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5-31 18:00 原文链接: 金属增材制造工艺过程模拟与产品缺陷预测获进展

  增材制造(即“3D打印”)减少了传统制造工艺在优化设计、结构创新及复杂结构制造上的困难,为下一代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模拟与仿真可以提升增材制造产能,缩短材料与产品研发周期,预测及修正产品瑕疵,降低生产成本,在增材制造过程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美国、德国等制造业大国已经将增材制造模拟与仿真技术及软件的研发作为增强其在先进制造领域全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而我国面临增材制造关键算法不足和工艺软件缺失的严峻现实。

  金属粉末增材制造是3D打印技术的一个主要分支,已经被广泛运用在航空航天、汽车及生物医学等众多领域。其主要工艺过程包括金属粉末的输送或铺放,以及激光等高能量源作用下粉床的熔融和快速凝固两个阶段循环乃至最后成形的过程,涉及的材料参数与工艺参数众多(如金属粉末的大小、形态及分布;光源强度、半径、扫描速度及扫描策略等),难以仅通过实验优化工艺参数,提高产品性能。现有的算法与软件一般不能考虑输粉过程中金属粉末和环境(保护气体)的相互作用,也难以兼顾粉床熔融及凝固过程中的多尺度、多相流动与传热等关键科学问题,因此不能模拟金属增材制造真实过程,难以复现球化、局部熔化、未融合等现象,也难以预测增材制造产品的内部缺陷(如空洞、气泡等)。

  最近,北京大学工学院刘谋斌课题组(先进计算与多介质耦合力学)在金属增材制造工艺过程模拟与产品缺陷预测方面取得系列重要研究进展,提出了原创算法,发展了自主可控的一体化模拟技术,从理论上建立了材料物性及工艺参数与增材制造产品缺陷的关联。所发展的算法、求解器和无量纲数已经应用于某航天科技重要部件增材制造工艺过程模拟与缺陷分析,并能推广至其它粉末冶金相关领域。

  针对金属粉末输送气固颗粒两相流动,课题组原创性地发展了一种半解析耦合算法(Semi-resolved CFD-DEM),实现了复杂区域中金属颗粒与外部气体的双向完全耦合作用(图1),突破了传统解析耦合算法(Resolved CFD-DEM)效率低和传统非解析耦合算法(Unresolved CFD-DEM)精度低的限制。相关工作发表在计算流体力学著名期刊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 (2019,384:151–169),第一作者为北京大学工学院2017级硕士生王泽坤(已确定硕转博),北京大学工学院2015级本科生滕郁骏(已确定赴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攻读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

图1_副本.jpg

图1 同轴送粉模拟

  课题组在粉末尺度(powder scale)上发展了激光作用下金属粉床熔融与凝固的求解器,考虑了多相流动、传热、相变及热应力等关键问题,引入了最新的界面处理算法追踪并重构熔化的液体金属和固态金属界面,并作为下次铺粉的边界,从而实现了金属增材制造从送粉/铺粉到熔融凝固过程的一体化模拟。该求解器可以复现金属增材制造球化、局部熔化、未融合等传统商业软件难以模拟的现象,并能够用于研究粉床温度分布,以及预测增材制造产品的内部缺陷(如空洞、气泡等),是目前国际上少数几个能实现金属增材制造多道多层工艺过程模拟的求解器之一。相关工作发表在计算力学著名期刊Computational Mechanics(2019,63:649–661),第一作者为王泽坤。

图2.jpg

图2 粉末尺度熔化和凝固

  课题组通过对光源参数及材料物性参数进行无量纲分析,结合数值模拟和实验观测,提出了若干重要的无量纲数,消除了激光参数及材料参数的不同对模拟结果的不同影响,是决定成型试件的孔隙率及激光熔道尺寸的关键参数。例如,所提出的等效多道蒸发率,可以定量描述不同材料在不同激光参数下相同的试件孔隙率变化行为,并找到一个稳定区间:即等效多道蒸发率约处于0.5和0.8之间时,成型试件的孔隙率可以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最低点(如图3、图4),从而有望实现最佳的产品性能,这对工程实际应用有着开拓性、指导性意义。这项工作以“Dimensionless analysis on selective laser melting to predict porosity and track morphology”为题,近期在线发表于材料加工与成形领域著名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第一作者为王泽坤。

图3.jpg

图3 双道激光熔化粉床及孔隙情况

图4.jpg

图4 孔隙率与等效蒸发率的定量规律


相关文章

衡昇质谱与四川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共建质谱实验室

2023年12月11日,衡昇质谱(北京)仪器有限公司宣布与四川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以下简称“川大分测中心”)共建质谱实验室。双方将依托该共建实验室,深耕元素标记与单纳米颗粒领域研究,力争取得更多科研成果......

激光做“锤”,三维打印新策略革新“打铁”工艺

在古代,人们把在高温下烧红的生铁反复锤打,最终使生铁转化为钢。现在,英国剑桥大学领导的一个小组革新了技术,开发出一种三维(3D)打印金属的新方法,可以在打印过程中将结构变化“编程”到金属合金中,微调它......

XRF的这些应用,你不会都不知道吧?

XRF(X-rayFluorescenceSpectrometer),X射线荧光光谱仪,是一种快速的、非破坏式的物质元素分析和化学分析方法。相较于其他的元素分析方法,如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仪(ICP)、......

XRF用于氢燃料电池的质量控制

XRF用于氢燃料电池的质量控制在减少碳排放的竞赛中,燃料电池技术发展迅速。锂离子电池技术和氢燃料电池系统都能助力有关减少世界二氧化碳排放的解决方案。所有类型的燃料电池均包括三个基本组成部分:两个电极(......

上海发文!这些高端生物制造产业迎利好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加快合成生物创新策源打造高端生物制造产业集群行动方案(2023-2025年)》,方案指出要持续强化长三角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协同,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多方联动,开展以产......

历久弥新,见证科学——走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材料疲劳与断裂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成立于1953年,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新创建的首批研究所之一创建者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冶金学家李董先生。金属研究所是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国内一流并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研究机构,是我国高......

新矿物被发现,“铌包头矿”,命名有大学问

铌包头矿以中国产地命名的新矿物被发现近日,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矿物——铌(ní)包头矿,这是一种富含战略性金属的新矿物,富含的元素铌在我国核工业系统等领域具有重要用途。铌包头矿是一种富含钡、铌、钛、......

Angew.Chem.:光敏性金属−有机框架串联催化末端烯烃和炔烃制备伯醇

近年来,精细化工和制药行业对伯醇的需求不断增长。然而,根据马氏规则,末端烯烃或炔烃的催化水解会选择性生成仲醇。因此,自1993年以来,末端烯烃的反马氏水解一直被认为是一个挑战。在现已开发的催化体系中,......

“量子雪崩”解开绝缘体到金属转变之谜

美国布法罗大学研究人员用“量子雪崩”解释了非导体如何变成导体,解开了绝缘体到金属转变之谜。相关研究发表在近期的《自然·通讯》杂志上。绝缘体受到强烈的电场冲击时可变成金属,这为微电子学和超级计算机提供了......

“量子雪崩”解释非导体如何变成导体

美国布法罗大学研究人员用“量子雪崩”解释了非导体如何变成导体,解开了绝缘体到金属转变之谜。相关研究发表在近期的《自然·通讯》杂志上。绝缘体受到强烈的电场冲击时可变成金属,这为微电子学和超级计算机提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