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7-28 13:28 原文链接: 干扰素抗病毒可以更“铁腕”

  经过对700余种表观遗传相关分子的筛选,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研究团队首次发现了甲基转移酶SETD2分子能够显著增强干扰素的抗病毒效应,相关论文7月27日发表在《细胞》杂志上。

  顾名思义,“干扰素”不直接“消灭”病毒,而是通过“干扰”达到抗病毒效果。它通过两个途径“干扰”,一是“敦促”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另一个是增强天然免疫细胞等“机体卫士”的杀伤病毒能力。

  什么能调控“干扰”?有没有分子能给干扰途径施加“动力”?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973计划等的资助下,曹雪涛与浙江大学医学院免疫学研究所博士生陈坤以及第二军医大学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攻关,发现甲基转移酶SETD2分子能够显著增强干扰素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效应,让干扰素在对病毒的“阻击战”中更“铁腕”。

  研究团队通过高通量RNA干扰筛选体系,在700余种表观遗传修饰相关分子中筛选,找到SETD2分子能增强干扰素的效能,并通过构建小鼠模型证实SETD2分子一旦缺失,干扰素抗病毒效应将减弱。

  团队还进一步分析了SETD2分子的工作机理,即SETD2分子通过其甲基转移酶活性,直接催化干扰素信号通路关键性蛋白分子STAT1的第525位赖氨酸发生单甲基化修饰(STAT1-K525me1),促进了干扰素效应信号通路活化,从而诱导出更多抗病毒蛋白分子表达,发挥更强的抗病毒效应。

  该研究为研发新的临床抗病毒药物提供了潜在的靶标,也为以干扰素为基础的感染、癌症等新型免疫疗法研究提出了新途径。

相关文章

“二位一体”,人工抗病毒系统问世

近年来,新发突发病毒性传染病频发,这对全球经济、公共卫生安全以及人类健康产生了巨大冲击。除此类突发病毒外,长期潜伏于机体的病毒,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也因其高传染性和反复发作的特点,较难......

村医用四件套打败专家?抗生素、激素应避免非必要使用

因患系统性红斑狼疮,今年87岁的河南安阳某村李奶奶从未接种过疫苗。高烧三天后,她用孙女李雪半个月前从北京寄回来的抗原自测,发现自己“阳了”。随后,她在家人的陪伴下前往家门口的小诊所问诊,医生并未问及其......

我国学者人工合成“抗病毒系统”

一个全新的抗病毒思路让世界卫生组织病毒学领域的顾问委员、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王林发感到出乎意料——居然可以将生命机体中侦测病毒的能力改装成一个“元器件”,并用它合成一个系统在体内“检测”多种病毒。这一引......

我国学者人工合成“抗病毒系统”

一个全新的抗病毒思路让世界卫生组织病毒学领域的顾问委员、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王林发感到出乎意料——居然可以将生命机体中侦测病毒的能力改装成一个“元器件”,并用它合成一个系统在体内“检测”多种病毒。这一引......

流感病毒调控干扰素机制研究获新进展

9月7日,《公共科学图书馆—病原体》(PLoSPathogens)杂志在线发表了暨南大学教授吴建国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研究揭示了甲型流感病毒(IAV)感染、通过宿主鞘氨醇激酶SPHK2调控Ⅰ型干扰......

基因编码迈出“抗病毒”第一步!

人类有两万多个基因,储存着生命从生长到凋亡的全部信息。从发现DNA结构,到解读、编写DNA,科学家们不遗余力地探索DNA的秘密,赋予生命规律以科学意义。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与......

俄罗斯开发出新型抗病毒纺织材料,抗击新冠传染的进程

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青年科学家发明了用于医疗用品生产的抗病毒纺织材料。两位学生(斯韦特兰娜·彼得鲁克和达里娅·特卡乔娃)因该项发明在2021年世界青年发明家展览会上获得铜奖。抗病毒纺织材料AXIOM成为......

研究揭示PRMT7调控抗病毒先天免疫反应机制

鱼类病毒性疾病,是水产养殖最重要的威胁。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制约我国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而对于鱼类病毒性疾病的防治,既缺乏有效药物,又缺乏可生产应用的疫苗。培育抗病毒鱼类新品种或将成为确保......

美投资32亿美元,推进抗病毒药物的研发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报道,美国拜登政府近日宣布,将投资32亿美元,推进抗病毒药物的研发,以治疗新冠病毒和其他可能会导致疫情的病毒。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所长、白宫首席医疗顾......

最新研究解析树鼩抗病毒天然免疫通路基因特异性

树鼩是灵长类动物的近亲,作为实验动物具有应用价值,日渐受到重视。前期,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姚永刚团队利用新一代测序技术,完善和更新树鼩基因组(KIZversion1,Nat.Commu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