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召开的1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司长葛树表示,为加强绿色低碳技术专利统计监测,推动绿色专利技术产业化,国家知识产权局编制了《绿色低碳技术专利分类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发明专利统计分析。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绿色低碳技术专利创新保持活跃发展态势,具体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中国成为全球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重要带动力量。2016-2021年,全球绿色低碳专利授权量累计47.1万件,其中,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16.0万件,占34.0%。近五年我国绿色低碳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6.5%,中国已成为拉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
二是中美成为全球绿色低碳专利布局最大目标市场。2016-2021年,中美日欧韩绿色低碳专利申请公开量依次排名前五位,合计占全球总量的75.2%,其中中国为37.9万件,占41.2%,美国为10.4万件,占11.3%。从吸引国外绿色低碳专利申请来看,美国专利商标局最多,为6.7万件,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第二,为5.8万件。
三是我国在氢能、储能等技术领域专利实现快速增长。2016-2021年,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在氢能领域专利授权量增长最快,年均增长20.5%,并在储能技术、节电技术、节油技术领域实现两位数以上年均增长。其中,中国对全球氢能和节电技术专利授权量增长的贡献率均超过3/4。
四是中国绿色低碳专利以京苏粤领跑,大型央企和科研院校优势明显。2016-2021年,中国绿色低碳专利授权量排名前三的省市为北京(1.9万件)、江苏(1.5万件)和广东(1.4万件),合计占中国总量的30.1%。授权量排名前20的权利人中,国内权利人占13个,包括国家电网、中石化、中石油、南方电网、国家能源集团5家大型央企和8家科研院校。
五是中国绿色低碳专利海外布局仍显薄弱,与美日欧存在一定差距。2016-2021年,中国专利权人在海外获得绿色低碳专利授权1.5万件,远低于欧洲的7.0万件,日本的4.8万件和美国的4.5万件,也低于韩国的1.7万件。从绿色低碳技术多方专利族数量来看,中国申请人为0.6万项,不到欧洲的1/5、日本的1/4和美国的1/3。
地膜,上世纪70年代被引入我国以来,以其保温保墒、覆盖除草等显著优势,广泛应用于玉米、马铃薯、水稻等作物种植,逐渐成为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在很多地区成了“不推自广”的技术。但由于长期大规模使......
2023年1月16日,《中国碳中和产业合作发展报告2022》成果发布暨圆桌论坛在线上举行。会上中国能源研究会碳中和产业合作中心、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产业科技创新研究中心、中国能源网研究中心三方......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中绿(HK0904)、中国升海集团(HK1676)、天邦食品(002124)、金健米业(600127)、五芳斋(603237)等等本文核心数据:中国绿色食品销售规模;中国绿色农产品获......
俄罗斯提出新型中子吸收剂方法增强核反应堆安全可控性高温气冷堆是第四代核电堆技术,具有安全性好、效率高、经济性好、用途广泛等优势。高温气冷堆通过核能—热能—机械能—电能的转化实现发电,能够代替传统化石能......
12月28日,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召开的1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司长葛树表示,为加强绿色低碳技术专利统计监测,推动绿色专利技术产业化,国家知识产权局编制了《绿色低碳技术专利分类体系......
12月28日,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召开的1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司长葛树表示,为加强绿色低碳技术专利统计监测,推动绿色专利技术产业化,国家知识产权局编制了《绿色低碳技术专利分类体系......
浙大城市学院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首席专家申立银作报告(会务组供图) 城市是碳减排的主战场,建设低碳城市是我国推动“双碳”战略的必经之路。12月29日,中国建筑节能协会、浙大城市学院联合发布全国......
12月21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印发《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第四批)》的通知,包括农田系统温室气体减排关键技术、新型高效低能耗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基于关键因子调控的退化湿地储碳技术等在内的6类共3......
全球小农户在农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经常遭受重大作物病虫害的威胁,而全球贸易、气候变化等因素进一步加剧了病虫的传播和为害程度,对粮食安全和区域稳定造成严重影响。为了保障粮食安全,消除极端贫困,迫切需要向......
“我们这次会议,要为建筑的低碳发展拿出一些实实在在的意见。”11月14日,在以“实现建筑碳中和的挑战与应对技术路径”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上,会议执行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定了个目标。当前,建筑业是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