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27 10:40 原文链接: 科学家在人类身上发现155个新基因!都是“从0出现”

  “人类又偷偷进化不带上我?”

  虽然是个段子,不过新研究发现,人类的基因整体确实发生了进化——

  来自欧洲的一群科学家对新发布的人类基因数据集进行了研究,发现了155个“独特”的基因。

image.png

  要知道,虽然新基因也可以从基因重复(复制基因)事件中诞生,即含有基因的DNA片段发生重复,但这155个新基因却是“凭空出现”的。

  这些基因虽然非常小(microgenes),但对人体的作用却不可忽视,有些甚至与人类的某些特异性疾病有关,包括肌肉萎缩症、色素性视网膜炎等。

  目前,这项研究正式登上《细胞》子刊Cell Reports,通讯作者之一Aoife McLysaght兴奋地表示:

  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这些基因往往被忽略,因为它们很难研究,但人们会越来越意识到它们是需要被关注和考虑的。

image.png

  那么这些新基因究竟是什么,它们又长啥样?

  这些新基因是什么?

  这些新基因的出现,最初“并不起眼”——是以sORF的形态出现的。

  ORF(open reading frame),全称“开放阅读框”,是基因序列的一部分,包含一段可以编码蛋白的碱基序列。

  sORF(small ORF)顾名思义,则是一种体积非常小的ORF,一般由不到300个核苷酸构成。

  虽然大部分sORF的出现只是一种生物噪声(导致细胞内mRNA和蛋白质产生变化的一种生化反应),但许多依旧具有编码微蛋白 (microprotein)的潜能。

  但sORF毕竟太小了,此前受限于技术,一直被研究得不多,大部分基因也都没有被注释,更别提用它编码出的微蛋白了。

  然而,微蛋白的研究对于生物研究又是不可或缺的。

  毕竟对于某些已经有研究的生物学过程,微蛋白很可能也会参与其中,并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这些作用此前却是未知的。

  随着技术的进步,不少生物科学家们开始尝试重新探索这一领域,试图通过研究微蛋白,来探讨它们对人类健康和疾病造成的影响。

  根据长期对比观察微蛋白,科学家们找到了一些sORF序列,这些序列具有高度保守性,被称为高度保守序列(highly conserved)。

  高度保守序列,指在不同类型生物体中非常相似的DNA序列。

  研究认为这些跨物种的相似性,可以证明某个基因完成了不同生物中的共同基本功能,因此在进化过程中保留了这些序列。

  大多数研究都会排除非保守性、新颖的基因序列。

  这次,欧洲科学家们就基于一个从非规范ORF转译而来的微蛋白数据集,重构了人类微蛋白的进化起源。

  结果,还真发现了不少此前没注意到的基因。

  44个与生命健康有关

  首先,科学家们根据数据集,将这次发现的新基因与四种类人猿(apes)的基因进行了比较。

image.png

  类人猿包括黑猩猩(chimpanzee)、大猩猩(gorilla)、猩猩(orangutan)和长臂猿(gibbon)。

  根据祖先序列重建(ASR,ancestral sequence reconstruction),研究者们发现,与其他几种类人猿动物相比,人类这些新生成的基因确实是从无到有(de novo)产生的:

image.png

  整体与各种脊椎动物进行对比后,研究人员发现了155个新的微基因,其起源和表型如下图:

image.png

  具体来说,在这155个新基因中,有44个与细胞培养物中的生长缺陷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这44个基因之前并没有被科学家们重视。论文介绍称,包括PhyloCSF在内的比较基因组学方法,都没有将它预测为一个保守的蛋白质编码区,即能发挥功能性作用的。

  然而,这些基因却在维持生命系统健康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除此之外,科学家们还发现了3个包含与疾病相关DNA标记的基因。

  这些标记分别与肌肉萎缩症、色变性视网膜炎和阿拉基综合征有关联。

  这三种基因的起源中,肌肉萎缩症可以追溯到类人猿下目(Simiiformes),色素性视网膜炎则能被追溯到羊膜动物(Amniota)。

  至于阿拉基综合征,此前被认为是人类特异性的,但直系同源基因也在黑猩猩中被转录,推测起源于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

  除了疾病,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一种与人类心脏组织密切相关的新基因。

  据作者介绍,它从大猩猩分裂出来后,立即出现在人类和黑猩猩身上:

  它的出现,证明了一个基因进化成为“人体必需品”的速度有多快。

  关于作者

  一作Nikolaos Vakirlis,来自希腊瓦里“亚历山大·弗莱明”生物医学科学研究中心。

  他表示这项研究早在2017年就已经开始了,不过中途搁置了很久,直到一项新的研究发表,该研究中有一些数据对他们很有用,帮助他们重新开始了项目。

  剩下三位作者具有同等贡献,其中Aoife McLysaght作为生物遗传学领域专家、通讯作者,则来自都柏林三一学院。

  她表示,他们研究的这些小尺寸DNA,基本处于基因组序列可解释的边缘、处于很难知道它是否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区域,但真的很有意思。

  而在未来,作者们表示,他们会进一步地研究新发现的这些微基因究竟会起什么作用,了解它们是否可能直接参与某种类型疾病的形成。

  “这仍将非常有趣。”

相关文章

厚积薄发我国科学家揭开表观遗传“神秘面纱”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决定了生物体的全部表型。但问题来了,在相同环境中成长的同卵双胞胎,身高、肤色、性格、健康状况等并非完全相同,这是为什么?为了揭开表观遗传的“神秘面纱”,科......

基因解码揭示人类无尾之谜

纽约大学格罗斯曼医学院(NYUGrossmanSchoolofMedicine)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我们远古祖先的基因变化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人类不像猴子那样有尾巴。这项研究成果最近发表在《......

人与猿类如何在进化中“甩掉”尾巴

猴子有尾巴,而人类和猿类的尾巴却在进化中消失了,是什么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自然》28日发表的一篇论文,报道了人类和猿类演化掉尾巴的遗传学基础。灵长类动物尾部表型的系统发育树(Ma表示百万年前)。图片......

人与猿类如何在进化中“甩掉”尾巴

猴子有尾巴,而人类和猿类的尾巴却在进化中消失了,是什么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自然》28日发表的一篇论文,报道了人类和猿类演化掉尾巴的遗传学基础。灵长类动物尾部表型的系统发育树(Ma表示百万年前)。图片......

一步到位沉默一个小鼠胆固醇基因

意大利科学家在一项小鼠研究中展示了无需永久性基因组编辑,也可对一个控制胆固醇水平的基因做到长效抑制。这一靶向表观遗传沉默(不用直接改变DNA序列就可改变基因功能)的效果在小鼠中持续近1年,令循环胆固醇......

多巴胺和血清素如何影响大脑决策?

是什么影响了人类的社会决策?在26日发表于《自然·人类行为》杂志的一项研究中,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领导的国际团队揭示了一种前所未知的神经化学机制:多巴胺和5-羟色胺在影响人类社会行为中的作用。在这项研......

安捷伦一季度营收缩水5.6%,仍稳坐16.6亿美元大关

2月27日,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A)公布截至2024年1月31日的2024财年第一季度财报。第一季度营收为16.6亿美元,与2023年第一季度相比下降5.6%,核心营收(1)下降6.4......

多样化菌群共存现象有了新解释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腾团队在《自然—通讯》发表研究成果。该研究从理论上揭示了微生物群落中广泛存在的水平基因流动可以帮助竞争性微生物群体突破物种多样性“极限”,促......

与DNA损伤相关的145个基因“现形”

研究示意图。图片来源:《自然》杂志据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报道,通过对近1000只转基因小鼠开展研究,英国科学家发现了100多个与DNA损伤有关的关键基因。这项研究为开发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个性化疗法提......

关节炎滑膜组织基因表达调控图谱,揭示关节炎风险位点的功能特征

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病变,主要表现为滑膜增生、软骨变性及软骨下骨增生,造成关节功能丧失和生活质量下降,在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超过50%,全球范围内有数亿人受到影响。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