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6-11 17:44 原文链接: PNAS揭示:从T细胞到神经元的“一步式”过程

  近日,PNAS期刊一篇题为“Trans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adult peripheral blood T cells into neurons”的文章揭示了这一发现——科学家们成功将血液中的免疫细胞直接转化成有功能的神经元。

  这一戏剧性的转变并不需要细胞经历多能化(pluripotency)的状态,而是采用了更直接的方式——转分化(transdifferentiation)。

  这种转化方式具有相对较高的效率——1毫升血液可生成多达5万个神经元——无论是新鲜还是先前冷冻存储的血液样本,都可以实现这一转变。研究人员认为,这一策略极大地增加了对神经类疾病(例如精神分裂症、自闭症)研究的机会。

  “血液是最容易获取的生物样本之一。” 斯坦福大学干细胞生物学和再生医学研究所的病理学副教授Marius Wernig博士表示,“几乎所有在医院就诊的患者都会留下血样,这些血样通常会被冷冻并储存起来以备将来的研究。”

  转分化技术

  基于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构建的人类细胞模型已经被证实是研究疾病机制的有力“源泉”,但是对于基因复杂的神经类疾病而言,需要纳入数以百计的个体,以确定数十种或者更多疾病相关突变的影响。“从大量的患者中获取诱导性多能干细胞需要复杂的重编程过程,且成本高昂,此外,获取皮肤细胞是一个侵入性的过程。” Wernig解释道。

  转分化技术最初是由Wernig团队于2010年开发出来的,他们成功将小鼠的皮肤细胞转分化成神经元,避免了先要把成熟细胞诱导成多能干细胞的步骤。

  虽然直接将皮肤细胞转化为神经元是可能的,但是皮肤细胞首先需要在实验室培养一段时间,直至它们的数量增加。这一过程很可能会导致基因突变,而且最初的细胞并不存在这些突变。研究人员想知道:是否有一种更简单、有效的生成患者特有神经元的方法?

  新研究

  在最新的研究中,Wernig团队“锁定”了在血液中循环的T细胞(负责识别、消灭入侵源和癌变细胞)。神经细胞是一种长而细的细胞,负责传递电信号。虽然这两类细胞在形状、位置以及生物学使命上大不相同,但是研究人员意外发现,它们之间可以快速转变——在短短几天内,他们就可以简单地将T细胞转变成功能神经元,且不需要细胞扩增。

  尽管由此而产生的人类神经元并不完美,缺乏形成成熟突触或者连接的能力,但是它们具备主要的基本功能。下一步,Wernig团队希望能够进一步优化这一技术,同时他们开始收集自闭症儿童的血液样本。“几十年来,我们几乎没有关于自闭症起源或治疗的有效线索。现在,我们终于能够开始回答一些问题了。” Wernig畅想道。


相关文章

揭秘癌细胞与神经元的“共生共舞”

美国斯坦福大学科学家曾在《自然》杂志刊发论文,首次证实恶性脑癌与大脑的神经连接密切相关。他们发现神经胶质瘤会与健康的神经元相互“交流”,形成突触,劫持来自健康神经元的电信号,从而促进自身生长。据英国《......

一种新的PDPN拮抗剂肽CY12RP2通过Wnt/βcatenin抑制黑色素瘤生长并调节免疫细胞

本研究探讨了PDPN在黑色素瘤中的作用,证实PDPN通过激活Wnt/β-catenin通路促进黑色素瘤的生长和转移。黑色素瘤是一种皮肤癌,主要是由于黑色素细胞的突变和随后不受控制的增殖引起的。虽然黑色......

西湖大学:揭示神经元调控大脑血流新路径

该校生命科学学院特聘研究员贾洁敏团队的相关研究,揭示了神经元调控大脑血流新路径。他们发现了一座架在神经元与血管之间的“新桥梁”——类突触(NsMJ)。通过类突触,谷氨酸能神经元可直接作用于动脉血管平滑......

大脑里有位GPS“指挥官”

无论是太阳的东升西落,还是城市的东西南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方向、定位目标或是记忆场景,都需要用大脑对空间信息进行处理和记忆。那么,这个过程是如何在大脑中发生的?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

新研究揭示自我中心编码的细胞和亚细胞机制

确定空间信息的表征机制是探讨空间信息处理的核心任务之一,为学习记忆中空间场景处理原则提供了重要启发。12月14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研究员王成团队,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生命科......

我国学者在神经元糖代谢特征与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1991523、82073823)等资助下,南京中医药大学胡刚教授团队在神经元糖代谢特征与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神经元胞体主要进行有氧糖酵解代谢以防止氧化......

做“白日梦”时大脑在干什么

当人静静地坐着,突然之间,大脑“出神”,仿佛转向了完全不同的世界,可能是最近的经历,也可能是过往的记忆。事实上,可能只是做了个白日梦。那么,在做白日梦时,大脑中发生了什么?这是神经科学家们很难回答的问......

复发/难治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有望迎来新选择

近日,《柳叶刀·肿瘤学》刊发了一项有关复发/难治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r/rPTCL)的临床研究进展。该研究为戈利昔替尼全球关键性注册临床试验(JACKPOT8的B部分)的结果,研究显示,戈利昔替尼治疗......

研究发现调节性T细胞外周分化命运调控新机制

12月7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王莹研究组与研究员时玉舫,在《自然-免疫学》(NatureImmunology)上,在线发表了题为OleicAcidAvailabilityImpact......

神经元损伤修复搭“桥”的微型生物机器人

由患者自身细胞构建的“分子医生”能够筛查癌症、修复受损组织、清除血管斑块,是研究人员对未来医学的构想。而美国塔夫茨大学发育生物学家MichaelLevin致力将这种构想变为现实。4年前,Levin和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