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子房来源于心皮,其形成需要心皮边缘组织的协调生长和发育,这对于果实形状,种子分散和谷物产量至关重要。心皮发育的分子调节依赖于microRNA、转录因子(TF)和激素合成的复杂调节途径。

  在这项研究中,河南农业大学李潮海课题组通过形态学和组织学对玉米进行研究,以捕获心皮的发育阶段。此外,利用RNA-seq,研究可能调节不完全融合心皮(ifc)子房形成的转录网络。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玉米子房中的心皮融合,并鉴定ifc子房和其野生型(WT)之间转录组的差异。实验者取不完全融合心皮(ifc)及野生型(WT)玉米子房进行实验。

  在玉米不完全融合的心皮(ifc)中分离出新的突变,这个突变导致在子房上形成了开口嵴,并且在核的顶部形成不完全的果皮。玉米子房来源于三条心皮的融合;然而,调节玉米心皮融合的分子网络仍然不清楚。在这项研究中,对野生型(WT)和ifc子房进行RNA测序。总共确定了877个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分析揭示与DNA结合、转录调节、激素和应激反应相关的基因过表达。在88个差异表达的转录因子(TF)基因中,有5个显示出与拟南芥中与心皮融合缺陷相关基因的保守结构域具有高度保守性(77.7-88.0%的氨基酸同一性),表明这5个基因可能控制玉米心皮融合。

  此外,参与编码激素合成和信号通路的30个基因在ifc子房和WT子房之间差异表达,表明心皮融合期间存在复杂的激素调节过程。这些结果有助于阐明调节心皮融合的基础机制,支持参与产生这种表型的基因的功能分析。

相关文章

提高水稻和玉米的遗传转化效率研究获进展

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耀光院士团队的研究揭示了在水稻和玉米的愈伤组织中过表达玉米GOLDEN2基因可促进愈伤的分化,从而提高遗传转化效率。相关论文近日在线发表于SCIENCECHINALifeSc......

首个玉蜀黍属超级泛基因组助力玉米遗传改良

 玉蜀黍属超级泛基因组特征  受访者供图8月24日,《基因组生物学》(GenomeBiology)在线发表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和洪山实验室玉米团队最新研......

科学家发现玉米的核心细菌微生物组具有固氮能力

与人类微生物组类似,植物微生物组被称为植物的第二个基因组,对植物生长发育、养分吸收、病虫害抵御等至关重要。近日,科学家发现了定殖于玉米茎木质部伤流液内具有固氮能力且高度保守的核心细菌微生物组,它们为玉......

科学家创制玉米新种质可抗虫耐除草剂

田间耐除草剂对比实验。《生物技术通报》供图近日,《生物技术通报》发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郎志宏团队培育的抗虫耐除草剂转基因玉米2HVB5,该品系遗传稳定、高抗虫、耐除草剂,可用于玉米害......

科研人员创制简便高效玉米单倍体诱导系MAGIC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中心与国内高校合作,创制出不受材料背景影响、简便高效、单倍体鉴别准确率达99.1%的玉米诱导系MAGIC1和升级版MAGIC2,进一步提升了单倍体育......

揭开玉米“自私”基因的面纱有助遏制花粉漂移

玉米是很多粗粮爱好者的心头好。细心的“吃货”会发现,市面上的“纯种”玉米单价更高。和小麦、水稻的自花授粉不同,作为三大主粮之一的玉米,虽然“雌雄同株”,但却是典型的异花授粉作物,这使得大田里的玉米往往......

科学家发现可同时提高水稻玉米产量的关键基因

凌晨,《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大学团队和华中农业大学团队的联合科研成果,一个在玉米和水稻中都具有的关键基因被发现。试验表明,通过对该基因的编辑改良,有望能将玉米和水稻的产量分别提高10%和8%左......

陈化榜研究组在玉米产量性状研究获进展

玉米(Zeamays)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之一,在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产量是玉米生产和育种的首要目标。目前,关于控制玉米穗长和行粒数等重要产量性状的QTL位点多有报道,但已克隆的功能......

农科院专家揭示玉米抗倒伏性的新机制

 过表达ZmSPL12提高玉米抗倒伏性和单株产量       中国农科院供图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玉米功能基......

赵久然:“顶天立地”的“玉米团长”

玉米是全球第一大粮食作物,也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主任赵久然从事玉米科学研究30多年,培育出100多个优良玉米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超过3亿亩,为保障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