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13 16:57 原文链接: 黄建平:氧气收支缺口将扩大浓度将加速下滑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7/482617.shtm

中新社西宁7月13日电 (记者 孙睿)“研究显示,化石燃料燃烧是引起全球氧浓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全球变暖背景下,光合作用产氧增加不显著全球变暖背景下,光合作用产氧增加不显著;全球氧气收支缺口将进一步扩大,氧气浓度降加速下滑。”中国科学院院士黄建平在第四届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

7月12日至22日,由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科院”)主办的第四届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在青海师范大学举办。

据黄建平介绍,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氧循环是影响地球宜居性的重要因素,对氧循环的研究不仅是地球科学领域的学科前沿,也关乎人类命运。科学界密切关注人类活动导致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以及碳循环过程对气候和生态的影响;然而地球系统中氧循环的变化却较少受到人们的关注。大气中二氧化碳快速上升的同时,氧气浓度下降的速度是二氧化碳上升速度的二倍左右,氧气浓度与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

科学研究显示,海拔、温度、植被覆盖对青藏高原氧含量贡献分别为46.89%、31.57%、3.2%。因此,青藏高原变暖与当地人均预期寿命呈正相关,由于氧气浓度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未来变暖情景下,青藏高原将会更加宜居。

黄建平说,根据模型结果,即使目前停止了二氧化碳排放并因此大幅阻止了全球变暖,深海地区也将因此失去其含氧量的10%以上。因此受到人类活动影响,海洋“缺氧”问题已经出现,并且随着时间推移日益严重。氧气从海洋“逃逸”到大气是溶解氧下降的直接原因,背后机理为升温造成的溶解度与环流的变化。阻止海洋氧下降已经刻不容缓,需要人类采取实际行动。同时陆地生态系统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气氧气最主要的来源,产氧占比超过90%,因此陆地产氧对于气候变化以及对温室气体增加的响应需要被重视。

相关文章

“90后”当选“院士”,花40万就能买?

近日,多家国内学术机构、权威媒体相继发布了“xxx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的消息,引发社会舆论关注。特别是“西北信息报社”报道,西安90后博士田政“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成为世界唯一一位90后院......

社会各界沉痛送别白以龙院士

国际著名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学物理科学部原主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原副所长,中国力学学会原理事长白以龙研究员,因病于2024年5......

2024院士专家入百企进百校活动在梅州举行

4月29日至30日,以“践行‘两翼论’助力‘百千万’”为主题的2024院士专家入百企进百校(梅州行)活动在广东梅州举行。梅州市委书记马正勇出席活动并致欢迎辞,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院士联合会常务副会长陈......

难怪久坐容易痴呆Science首次发现大脑里有大量缺氧区

意识在脑血流停止的几秒钟内消失。大脑不能储存氧气,氧化磷酸化的中断在几分钟内是致命的。然而,关于生理条件下皮质部分氧张力(Po2)动力学的知识还只是初步的。2024年3月28日,哥本哈根大学Maike......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博士研究生江海波向《中国科学报》记者展示了一款特殊的包包。它的外形和一般的手提包无异,但手机一放进去就开始充电,半小时后,手机电量就已经增加了20%。这款特殊的“可充电包”由一种特......

徐扬生散文集《黄昏的神仙湖》新书首发

4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散文集《黄昏的神仙湖》新书首发暨分享会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图书馆举行。这是继前作《摆渡人》出版6年之后徐扬生的又一全新作品集。记者获悉,《黄......

“首都院士专家讲堂”开讲,首讲关注医学

4月19日,北京市人才工作局、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三局联合举办的“首都院士专家讲堂”在首都医科大学正式开讲。“首都院士专家讲堂”开讲仪式。北京市人才工作局供图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神经系统疾......

这位新晋院士受聘兰州大学

4月16日下午,兰州大学在城关校区举行方小敏院士聘任仪式。兰州大学党委书记马小洁,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严纯华,党委常务副书记吴国生出席仪式。马小洁对方小敏的加入表示欢迎与感......

一位建筑学院士的“隐藏身份”

马国馨篆刻图章。82岁的马国馨在展板前摆出40岁在丹下事务所研修时的同一拍照姿势。马国馨部分著作封面。1977年,马国馨在毛主席纪念堂前。马国馨的毛主席纪念堂试做方案图。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

潘垣:“90后”院士矢志造“太阳”

如果要问,世界上最难的科学研究是什么?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潘垣眼中,毫无疑问是磁约束核聚变,也就是“人造太阳”。如何将这一“科幻”照进现实?他探索了很多年。潘恒院士。湖北省科技厅供图追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