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9-07 15:06 原文链接: 金属催化剂表面键合分子助剂及其电子效应研究新进展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品的合成。助剂(氧化物、分子、配体等)常被用来进一步调控金属催化剂的性能。然而,助剂在实际反应中发挥的作用尚不明确,原因在于其在金属纳米颗粒表面的落位和组成精准控制的难度较大。既往研究注意到过渡金属配合物和金属单晶会形成金属-金属相互作用,产生特殊的电子和空间作用,而鲜有关于配合物和金属表面作用调控催化性能的实例。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斌、研究员覃勇团队与副研究员刘星辰合作,实现了通过一种Pt纳米颗粒表面自限制反应构筑稳定CpCo-Pt化学键新策略。简单改变CpCo-在Pt表面的覆盖度,即可梯度定量调控Pt纳米颗粒表面电子密度。研究明确了Pt颗粒表面电子密度的增加源于Co d轨道和Cp的π轨道。远程的电子效应减弱了烯烃的吸附、增加了Pt上C=C加氢的活化能,进而提高了炔烃半加氢制烯烃的选择性。近日,相关研究成果以Direct Bonding of CpCo -Fragments on Pt Nanoparticles and their Electronic Effect for Alkyne Semihydrogenation为题,发表在ACS Catalysis上。

  该研究利用ALD在SiO2纳米线上沉积Pt纳米颗粒,再向其表面脉冲二茂钴(CoCp2),采用表面自限制方法,CpCo-分子与Pt表面直接形成化学键(图1a)。HRTEM、EDX-Mapping、原位红外和XAFS等多种表征结果证明,CpCo-分子在Pt颗粒表面高度分散,所制备的催化剂保留了CoCp2的分子结构和配位环境,且形成了CpCo-Pt化学键(图1b-e)。进一步,研究通过红外CO化学吸附、XPS和DFT计算确定了CpCo-分子修饰Pt纳米颗粒后,Pt表面电子密度增加,CpCo-分子通过形成CpCo-Pt化学键进行电子传递,CpCo-覆盖度与Pt表面电子密度的增加存在线性关系(图2)。研究通过投影态密度分析(PDOS)来探索CpCo-分子和Pt(111)之间巨大电荷转移背后的确切轨道相互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Cp π轨道和一小部分Co d轨道的电子主要转移到Pt的s、pz和d轨道,部分到Co的s和p轨道(图3)。研究将制备的催化剂用于苯乙炔半加氢反应中发现,CpCo-修饰后的催化剂可显著提高苯乙炔制苯乙烯的选择性。拉曼、红外和动力学测试结果证明CpCo-修饰促进苯乙烯在Pt表面的脱附,并增加了C=C加氢的活化能(图4)。

  该研究通过设计具有清晰结构、位置和组成的助剂,为设计具有可量化电子密度的高效催化剂以进行选择性加氢提供了可行方案。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青年促进会优秀会员、榆林学院与大连清洁能源国家实验室联合基金、山西省重大科技专项、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北京光源的支持。

相关文章

氧化物催化剂与氧化物载体间存在界面限域效应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包信和院士、研究员傅强团队在界面限域催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团队发现开放的TiO2等氧化物载体表面能够提供限域环境,并且驱动In2O3颗粒在二氧化碳加氢反应气氛中自发......

新方法可直接测量催化剂颗粒内温度分布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叶茂、刘中民院士团队在催化剂颗粒温度测量方面取得新进展。团队开发出单个工业分子筛催化剂颗粒内温度分布三维时空分辨测量方法,揭示了强放热的甲醇制烯烃反应过程中催化......

高达5500小时!厦大团队创制超高稳定性催化剂

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王野、傅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姜政等,创制出高达5500小时以上寿命的超高稳定性In/Rh@S-1催化剂,在近热力学平衡收率条件下,高选择性催化丙烷等低碳烷......

我国科学家基于液态金属构建“人工树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刘岗研究员团队与国内外多个研究团队合作,研制出将半导体颗粒嵌入液态金属实现规模化成膜的新技术,并构建出新型仿生人工光合成膜,其具有类似树叶的功能,在太......

重大材料突破!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高抗疲劳3D打印钛合金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介绍,该所科研人员近期制备出具有高抗疲劳性能的3D打印钛合金材料,未来有望在航空航天领域发挥作用。该成果于北京时间2月29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由科普世界提供据了解,理想......

大连化物所等提出低浓度二氧化碳直接电解转化新策略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碳基资源电催化转化研究组研究员汪国雄和高敦峰团队,与大连工业大学教授安庆大团队合作,在二氧化碳(CO2)电解制备燃料和化学品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实......

我国科研团队创新催化剂合成方法,实现高效制甲醇

记者2月24日从江南大学获悉,该校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刘小浩教授团队采用光诱导—邻近沉积方法,通过精确控制双原子位点的距离,产生优异的协同催化效应,实现二氧化碳加氢近100%选择性生成甲醇,且生成甲醇的......

新型“水电池”在压力下不会爆炸

研究人员展示“水电池”。图片来源:卡雷尔·穆拉瓦·理查兹。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和中国辽宁大学联合团队发明了不会着火或爆炸的可回收“水电池”。新开发的电池处于水储能设备这......

哈工大科研团队提出界面电子耦合机制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

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与化学学院王振波教授团队在双功能氧电催化剂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设计钴-氮-铬跨界面电子桥打破制约活性-稳定性转换以实现超稳定的双功能氧电催化剂》为题发表在《德国应......

光打印金属纳米结构新法面世

据《先进材料》杂志报道,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基于光的打印金属纳米结构的方法。这种方法比目前任何可用技术都更快、更便宜。具体而言,它比目前的传统方法快480倍,成本仅为原方法的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