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01 15:43 原文链接: 聚焦“科研之信”:你相信谁?谁相信你?

12月1日,名为《科研之信:公众注视下的科研人员》(以下简称报告)的全球调研报告在第四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上发布。该报告由国际出版与信息分析机构爱思唯尔发起,对全球3000多名科研人员进行了调研,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等全球六所顶尖科研机构参与问卷策划、专家访谈和全球行动方案研讨。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穆荣平介绍,“科研之信”包含了科研人员对科研活动本身的“自信”和科学研究成果传播后获得的“他信”,该报告旨在洞悉当下公众对科学研究关注度的变化,评估当下科研人员对科研实践本身和对公众科学沟通的信心,并以此洞察为基础推动一系列行动,提振科研人员的信心。

科研“自信”:信息过载带来“甄别”困扰

科研“自信”是指科研人员的自信,科研人员对科研事业的信心,及其对研究的完整性、研究过程、研究技能和作为科研人员的职业生涯有信心。

报告显示,科学及科研实践活动正在经历快速变革,全球性危机的紧迫性加速了开放科学,拓宽了科研人员的研究视野;学术机构科研人员和企业研发人员之间的合作,以及跨学科和跨国学术研究合作,推动了速度惊人的创新和突破;虚拟交互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使得科研人员越来越多地使用社交媒体分享研究信息、与他人互动和讨论研究结果。

这些变革在很大程度上为更广泛的科研活动和交流创造了积极影响,然而也为科研人员带来科研信息激增、甄别可信赖信息难度大的压力。

报告发现,中国与世界各国受访者都认为,近年来不实信息所带来的困扰和问题日益凸显。受访中国科研人员中,有53%认可将高质量、可信赖的研究与不实信息分开的重要性,而这一比例的全球平均值更高达69%。

全球范围内,经同行评议发表、研究方法设计,被受访科研人员视为研究可信度的最重要标志。对受访中国科研人员来说,56%的人将经同行评议发表视为最重要的因素,64%的人将研究方法设计视为最重要的因素,82%的人认为在当下信息高度过载时代,他们更倾向于确保自己的研究被同行评议,以增加自己研究的可信度。

科研“他信”:公众关注带来的帮助与担忧

科研“他信”是指科研人员及其科研成果获得更广泛群体的理解和信任,包括科研资助者、产业界、媒体、公众等。

报告发现,面对全球性危机,公众寄希望于通过科学研究寻找应对挑战、解决危机的方案,将更多的关注投向科学研究和科研人员。全球近三分之二(63%)的受访科研人员认为近三年来公众对科研的关注程度日益提升。

在中国,超过半数(56%)的受访科研人员认为近三年公众对科研的关注度,以及公众对研究方法和过程的关注度均有所提升。他们认为,科研关注度的提升能够在“增进社会效益”(55%)、“影响政策制定”(48%)以及“提升科研质量”(47%)三个方面带来积极影响。

然而,科研工作骤然被放到公众的镁光灯下,也引发了科研人员的担忧。受访中国科研人员最担忧是“公众对于科研和科研开展方式的理解不足”(52%)。

改变现状:提升科研之信

对《报告》中的调研信息,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等全球六所顶尖科研机构举行了多场专家圆桌会议。

“如今,政策的研判、设计和逐步完善的过程会积极吸纳科研人员的专业建议,社会公众也期望通过科研人员的科学发现和科技创新解决全球性难题。随着需要使用科研成果的人越来越多,我们更应当对这些科研成果的质量、可靠性和说服力予以重视。”穆荣平说。

在增强科研自信方面,专家建议,科研人员要高度关注科技伦理,开展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推动意义的科学研究,做负责任的科研创新,积极塑造科研诚信的文化;完善科技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确保高质量科学研究;认可同行评审等工作的贡献,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更加完善的科研评价体系,对科研人员在为增强科研信心层面所做的贡献,在其职业晋升评估时给予认可等。

相关文章

河南大学高端科研装备购置与更新(配套)项目829万元公开招标

项目概况河南大学高端科研装备购置与更新(配套)项目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登录河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http://www.hnggzy.net)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4年05月06日09时00分(......

太原科技大学两位学者登上2023“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在近日爱思唯尔发布的2023“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中,太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马立峰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崔志华再次上榜。据悉,爱思唯尔2023“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主要采用全球权威的引文与索......

评上教授后,我的科研创造力却枯竭了

评上教授,意味着学术地位提升、能调动更多资源、脱离“非升即走”苦海……以至于很少有人会思考,它会带来哪些“副作用”。一位来自加拿大的水文学教授却勇于自我剖析。他表示,“评上教授,让我的科研创造力趋近枯......

540万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创新中心招标采购75类仪器设备

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442000-2024-01095项目名称: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创新中心2024年科研设备采购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预算金额:5,400,000.00元采购需求:合同包1(科研设备)......

浦东新区锚定465项1656亿元重大工程聚焦科研领域

近日,在浦东新区2023年度重点工程实事立功竞赛表彰暨2024年度重大工程建设动员会上获悉,2024年,浦东新区全年安排重大工程正式项目465项,年度计划投资约1656亿元,年度投资创历史新高,计划实......

改革进行时丨一头连着科研,一头连着市场——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改革纪实

“我们就是要做高校院所不适合做、企业又做不了的事,把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紧密缝合!”日前,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江苏产研院”)院长刘庆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2013年,为解决科技成果转......

一企一策背后的力量|全国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方案

“科学仪器的研发投入大、周期长,科学仪器的国产化更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地方形成合力。”在全国政协委员曹其东看来,科学仪器的细分应用领域多,涉及的技术也多,产业链上涉及不同体制的主体。因此,既要......

科技界委员分组讨论含“青”量十足

“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支持力度”“大胆使用加强培养青年人才”……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的话题中含“青”量十足。在3月5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分组讨论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丁洪认为,科研经......

衣宝廉:做科研就像爬楼梯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要实现“双碳”目标,必须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不仅储能方式廉价,同时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再分配,解决可......

青海省科技厅新认定科研科普基地6家

近日,青海省科技厅组织开展2023年省级科研科普基地认定工作。经会议评审、实地考察、信用核查、厅务会审议和公示等程序,最终认定青海省科技创新数智科研科普基地、青海省药用植物科研科普基地、青海省西宁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