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9-07 16:14 原文链接: JCI:科学家揭示与药物类固醇相关的人体时钟机制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在调节小鼠机体肺部功能的752个基因中,有230个基因在白天发挥作用,而只有197个基因在晚上发挥作用。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认为,在肝脏中类固醇对于许多副作用都有一定的影响,其中1702个基因能在白天调节小鼠器官的功能,而仅有299个基因会在晚上发挥作用。本文研究结果或许会对常用药物类固醇未来的处方方式产生重要的影响。

  研究者表示,当控制白天效应时期的Reverbα分子被移除后,肝脏就会快速“按动”其基因来使得晚上有更多的基因会被调节(相比白天而言);Reverbα分子的移除似乎还能帮助机体有效抵御脂肪肝的发生,这或许非常重要,因为白天的基因能够调节葡萄糖的代谢,而晚上的基因则能够调节脂肪代谢。

  脂肪肝常常会诱发糖尿病,而且会导致严重的肝脏损伤,包括肝硬化等(如果继续进展的话),研究者Ray说道,类固醇是一种有效的抗炎药,其能被广泛使用,并有效治疗多种疾病。目前研究人员还无法证实这一概念,即每天不同时间服用类固醇会对机体产生副作用样的影响,但本文研究似乎对于研究人员深入理解类固醇的工作机理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线索。

  目前研究人员开发出了多种实验性的药物来靶向作用动物机体中的Reverbα分子,后期研究人员希望能够通过更为深入的研究来检测这些实验性药物对人类组织的有效性以及副作用。


相关文章

2项新冠研究入选,2020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公布

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开展2020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的评选,延续了将项目成果进行知识创新类和技术创新类分类推荐和评选的方式,组织成员学会推荐,由生命科学、生物......

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水稻白叶枯病“克星”基因

  近日,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水稻白叶枯病的“克星”——持久抗病基因Xa7。通过揭示Xa7高抗、广谱、持久、耐热特性的新抗病分子机制,为水稻白叶枯病的长效防控奠定了基础。白叶枯病是我......

中国专家学者取得基因编辑治疗研究创新突破

 病毒性角膜炎是受病毒致病原感染角膜而引起的炎症,该病愈后易复发,并成为导致感染性失明的主要原因。该病既无疫苗可用,也无药物可根治的现状困扰着医生和患者。记者12日获悉,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

中国科学家成功鉴定水稻氮高效基因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科院遗传发育所)获悉,该所储成才研究团队通过对过去100年间收集于全球不同地理区域52个国家及地区的110份早期水稻农家种在不同氮肥条件下进行全面的农艺性......

改变一个基因杨树不再“飘雪”

  杨树在全球广泛分布,是主要的造林用材树种之一。但是杨树飞絮为自身带来了不少“差评”,严重制约了杨树产业的发展。通过克隆控制杨树雌蕊和雄蕊发育的基因是实现不飞絮、少花粉杨树品种培......

新“基因剪刀”可切除免疫缺陷病毒基因

  据在线发表于《自然·通信》上的一项最新研究,美国科学家已成功从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基因组中编辑了SIV(猴免疫缺陷病毒,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密切相关,即艾滋病的病因)。这一突......

科学家获得首个两型结实植物基因组

  地上/下两型结实是被子植物中一类独特的结实方式。被子植物中13科24个属存在两型结实现象,两型豆为豆科两型豆属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常生于海拔300~1800米的山坡,分布于中国......

基因组学做不了的事蛋白质组学更精准打击癌症

近日,国际人类蛋白质组组织公布了2020年度权威奖励获奖名单,中国科学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贺福初荣获蛋白质组学杰出成就奖。贺福初院士率先提出人类蛋白质组计划的科学目标与技术路线,倡导......

赋能中国基因产业因美纳全线产品亮相第三届进博会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2020年11月05-10日,备受瞩目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因美纳(Illumina)携全线基因测序产品亮相进博会,同时也是全球行业领先的高通......

植物中首个多物种参考面板的综合数据库构建成功

11月2日,华中农业大学信息学院生物信息团队在《核酸研究》发表研究成果,通过收集包括水稻,玉米、小麦、油菜和棉花等12个重要农作物的遗传变异信息,构建了植物中首个多物种的高质量遗传参考变异库,为植物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