猪生产亟待解决......

研究发现蛋白质摄入过量不利于动脉健康

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摄入过量的膳食蛋白质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研究结果发表在19日的《自然·新陈代谢》杂志上。该研究结合了小型人体试验、小鼠实验和培养皿中的细胞实验。结果显示,当膳食......

Nature:2024年值得关注的七项技术,它是核心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大型模型的层出不穷,AI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面对这一浪潮,人们不禁好奇:未来究竟会是什么样子?为了解答这一问题,《Nature》杂志发布了未来的一年里,将密切关注......

替代性蛋白质或为碳减排开辟新天地

荷兰科学家研究认为,到2050年,用替代性蛋白质取代50%的动物产品,可以腾出足够的农业用地生产可再生能源(其能量相当于今天的燃煤发电),同时从大气中去除大量二氧化碳。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环境科学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