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0-20 12:24 原文链接: 科考队再出征:排摸中巴经济走廊泥石流家底

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队19日从兰州出发,开始对中巴公路喀什至红其拉莆口岸全长424公里范围进行为期15天科学考察。

本次科考旨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天、空、地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对中巴经济走廊(国内段)山地区泥石流进行综合科考,以查清区域泥石流家底,揭示其成因、规律和特征,评价重大工程泥石流风险。

在出征仪式上,甘肃省科学院院长高世铭为科考队授旗。他说,本次科考地点是高海拔地区,是甘肃科技工作者用实际行动服务国家战略的科学家精神所在,希望科考队员要注意安全,出征顺达。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重大计划为期5年,该专题由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牵头,联合了国内相关领域的优势力量对青藏高原及周边山地泥石流灾害进行专题研究。

据了解,由该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承担的此次“中巴经济走廊与天山山脉泥石流灾害调查与风险”项目属于第二次青藏科考任务专题中的子专题。

本次科考将通过室内遥感解译、时序InSAR分析,对初步判定的中巴经济走廊(国内段)沿线512条泥石流灾害点进行逐一核查,并对重大泥石流灾害隐患点开展详细调查和现场数据采集工作。

甘肃省科学院表示,科考队获得的一手调查和实测资料,将成为区域防灾减灾、工程风险防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国家战略实施等提供科技支撑。

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所长周自强研究员表示,中巴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和样板工程,中巴公路是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的关键环节,是中国通往巴基斯坦及巴南部港口卡拉奇、南亚次大陆、中东地区的唯一陆路通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此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时间自10月19日将持续到11月3日。周自强担任队长,在16人的科考团队中,队员主要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80后”“90后”年轻科研人员组成,考察队平均年龄32岁。

相关文章

谁的“河北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近日,地处廊坊的“河北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简称“河北医院”)因突然申请注销,站上舆论的风口浪尖。8月15日,中国新闻网记者实地探访河北医院发现,院名中“河北”二字已不见踪影,只留下“中国医学科学......

德国科学院院士IngridFleming加盟华中科大

6月5日,欧洲科学院院士、德国科学院院士、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医学院科研院长IngridFleming教授应华中科技大学基础医学院邀请来校交流访问,受聘华中科技大学顾问教授。授聘仪式在同济医学院举行,校长......

日本重组科学院计划遭研究人员抗议

日本的研究团体正联合起来反对政府对日本科学委员会(SCJ)施加更大的控制计划,SCJ是日本的国家科学研究院。他们认为,这些改革将使人权理事会受到政治影响,并削弱其独立性。在2月14日于东京举行的新闻发......

吴清平院士团队发明新型探针用于免疫层析试纸条

 三维多枝状金纳米颗粒用于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原理图。研究团队 供图近日,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研究中心吴清平院士团队研究发明了检测大肠杆菌O157:H7新型金纳米颗......

电缆细菌加速有机污染物去除机制研究获进展

近日,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许玫英团队,研究揭示了电缆细菌加速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机理。相关研究发表于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黄友达博士为该论文作者。快速的......

中国农业科学院白羽肉鸡研究中心成立

中国农业科学院白羽肉鸡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中国农科院供图“京芯一号”育种芯片转让。中国农科院供图9月23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白羽肉鸡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在国家农业图书馆召开。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张合成,科技......

研究揭示环境因素对太平洋鲐鱼早期生活史的影响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修鹏团队研究建立了鱼类成长-洄游模型并评估了环境因素对西北太平洋鲐鱼早期生活史的影响。相关研究发表于《海洋学进展》(ProgressinO......

广东科研人员研制出多功能天然水凝胶敷料

广东省科学院生物与医学工程研究所生物医学材料研究室针对当前临床上修复用皮肤敷料功能不全等问题,构建了一种制备简易、成本较低的多功能天然水凝胶敷料。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CarbohydratePolyme......

国内一省科学院建立研究生院,可单独招生!

7月27日,河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召开,《河南省科学院发展促进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提请二次审议。草案中提到:省人民政府及教育等有关部门应当支持河南省科学院与国内外高......

农科院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精心守护农业芯片

粮安天下,种为粮先。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如何保护好种质资源,培育出好种子?近日,《工人日报》记者走进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一探究竟。4月19日下午,北京,在零下18摄氏度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