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5-31 16:37 原文链接: 化工和环保,如何做到不冲突?

  对化工产业而言,二氧化碳,这种最常见的温室气体,已经作为含碳材料的直接来源。在高科技聚合物材料生产商科思创(Covestro)的生产线上,二氧化碳正作为原材料生产成聚氨酯泡沫前体多元醇,而聚氨酯泡沫可以用作床垫等产品里的泡棉。2016年,这一技术在德国投产,当时年产量为5000吨。

  2018年5月24日,科思创首席技术官萧枫(Klaus Schaefer)博士参加广东珠海举办的“2018中国化工园区与产业发展论坛”。期间,他在会上说,“我们希望尽自己最大的可能来实现环保”。在他看来,化工生产和生态环境的传统冲突并非不能解决。

萧枫博士(Dr. Klaus Schaefer)

  作为一家跨国化工企业,科思创是全球最大的聚合物生产商之一,产品涵盖汽车、电气和电子、家具、建筑、运动休闲等领域。萧枫认为,环保不仅是化工企业应尽的义务和社会责任,还可能通过激发创新,带来潜在的盈利空间。这亦契合了科思创基于“人类、地球、盈利”(简称3P)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欧洲最大化工园区运营商做过CEO的萧枫注意到,中国的化工园区强调企业之间要有一定的安全防护距离。他表示,科思创的做法是“要安全,而不是距离”,即从技术和管理上防范任何风险发生的可能。科思创在广州和深圳的基地均采用了健康、安全与环境(HSE)管理体系,在过去十年未发生一起泄露事件。

  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了“目标管理”理念,认为“企业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科思创在环保方面的一大目标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并提出了具体的数字——计划在2005年到2025年之间,每吨产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50%。

  “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50%当中的40%,可见进展是良好的。”萧枫说。

  除了脑洞大开用二氧化碳来生产软垫外,这一显著的减排效果还来自于全球化的管理手段。

  传统上,跨国企业会将污染较严重的生产项目布局在发展中国家, 科思创则用全球化的队伍,对世界各地的各个项目统一进行统筹。萧枫举例,为了生产TDI(甲苯二异氰酸酯)这种常见的软质泡沫的原材料,使用创新的气相光气过程技术,能够实现节能60%,溶剂降低80%,二氧化碳排放也得到降低。

  这一技术的研发和试产阶段在德国完成,但商业化运营被首先放在了中国。“所以减排当中的贡献,很大一部分来自中国基地。”萧枫说。并且,这些技术成熟之后,又反哺德国,为科思创德国工厂的技术二期改进工作提供经验。

  科思创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例证并不只是TDI,研发环保型科技也并非只是有助于改善环境,同时也是提升企业效益的手段。

  ODC氧气去阴极化技术,通过盐酸电解实现氯循环,可以为商业化规模的氯气生产节省高达30%的能源,同时减少污染物排放。“这实际上已是一项非常成熟的技术,并已经应用于我们的内部运营。”萧枫说。

  这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理念也沿着供应链延伸。“不仅我们本身要以可持续性方式行动和生产,也要让供应商都遵守我们的标准。”科思创官网对其供应商关系写道。

  “有的人会说可以通过签合同约束供应商行为,但如果不进行审查,条款就是一纸空文。”萧枫说。

  为此,科思创加入了“携手可持续发展”(TfS)倡议。在挑选供应商时,会由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机构进行独立评估,并由TfS认可的独立审计公司现场勘察,进一步衡量供应商的可持续表现。

  在后续对供应商的监督上,“TfS的各个成员企业会共享它们对供应商审查的结果。所以对某一个供应商,如果我想知道它的表现如何,可以去查其他会员企业对该厂的审查结果。或者我查过这个厂,结果也可以共享给其他的会员企业。”萧枫说。

  对于公众关心的塑料垃圾问题,萧枫认为,应该考虑到塑料产品有不同的使用寿命,“比如用聚碳酸酯做汽车头灯,有15年的使用寿命,这跟一次性饭盒或吸管是不一样的。实际上在塑料领域当中,使用聚碳酸酯的比例还是非常的小,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他亦谈到了塑料再循环的三种方式:用挤压器重新再挤压成型、分解再重新组合成新产品,以及垃圾焚烧。“总的来说我们意识到,产生的排放量越大,使用寿命越短,我们肩上的压力就越大,所以我们想把再循环的三种方法都抓起来,来看看怎么样实现最大的环保。”

相关文章

我国科学家通过生物电催化二氧化碳加氨一锅合成甘氨酸

二氧化碳高效生物转化对推进绿色经济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甘氨酸在食品、医药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目前大多通过化学法合成,生物法合成则需要以葡萄糖为底物。 近日,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

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烯烃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燃料和化学品是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而烯烃是现代化学工业的基石,其中低碳烯烃(乙烯、丙烯和丁烯)是基本的化工原料,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近日,中国科学院......

中国环境监测站:10款国产二氧化碳监测仪器获认证

近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固定污染源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系统适用性检测合格名录(截至2022年12月31日)”。包括北京雪迪龙、安徽皖仪等共十款国产仪器型号得到认证。详细信息如下表:序号单位名称仪器......

研究揭示单原子合金催化二氧化碳电还原制一氧化碳机理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理论催化创新特区研究组研究员肖建平团队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曾杰团队、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夏川团队合作,在二氧化碳(CO2)转化制一氧化碳(CO)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工作......

研究揭示单原子合金催化二氧化碳电还原制一氧化碳机理

近日,我所理论催化创新特区研究组(05T8组)肖建平研究员团队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杰教授团队、电子科技大学夏川教授团队合作在二氧化碳(CO2)转化制一氧化碳(CO)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发出单原子合金催......

大连化物所:二氧化碳电解技术取得新进展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获悉,该所包信和院士、汪国雄研究员、高敦峰研究员团队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电解制备燃料和化学品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可实现钢厂尾气或者化工尾气的高......

二氧化碳电解技术助力碳中和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包信和院士、汪国雄研究员、高敦峰研究员团队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电解制备燃料和化学品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团队揭示了碱性膜电解器中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电催化还原反应覆盖度驱动的选择性变......

大连化物所:二氧化碳电解技术助力实现碳中和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碳中和”上升为国家战略。负碳技术通过捕集、贮存和利用二氧化碳以此抵消难减排的碳排放而成为了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其中近年来快速发展、极具应用前景的二氧......

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达2.58万亿吨

在1月12日召开的2023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首次发布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评价结果,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巨大,预测潜力2.58万亿吨,可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

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巨大

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今天(12日)召开,会上首次发布了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评价结果,结果表明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巨大,可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支撑。此次调查,中国地质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