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2017年第12期出版了“生命分析化学”专辑暨庆贺陈洪渊院士80华诞专辑。此专辑共包括约稿35篇,其中评述13篇、研究论文22篇; 9篇论文的英译稿同步发表在Elsevier旗下本刊网站。本专辑共邀请了近40位分析化学相关研究领域的佼佼者包括谭蔚泓院士以及杰青、千人等,在《分析化学》的平台上,展示了各自研究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希望此专辑能得到读者的广泛关注,以期推动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

  陈洪渊先生1937年12月24日出生于浙江三门,196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放射化学专业,留校任教至今,是我国著名的分析化学家和教育家。1981~1984年联邦德国访问学者。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五十多年来,陈洪渊先生始终致力于分析化学的教学和科研,长期担任教研室主任、多年担任南京大学教学委员为副主任和化学化工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创建了南京大学分析化学研究所、南京大学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培植了团结奋进凝聚力强的创新群体,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委面上、重点、重大项目及973、863课题数十项和目前的重大创新仪器项目。他不仅为南京大学分析化学学科,也为我国分析化学学科的跨越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陈洪渊先生在超微电极与生物分子电子器件、生物电化学与仿生催化、新型纳米仿生界面的构建与生物传感、微流控芯片等涉及生命分析化学的研究领域均卓有建树,已发表学术论文800余篇,合著编译书8册,专论多章,论文迄今被SCI他引27300余次,H-index为84。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三等奖(2项)、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和江苏省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励,个人曾荣获全国侨联先进学术带头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获“五、一劳动”奖章和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导师,2015《Nature》杰出导师终身成就奖,2017年被遴选为美国化学会会士。陈洪渊先生积极从事学术团体的公益事业,参与国家机关部门科学发展规划和计划的制订;担任多种学术职务、如《10000个科学难题》(化学辑)和《新世纪化学丛书》的主编,《分析化学新技术》丛书副主编,《中国科学》(化学,中英版)和《高校学校化学学报》(中、英文)期刊的副主编,美国化学《Anal,Chem》和《ACS Sensors》编委和《分析化学》顾问编委。陈洪渊先生长期担任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励委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委;历任教育部科技委委员、化学化工学部主任、学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以及战略委员会委员、全国测试协会副理事长等职;现任中国质谱学会理事长、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质谱分析专业委员会主任等。曾任《IUPAC》电化学委员会国家代表(1991-1994)。此外,还长期担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的兼职教授,以及若干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等。

  三十年来,先生以微(超微)电极的基础研究和生物物质在修饰界面上的电子传递研究为切入点,开展系统、深入的富有开拓性的研究,提出了新概念和新方法,解决了当时研究不断深入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其关于超微电极阵列扩散层屏蔽效应的理论被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写进题为“微电极的定义、特征和应用”的正式技术报告;“稳态反应-扩散层”概念被国际公认的经典教科书《ELectrochemlcal Methods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作者:Allen J.Bard & Larry R.Faulkner)引用。这些选题和研究内容当时还处在朦胧状态或是处在萌芽时期,但很快就成为研究热点;九十年代中后期,在生命科学迅速发展和纳米科技异军突起的情况下,他迅速将其与电分析化学紧密结合,并以纳米仿生催化和生物传感分子电子器件为目标,开展基础与应用研究,在构建三维有序生物催化活性界面和新型生物传感器件研制方面,取得了原创性的成果,如开创了在场效应管绝缘相界面的纳米组装,研制成国际上第一支纳米粒子修饰的性能优良的场效应管生物传感器,被《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在IN THE NEWs 新闻栏目中以题为:“ENFET BIOSENSOR DETECTS 0.025 mM GLUCOSE” 进行了专门的介绍。尔后,陈洪渊先生围绕芯片实验室开辟了交叉学科研究前沿,开拓生命分析化学研究新领域。发现微流控芯片上的驱动物质迁移实现分离的高压电场对低电平电化学检测系统的干扰因素(通常必须设法排除)可成为建立新方法的原理,据此发明了一种新型芯片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惑微通道中分离高压对电化学测定系统耦合干扰的难题,拓宽了电化学方法在芯片实验室中的应用范围。

  南京大学既是陈洪渊先生投身学习的母校,更是他工作了半个世纪的“家园”。学校的一草一木伴随着他辛勤工作的每一个春、夏、秋、冬。而年逾古稀的他仍精神矍铄地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忙碌着。他数十年的行为和身传言教的精神魅力都逐一的变为学生的正能量。他已指导博后、博士和硕士120余名,其中成为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名和中国女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2名。目前这些优秀的学者都已成为学术带头人和学术界的佼佼者,在各自的工作中发挥作用。作为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创始人和建设者,他如今依然担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为实验室的发展兢兢业业工作,规划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为实验室的发展引进人才。当前有陈洪渊领衔的《单细胞时空分辨分析系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研制项目已顺利实施,一批创新工作也正蓄势待发,有望为生命科学研究与应用提供出更新、更好的材料与方法。面由他亲手题写的“厚德载物、励学敦行、志存高远、锐意创新”的理念也在引领着南京大学分析化学学科的创新群体攀登新的科学高峰。

  在陈洪渊院士八秩华诞之际,我们衷心祝愿陈先生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鞠熀先 徐静娟 撰文

相关文章

1650万,南京大学采购色质联用、X射线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等

近日,南京大学就“南京大学苏州校区科研仪器共享中心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采购项目”、“南京大学苏州校区科研仪器共享中心多功能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采购项目”、“南京大学苏州校区科研仪器共享中心X射线衍射仪......

南大开设全国首个“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

2月27日,南京大学发布“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总体方案。这是全国高校首个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计划于2024年9月面向南京大学3700余名新生开放。据介绍,该课程体系采用“1+X+Y”三层次......

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全国分析化学年会

会议时间:2023年11月2日-5日会议地点:广东省深圳市主办方: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学科委员会共同主办:深圳大学承办方:深圳大学会议主题:新时期下的分析化学-使命、融合与创新大会主席:杨秀荣预计规模:......

南京大学数学系:停止招收学硕

南京大学数学系关于停止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公告依据南京大学和学科发展需要,经本系充分研究并向主管部门报送并获得批准,特此宣布:自2024年起,南京大学数学系将停止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本系将一如既往......

吴海龙:默默耕耘在分析化学一线的探索者

要把握分析化学研究的国内外发展趋势,瞄准学科前沿、整合优势资源、强化攻关力度、引进高端人才、开展合作研究。在继续加强基础研究、学科前沿探索的同时,还将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结合国家、地方的经济和科技的发......

1185万!南京大学采购非靶向筛选质谱仪和原子层沉积设备

原子层沉积(ALD)设备项目所在采购意向:南京大学企业信息2023年7至9月政府采购意向采购单位:南京大学企业信息采购项目名称:原子层沉积(ALD)设备预算金额:700.000000万元(人民币)采购......

新征程,再出发!20202023中国质谱学术大会圆满闭幕

2023年6月10-12日,2020-2023中国质谱学术大会在杭州盛大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物理学会质谱分会、中国化学会质谱分析专业委员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联合主办,浙江大学承办。大会的主......

2023益谷高峰论坛在北京平谷举行

6月3日,以“农业中关村现代食品营养谷与检测科技”为主题的“2023益谷高峰论坛”在北京市平谷区举办,邀请院士、专家学者、企业家和政府部门领导400余人参加。针对当前面临的食品与营养健康重大创新需求中......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缪峰:在原子世界里“搭积木”

《人民日报》2023年02月22日第06版版面截图缪峰在作学术报告。受访者供图原标题: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缪峰——在原子世界里“搭积木”(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人物名片缪峰:1982年生,江苏海安人......

南大这篇Science取得重大突破

“成功=1%的汗水+99%的机遇/灵感”。十年前,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丁爱军在科学网博客中写下这个“公式”。没成想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对此观点有理解与支持,也有批评与质疑。十年后,他依旧秉持这个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