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3-11 11:55 原文链接: 基础研究怎么补短板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改革开放40年来,党和国家对基础研究一直非常重视,不断加强对基础研究的战略部署。“基础研究投入持续增长,从2011年的411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822亿元,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教授罗俊向《中国科学报》表示,尤其是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部门,对推动基础研究创新发展给予了重要的政策和经费支持。

  但在日常基础研究工作中,一些现象仍时有发生:好不容易申请了一笔经费,却因为不用置办高额实验设备、“钱花不出去”而苦恼;有的项目刚刚开展就面临中期考核,要填各种表格;尽管研究进展不如预期,却要发论文应付各种评价体系……这是现在基础研究经常面临的尴尬局面,也是基础研究科研人员的“隐痛”。

  这些现象背后,暗含着基础研究经费配置模式问题、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科研评价导向问题等。基础研究薄弱,是我们不得不直面的短板。

  经费投入结构待完善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2017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为975.5亿元,比上年增加152.6亿元,基础研究经费占R&D比重为5.5%,达到200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分别为531.1亿元、384.4亿元和28.9亿元。高等院校对全社会基础研究增长的贡献率为64.6%。

  基础研究经费逐年上涨,经费结构,尤其是其中人员经费的比例引起了广泛关注。

  “现在的经费管理是大水漫灌式的,看上去经费不少,但铺的面太大,就基础研究来说,核心研究人员的费用仍没有保障,很多人还是静不下心来去工作,这是个比较关键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陈利顶告诉《中国科学报》,如果相信一个基础研究科研人员可以做好工作,就应当加大支持力度、保证其人员经费,“让他能踏踏实实做工作”。

  强调基础研究首先要保证人员经费,与基础研究的特征密切相关。

  “基础研究以科学家为主体,这一点是科学界的共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张柏春说,基础研究主要靠“聪明的脑袋”,至少其带头人是水平很高的精英。“只有稳住了精英人才,让他们没有衣食之忧,有体面的生活,才能安心从事基础研究。”

  精挑细选,建设人才队伍

  解决基础研究经费中的人员经费比例问题,可以预期的影响是稳定基础研究人才队伍。

  “基础研究队伍不容易吸引精英,其中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研究人员收入低。”张柏春坦言,人才竞争是全球范围的。待遇低,人才流失的风险就大。“国家在薪酬制度上进行大调整的难度很大。把科研经费的一部分作为间接费用,现阶段仍然是一个好的变通办法,对稳定人才队伍是有帮助的。”

  基础研究有着不可预知性,存在“前期投入大,后期产出少,甚至短期无产出”的情况,“这就需要给基础研究一个宽松的环境。”陈利顶说。

  目前科学界普遍呼吁加强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但并不是说做基础研究想要多少,国家就该给多少。”张柏春认为,首先是选对人,并保证他们的基础研究经费和人员经费。

  “我国现在专门从事基础研究或参与基础研究的人数并不算少,但原创成果离期望的有距离,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引领学科发展方向的成果少。”张柏春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说,要精炼基础研究队伍,“把资源用在天分好的人身上”。

  要树立正确价值导向

  “项目检查多,整天开会应付检查都应付不过来。”如今的项目考核流程和机制在陈利顶看来仍有待规范化。“我们平时的科研工作都是做好计划的,临时检查会打乱计划,立项、评审的流程要有章可循,才能最大程度减少时间和资源浪费。”

  罗俊一再强调,从根本而言,人才评价还是要在价值取向上引导科技工作者聚焦“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科技进步、国家战略、社会发展作出实际贡献。

  “国家推动破‘四唯’专项行动也是希望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建立更加科学、合理、正确的价值导向。我相信,这对提高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和获得感有很大促进作用。”罗俊说。

  据罗俊介绍,近些年,中山大学在建立和完善分类评价机制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更加精准地评价科研工作者的贡献。

  “以‘三个面向’为价值导向,中大的科研评价体系由注重数量转变为关注质量、贡献和影响力,对不同的学科建立分类分层次的评价体系。”罗俊举例说,人文社会科学以“出思想、出理论、出学派”为根本导向,要积极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做国家急需的理论和决策研究;理科发展以重大科学问题的原创性突破为根本导向,引领科学进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工科发展以技术创新、工程实现为根本导向,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医科强调临床导向,要攻克疑难杂症,服务人类的生命健康。

  “所以说到底,对于人才评价,我们要从根本上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要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社会进步的高度,认真做事,做成事。”罗俊表示。

  去年年初,《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发布,在完善基础研究布局、壮大基础研究人才队伍、优化基础研究发展机制和环境等方面做出部署和安排。“为新时代开展基础研究提供了更好的保障条件。”罗俊相信,当下中国做基础研究的环境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并且会越来越好。“我对此充满信心。”


相关文章

【人民日报】目标导向,牵引基础研究

包信和院士在调试气氛扫描隧道显微镜。谢震霖摄江俊(右)和团队在调试机器化学家的操作精度。张大岗摄王博在观察多孔材料晶体。北京理工大学供图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

基础研究,于无人处更进一步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7967.shtm......

黑龙江英才计划打造基础研究后备人才培育样板

386名黑龙江中学生先后走进哈尔滨工业大学跟随导师参与科学研究,三成以上的中学生高考后就读于基础学科……科技日报记者3月22日从黑龙江省科协获悉,在“英才计划”实施的第十一个年头,黑龙江省交出了令人满......

重庆几何拓扑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揭牌

为响应国家加强基础学科建设的号召,进一步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3月21日,重庆理工大学举行2023几何拓扑学术论坛暨重庆几何拓扑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把握大趋势下好基础研究“先手棋”今年重庆市......

写“材料”争“帽子”困扰科研人员基础研究减负任重道远

基础研究减负还要过几道坎写“材料”争“帽子”仍在困扰青年科研人员基础研究相当于科技大厦的“地基”,而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就是“打地基”的人。无论是全国两会前夕中央政治局对基础研究进行的集体学习,还是......

持续深化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基础研究是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的基本抓手,是实现我国经......

持续深化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基础研究是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的基本抓手,是实现我国经......

北京市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召开

2月26日,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邀请周琪、谭天伟、江松、王华明、邵峰、聂祚仁、彭练矛等各领域知名院士,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薛澜院长等著名科技政策战略研究专家和企业家代表郜春海召开推进北京市基础研究高......

聚焦基础研究培养顶尖人才梯队

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广州市科技局印发《完善基础研究人才培育体系工作方案》,计划在未来5年投入近10亿元,实施基础研究人才的“启航”“续航”“领航”等计划,旨在阶梯式培育一批年龄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基础研究人......

【科技日报】打牢基础研究“地基”为科技强国注入强劲动力

2月21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基础研究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中央政治局就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