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6-05 15:40 原文链接: Cell发布重大成果:无创刺激大脑深部区域

  深部脑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是由拉斯克奖得主Alim Louis Benabid发明的一种医疗方法,可以改善衰弱性,出现治疗抗性的脑部疾病,但这种方法需要手术穿过多层组织,植入电极到大脑靶标中,这无疑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

  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一组研究人员研发出了一种不需要手术手段,就可以刺激埋在大脑皮层下方的区域的新方法,这种方法也不会干扰大脑靶标周围的组织。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最新一期(6月1日)的Cell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光遗传学技术先驱,麻省理工的Edward S. Boyden教授,2005年Boyden教授和Karl Deisseroth教授研发出了光遗传学技术,他们使用慢病毒基因载体结合高速光开关将一种天然的海藻蛋白质ChR2(Channelrhodopsin-2)转染到神经元中,实现动作电位与突触传导的兴奋抑制性控制。

  对于最新这项成果,Boyden教授表示,“深层脑刺激可以帮助数以百万计的脑部疾病患者。如果我们可以从大脑外部进行刺激,那么就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之前的研究证明深部脑刺激可以改善帕金森病,抑郁症和一些严重的强迫症患者,并且近期的一些研究也指出了这种方法对于阿兹海默症的治疗疗效。但是外科手术都是侵入性的,而且还通常要求患者保持清醒,因此造成了这种治疗手段的局限性。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采用方法的基础在于神经元对高频刺激普遍缺乏反应,文章第一作者Nir Grossman说,“几十年前,我们就已经了解了这种基础生物物理特性”。然而最新研究表明,如果频率略有不同,神经元可以区别出两个干扰电流之间的差异。因此可以通过来自大脑表面的高频电流选择皮质下方的区域。

  研究人员在小鼠头顶部的特别位置放置了两个电极,然后激发稍稍不同的高频电流,在其中一个实验中,颅骨一侧的电极提供了2,010千赫兹电流,而相对的电极激发的是2000千赫兹的电流。这种高频不会影响它们所穿过的脑区域神经元。但是,在这些电流重叠的大脑区域,会发生相互干扰,神经元能够感测到两个频率之间的差异,并受到10赫兹电流的影响。

  研究组将这称为“时间干扰刺激(temporal interference stimulation)”,这首次证明了在体外实验,和小鼠实验中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记录到皮质中的神经元活动。之后研究人员进一步深入到大脑中,选择性地刺激了海马区,Grossman说:“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证明神经元可以实际对这产生应答。”

  接下来,研究人员通过增加或减少一侧电极的刺激频率,“引导”重叠区域的改变,Boyden教授说,当一侧当前的电流弱于另一侧电流的时候,重叠区域就会靠近弱势一方。通过这样的引导,研究人员在小鼠的右爪和左爪,晶须和耳朵中产生了自选运动。

  这项研究证实,刺激清醒的小鼠大脑并没有改变脑温度,损伤神经元或DNA,以及24小时后引起免疫反应。值得注意的是,时间干扰刺激影响预期的脑区域内神经元活动,而不影响周围区域,研究人员通过检查海马和周围组织的c-fos蛋白水平(神经元活动的标记)证明了这一点。

  “这只是一个开始,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但这项成果是一个里程碑,”Grossman说。

相关文章

新研究找到了治疗强迫症的新策略

严重的强迫症是一种精神健康障碍,它可能使患者丧失工作和人际关系,造成社交孤立,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自杀念头的产生。目前,强迫症的治疗方法非常有限,抗抑郁药物可以帮助一部分症状较轻的患者,但症状严重......

下一代深部脑刺激有望治疗抑郁症

对于那些抗拒药物和电休克疗法的抑郁症患者而言,外科植入刺激大脑的电极可能会缓解病情。但近年来,两项关于这种方法——深部脑刺激(DBS)的随机对照试验在未取得令人满意的中期分析结果后停止了。现在,研究人......

疫情是否给你留下了“强迫症”

随着防疫进入常态化,人们的生活也逐渐趋于正常。然而很多人发现,疫情给自己带来的影响似乎没那么容易消除,很多人疫情期间养成了一些新习惯:每过一会儿就必须去洗洗手,而且洗得特别仔细,不然就没办法做别的事情......

氟伏沙明联合哌甲酯缓释剂型治疗难治性强迫症

强迫症(OCD)是临床常见的致残性精神障碍,对患者造成了严重的主观痛苦及功能损害。即便接受了最佳的循证学治疗,仍有大约30%的强迫症患者无法获得具有临床意义的改善,很多治疗有效的患者也存在明显的残留症......

科学家提出对付强迫症和亨廷顿舞蹈症新思路

爱干净是好事,但有洁癖就未必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研究团队在小鼠脑子里动了一点手脚,这些小鼠的洗脸行为就变得根本停不下来。研究人员表示,他们的实验证明大脑纹状体的星形胶质细胞有助于控......

强迫症是哪些精神障碍的高危因素?

强迫症(OCD)常共病其他精神障碍。然而,相关信息主要来自横断面研究;探讨强迫症与继发其他精神障碍风险的纵向研究较为缺乏,且这些研究往往存在一系列方法学问题,如所探讨的转归诊断范围较窄、易出现回忆偏倚......

强迫症相关人类基因变异找到

英国《自然·通讯》杂志近日在线发表的一篇遗传学论文报告称,科学家成功鉴别出与强迫症(OCD)相关的人类基因变异,找到了受这些变异影响的基因及神经通路。分离和表征这些基因,将帮助我们理解这种疾病背后的生......

《自然》及子刊综览

《自然—通讯》关联强迫症的基因近日,《自然—通讯》在线发表的一篇文章鉴别了与强迫症(OCD)相关的人类基因变异。研究人员找到了受这些变异影响的基因及神经通路。分离和表征这些基因或许能帮助我们理解这种疾......

强迫症或许是遗传的!Nature子刊揭示强迫症基因

你身边可能会有这样一类人:出门总觉得自己忘记上锁,又得回家确认一次;一遍又一遍地洗手却还嫌不够干净;考试时一道题目反复检查以至于效率低下。这些人不一定是“处女座”,他们可能患上了“强迫症”obsess......

Cell发布重大成果:无创刺激大脑深部区域

深部脑刺激(DeepBrainStimulation,DBS)是由拉斯克奖得主AlimLouisBenabid发明的一种医疗方法,可以改善衰弱性,出现治疗抗性的脑部疾病,但这种方法需要手术穿过多层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