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2-20 11:29 原文链接: 郝沛研究员:从SARS的前车之鉴看新冠病毒的发展趋势

   对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战“疫”如火如荼。目前,各地已经相继采取史上最严防控举措,但疫情依然显得气焰嚣张。与十七年前的SARS病毒相比,2019新冠病毒(2019-nCoV)究竟有什么不同?参照SARS疫情和病毒变异情况,新冠病毒肺炎(NCP)疫情将会怎样发展?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郝沛研究员曾在2003年通过回溯性研究,确定了SARS病毒的分子流行病规律。今天,她又利用生物信息大数据,投入了新冠病毒的研究。郝沛研究员专门接受了《上海科技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新冠病毒哪里来的?

  从全基因组水平看,新冠病毒与SARS病毒只有70%的相似性;与蝙蝠中分离的冠状病毒相似性更高一点,能达到80%。有报道显示,与新冠病毒最相似的是中菊头蝠分离到的类SARS病毒,两者全基因组的相似度能达到96%。2月7日,华南农业大学宣布在穿山甲样本里找到相似度在99%的冠状病毒。全世界的科学家们都希望尽早查明病毒的源头和中间宿主。

图为中菊头蝠

  新冠病毒有可能是蝙蝠直接传播给人的吗?郝沛表示,70%-80%的相似性看上去很高,但对于溯源而言相差还是过大。冠状病毒拥有3万多个RNA核酸碱基,即使只有4%的差别,也意味着至少有1200个碱基位点是不一样的。“1200个位点的差别还是很大的。”她说,“在SARS疫情的时候,早期病人的冠状病毒与果子狸的冠状病毒只有几十个位点差异,得出果子狸将病毒传播到人群的结论相对合理科学。”数据显示,当时人体内的SARS病毒和果子狸的冠状病毒的同源性达到了99.8%。由于华南农大的冠状病毒数据还未公开,已查明的碱基序列尽管与新冠病毒有99%相似性,要得出穿山甲就是这次新冠肺炎的中间宿主的结论还为时过早。

  适应性突变是病毒传播的关键

  病毒为什么需要中间宿主?事实上,病毒学家早就发现不少病毒有宿主限制性,它只感染特定的动物或人类,病原的跨越物种的传播(简称跨种传播)常有发生,例如SARS病毒,H5N1,H7N9这些大家熟悉的。但如果病毒进入中间宿主的体内,病毒会发生适应性的变异,也可以通过跟中间宿主的其它病毒基因重新组合,产生变异。病毒这种基因上的改变,可能让病毒拿到了进入人体细胞大门的“钥匙”。如果此时,人与中间宿主动物有过亲密接触,就会感染病毒。这种跨越物种界限的病毒传播,由于人体没有免疫力,往往会造成十分严重的疾病与流行。

  郝沛在2003年SARS研究小组中承担了基因数据分析的工作。“我们拿到了从2002年年底到2003年5月的部分SARS病毒基因组信息,更重要的是,我们也获得了相关的临床流性疾病的调查信息。”她说,有了这两方面的信息,使得我们能对病毒和疫情传播进行真正的回溯性分析。我们发现,SARS病毒在疫情早期传染力很弱,但致病力很强。到了晚期却表现出强传染力、弱致病力。这说明,SARS病毒从中间宿主动物进入人体之后,也迅速发生适应性突变。

  针对冠状病毒突刺蛋白(S-蛋白)的基因变化的研究显示,其人体细胞受体结合部位有两个关键氨基酸发生的适应性变化,导致了SARS病毒的大规模流行。如果将疫情期间分离到的SARS病毒这两个关键氨基酸突变成果子狸上病毒型的氨基酸,其与人体受体的结合力下降1000倍。“可见,这两个突变对跨种传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SARS之后的更多研究显示,SARS病毒可能起源于蝙蝠,经过果子狸,再传递给人。新冠病毒很可能重走了SARS病毒的这条老路,只不过中间宿主还有待追查。我记得1月中下旬,疾控人员在华南海鲜市场发现不少新冠病毒的痕迹,可惜这部分数据还未公布。而这些信息恰好是追踪新冠病毒起源和中间宿主的关键。

  病毒基因突变逐渐放缓

  跨种感染刚发生时,RNA病毒的基因突变是很剧烈和迅速的。SARS的研究显示,病毒刚进入人体时,会通过较快的突变来适应新环境。而到了疫情晚期,病毒已经适应了人群宿主环境,其突变率随之下降。

  “对病毒而言,基因组上很容易发生片段丢失。它们在复制过程中会不断精简自己,保证自己能够更高效地进行‘繁殖’。”郝沛说,SARS病毒在疫情发展过程中,首先是其尾部基因序列里有29个碱基的丢失,后来又发生了52个碱基的丢失。到了疫情晚期,已经积累了400多个碱基的丢失。

  SARS病毒发生的变化,新冠病毒也可能会重演一遍。郝沛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监控病毒基因的变化,并研究这些变化会导致病毒发生哪些改变,是否影响到病毒感染、传播和致病力。她说:“目前公布的新冠病毒基因组数据还只是1月份病人的数据。我们还要继续关注1月份之后的数据。而一些基因的关键突变,可能对此后的治疗和诊断方案有借鉴意义。”

相关文章

Cell:揭示新冠病毒在受感染的宿主细胞中启动病毒复制机制

人们对SARS-CoV-2冠状病毒在感染过程中如何启动它的复制过程尚不完全清楚。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亥姆霍兹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首次发现人类蛋白SND1与SARS-CoV-2蛋白NSP9共......

支原体肺炎发病急升,低龄化趋势明显,该如何有效治疗?

近期,支原体肺炎在我国的发病有所上升,特别是在广东、福建等南方地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显著。支原体肺炎是我国5岁及以上儿童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其致病方式与新冠病毒完全不同。今年,支原体肺炎的发病呈......

研究揭秘新冠变异毒株OmicronBA.1、BA.2和BA.5的传播适应性和致病性

伴随病毒变异不断涌现,新冠疫情仍在持续。其中,新冠病毒奥密克戎(Omicron)BA.1、BA.2和BA.5作为主要的变异毒株在全球范围造成广泛的感染,因此引起了科学界和公众的高度关注。这些先后出现的......

明起实施|外交部宣布,事关入境前新冠核酸检测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8日宣布,自2023年8月30日起,来华人员无需进行入境前新冠病毒核酸或抗原检测。新加坡《联合早报》称,中国从今年1月8日起大范围开放边境,不再对入境人员采取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

新研究首次揭示为何一些感染新冠病毒的人从未出现症状

感染SARS-CoV-2冠状病毒但从未出现症状的人---所谓的超级躲避者(superdodger)---可能有遗传王牌。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这些超级躲避......

徐迪进等揭示PLSCR1是对抗新冠病毒的重要细胞防御因子

细胞自主免疫(Cell-autonomousimmunity)是单个细胞内部发生的固有免疫反应,以限制入侵细胞内的病原体比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的复制与传播。在人体中,高度特化的免疫系统与免疫细胞是机......

卫健委:新冠流行风险依然存在 继续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国家卫健委等4部门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2023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为89元。2022年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为84元。国......

最新研究——新冠病毒装配蛋白速度可能越来越慢

“在利用人类细胞资源合成病毒蛋白方面,新冠病毒没有朝着效率最高、机制最优的方向演化,而是呈现‘去优化’的演化趋势。”6月25日,北京大学教授陆剑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这一结论来自其与中国医学科......

新冠病毒密码子演化规律揭示,疫苗优化成为可能

2023年6月2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陆剑教授课题组与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钱朝晖研究员课题组合作,在Advanced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Optimizationanddeop......

戴口罩,打疫苗,现在还需要吗?

距离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三个多月后的今天,口罩还必须要戴吗?疫苗还得接着打吗?这是很多人都在关心关注的问题。4月1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应对近期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疫苗接种工作方案》,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