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2-23 11:40 原文链接: 兰州化物所碳纳米管增强固相萃取材料研究获进展

  在分析化学领域,碳纳米管修饰的富集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及环境样品的预处理和分析检测中。由于碳纳米管质量轻、尺寸小,在作为样品富集材料使用时需将其构筑到支撑体上形成复合型吸附富集材料。目前最常用的构筑策略有共价键修饰法和气相沉积法,但二者均有不足。因此,发展简单、绿色、高效的构筑策略成为碳纳米管复合吸附材料领域的研究重点。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下(编号:21375136, 21405164),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师彦平带领的小组,将碳纳米管尺寸小、柔韧性好的特点和大孔吸附树脂多孔、大孔的性质相结合,利用物理包埋策略创新性地发展了一种简单、高效、绿色的碳纳米管增强大孔吸附树脂的富集萃取材料(CNTs-MAR)及其制备方法。

  该方法仅利用超声力和毛细力的作用,促使分散的碳纳米管进入到大孔吸附树脂的孔中,利用碳纳米管的柔韧性和大孔树脂多孔特点,使碳纳米管阻断在大孔吸附树脂的孔内,并防止其解离。他们将CNTs-MAR应用于8类、14种天然化合物的萃取研究中,发现与未修饰的大孔吸附树脂相比,碳纳米管修饰后的大孔吸附树脂对蒽醌类化合物具有优异的选择性萃取能力,这表明碳纳米管的引入极大地提高了大孔吸附树脂的选择性和吸附容量。

  该研究工作不仅发展了一种新型的碳纳米管修饰支撑体的构筑策略,而且所制备的碳纳米管增强大孔吸附树脂富集材料有望成为高选择性的样品预处理和分析应用。这一研究工作近期发表在Nanoscale, 2015, 7, 18619–18627上。

  碳纳米管增强大孔吸附树脂萃取材料的制备示意图和天然化合物萃取选择性

相关文章

科学家利用DNA首次实现碳纳米管可控有序修饰

记者日前从华南理工大学获悉,该校前沿软物质学院林志伟教授与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研究员MingZheng,利用DNA首次实现了单壁碳纳米管(SWCNTs)的可控有序修饰。相关研究发表于S......

富集技术水中痕量有机污染物检测应用

摘要:为做好水中痕量有机污染物检测,优化富集方式,分析了几种常用的萃取方式:液液分散微萃取、涡旋辅助液液分散微萃取,对比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高效的污染物检测技术方法:液液分配法、固体吸附溶剂提取......

西南交大王勇教授:调控碳纳米管制备一体化先进高分子

近日,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勇教授与德国德累斯顿莱布尼茨高分子研究所PetraPötschke博士合作在高分子学科顶级期刊《ProgressinPolymer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S......

新颖非厄米声学及声场调控研究的新进展在《自然》发表

图1非厄米拓扑声子晶体构建和相位控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1922407、12074183)等资助下,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刘晓峻教授和程营教授课题组与西班牙约翰·克里斯滕森教授课题组合作,首......

BCEIA2021固相萃取论坛艾捷博雅分享最新技术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2021年9月27日,在BCEIA2021召开之际(相关:分析科学创造未来2021BECIA隆重开幕),苏州艾捷博雅生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艾捷博雅”)主办了“固相萃取新材料、新技......

韩国科学家在催化剂基础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据韩国科学技术院网站报道,该大学金相旭教授研究组在碳纳米管化学生长过程中,发现了铁(Fe)原子生成类似于我们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构的单原子混合结构,从而提出单一原子催化剂的概念,这是一项重要的基础研究成......

普敦:为解决临床质谱最后一公里难题而努力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2021年6月2日-4日,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美国临床质谱学会(MSACL)、北美华人临床化学协会(NACCCA)、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检验医学专委会、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检验......

近锯齿型单一手性碳纳米管宏量分离研究获进展

单一手性碳纳米管的规模化制备是揭示碳纳米管新奇物理特性,发展其应用的前提和基础,被认为是碳纳米管研究领域的“圣杯”。然而,如何精确识别和筛选原子尺度结构上具有微小差异的不同手性碳纳米管,实现单一手性碳......

SPEUPLCMS/MS测定水体中4种解热镇痛类药物的方法

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体中4种解热镇痛类药物色谱2020,Vol.38Issue(12):1465-1471DOI:10.3724/SP.J.1123.2020.07002朱峰,姚......

汪群杰:移动的磁性SPE前处理自动化更轻松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在不久前召开的上海慕尼黑分析生化展(analyticaChina)上,博蕴生物携手艾捷博雅发布磁珠SPE和样品前处理的一系列新产品,具有易于自动化和兼容现有分离方法原理的特点。在前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