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22 11:08 原文链接: 揭秘我国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

地球磁场约等于0.5高斯,这0.5高斯的强度就拥有足够的力量撬动指南针,让指南针的指针从任何方向准确旋转指向南方。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制的国家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再攀“科技高峰”:其混合磁体(磁体口径32毫米)产生了45.22万高斯(即45.22特斯拉)的稳态磁场,刷新了同类型磁体的世界纪录,成为目前全球范围内可支持科学研究的最高稳态磁场。

45.22万高斯相当于地球磁场的90多万倍。这项世界纪录突破的意义是什么?有了这样的强磁场,能够做哪些事?

1-500.jpg

国家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混合磁体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供图

增加0.22特斯拉为何这么难?

很多人可能会问:美国国家强磁场实验室混合磁体1999年产生了45特斯拉稳态磁场,这个世界纪录保持了23年。合肥科学岛上混合磁体产生的45.22特斯拉,仅仅是高出0.22特斯拉,增加0.22为何这么难?

中科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叶朝辉院士打了一个形象比喻,“人类目前的百米纪录是9秒58,这是不是人类的极限还无法确定,但在此基础上哪怕缩短0.01秒,都是难度极大的事。”

叶朝辉表示,“就像稳态强磁场,达到45特斯拉以后,在此基础上每提升一点点,都需要大量的工作,不仅包括材料、技术、工艺、能源保障等方面的改进,更需要研究和设计思路上的创新。”

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不断向广度拓展、向深度进军,科学家们必须借助精度更高、功能更强的设施设备进行研究。可以说,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直接关系到建设科技强国的核心竞争力。

叶朝辉说,“此次国家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的混合磁体,刷新了世界纪录,凸显了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的成效,相信可以促进包括物理、化学、材料、生命健康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取得进步。”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学术主任匡光力说,“有了这么好的实验条件,未来希望用户可以依托装置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对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我们充满信心,更想尽一份力。”

有了强磁场能做哪些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稳态强磁场是物质科学研究需要的一种极端实验条件,成为推动重大科学发现的“利器”。

近年来,强磁场作为一种极端条件在很多研究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愈发显现。

一方面,强磁场可以诱导新物态,有效调控材料中的电荷、自旋、轨道等,使之出现全新的量子态,从而呈现出丰富的新现象。另一方面,强磁场可以催生新的重大应用技术,特别是目前在化学和生物医学领域广泛应用的结构解析和非侵入性成像——核磁共振技术。

由于强磁场在物理、化学、材料、生命健康以及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综合应用,强磁场极端条件在国际上被称为21世纪科学、工程和技术的交叉联合体,也有人称它为诺贝尔奖的“摇篮”。

截至目前,国家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自投入运行以来,已经运行超过50万个机时,为国内外170多家单位提供了实验条件,在物理、化学、材料、生命健康、工程技术等领域开展了超过3000项课题的前沿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如首次发现外尔轨道导致的三维量子霍尔效应、揭示日光照射改善学习记忆的分子及神经环路机制等。

同时,研发装置衍生的成果和依托装置研究产生的多项成果,如组合扫描探针显微技术、国家Ⅰ类抗癌创新靶向药物等,成功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为另一大科学装置奠定重要基础

纵观全球,世界主要科技强国一直重视强磁场实验条件建设,目前国际上有五大稳态强磁场实验室,分布于美国、法国、荷兰、日本以及中国合肥科学岛。

我国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是国家发改委“十一五”期间立项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又称“大科学装置”),2008年开工建设,2010年开始“边建设、边运行”,2017年9月通过国家验收后投入全面运行。

该装置包括十台磁体:五台水冷磁体、四台超导磁体和一台混合磁体。其中,混合磁体是国际上技术难度最高的磁体,也是能够产生最高稳态磁场的磁体,从结构上看,它由外“超导磁体”和内“水冷磁体”组合而成。

此次刷新世界纪录,也为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规划建设的另一个大科学装置——“强光磁集成实验设施”奠定了重要基础。

据悉,“强光磁集成实验设施”是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向国家发改委申报的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经多轮评审,列为“备选项目、择机启动”。

该设施包括55T混合磁体、36T超导磁体为代表的具有世界最高稳态磁场强度的系列磁体装置,以及依托微波、红外/太赫兹、可见光等系列先进波源,建设一批强磁场下光-磁集成测量系统。其主要科学目标是解决新型电子材料研发、高温超导机理研究与应用、生命过程本质探索、新药创制以及特种功能材料制备等国家重大需求中的瓶颈问题。


相关文章

最新发布,2024年《中科院预警期刊名单》

万众期待中,24年1月已经过去,但中科院预警名单依然没有公布!官方并未说明延迟原因,但相比往年,今年的名单确实尤其让人关注。因为23年国际期刊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动,这些是否会影响预警名单的制定尚未可知:......

寄予厚望2024中科院《预警期刊名单》这些重点更值得关注

根据往年经验,一年一度的中科院预警期刊名单即将发布,官方回复也说明如此,最新名单将在明年1月份发布,即2周之后。但相比往年,今年的名单尤其让人关注......回顾中科院《国际期刊预警名单》至今已发布三......

速看|2023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新规,都有哪些变化?

根据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公众号消息,从2023年开始,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不再统计撤稿论文的引用数据。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每年定期更新期刊影响力数据,年度发布。征订单位用户可......

中科院发文,拆穿韩国室温超导假象

7月22日,韩国SukbaeLee等人在arXiv上传了两篇论文,称发现了“全球首个室温超导材料”,名为LK-99,论文中给出了LK-99的合成方法,合成门槛很低。文章曝光后引起了大量争论,因为很多小......

李强考察中科院长春光机所要求加快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

财联社11月16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11月14日至16日在黑龙江、吉林调研。在吉林,李强走进长春金赛药业、长光卫星公司,详细了解企业创新发展情况,勉励他们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人才......

第九届LipidALL脂代谢会议(北京)第一轮通知

LipidALL脂代谢会议由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税光厚研究员发起,至今已在国内多个城市成功举办八届。丰富的会议主题与优质的会议内容数年来吸引了超过数万名各地科研人员参与其中,极大推进了脂质/代......

中科院学部回应《饶议科学》院士增选存行贿受贿问题

5月31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启动。当天,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的个人微信公众号“饶议科学”发布《院士选举改革的第一步:收到贿赂上交》一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饶议科学”该文称:“中国科......

中科院道德委工作人员:希望饶议科学提供证据或线索

5月31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启动。当天,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的个人微信公众号“饶议科学”发布《院士选举改革的第一步:收到贿赂上交》一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饶议科学”该文称:“中国科......

黄荷凤院士:最好的预防从生命源头开始

DNA究竟携带着什么?DNA序列信息如何解释复杂的生命活动现象?5月26日,复旦大学庆祝建校118周年相辉校庆系列学术报告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生殖与发育研究院院长黄荷凤从理论到实验,再到临床......

一次艺术碰撞,会擦出什么火花

 一次艺术家的碰撞会擦出什么火花?答案可能超乎你的想象。正如意大利现代艺术家洛伦佐·钦尼奇(LorenzoChinnici)与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李政道科学与艺术中心(以下简称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