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2-15 11:32 原文链接: 螺旋藻高效载药系统可嵌入肠道延长释药过程

受访者供图

  医线传真

  科技日报讯 (洪恒飞 记者江耘)12月13日,记者从浙江大学获悉,该校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转化医学研究院周民研究员团队联合哈佛医学院陶伟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口服给药策略。该研究利用螺旋形天然微藻负载药物姜黄素,将药物输送至肠道组织,并利用药物的螺旋结构使其嵌入小肠绒毛,提高药物的肠道递送效率和生物利用度,用于治疗结肠癌和结肠炎等多种肠道疾病。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学术期刊《科学进展》。

  “胃肠道具有复杂的消化环境,许多药物容易被胃酸和活性酶降解失活。某些代谢速度快或水溶性差的药物,则难以突破消化系统的多重生物学屏障,无法达到理想的生物利用度。”周民介绍,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天然活性微藻生产成本低、生物安全性良好,其带有负电荷的表面可通过静电吸附装载带正电荷的小分子药物,其细胞膜上的水通道和连接孔也允许小分子通过并进入其膜内,对药物的负载效率较高。

  “螺旋藻中的天然叶绿素具有荧光特性,无需任何额外的荧光标记即可实现体内的无创追踪,多项性能优势使其成为具有潜力的候选药物递送载体。”周民介绍,姜黄素是植物姜黄的活性成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抗炎和重建骨骼,已被药监局批准使用。

  经过小鼠实验验证,联合团队开发的螺旋藻载药系统,可以在保持结构完整的状态下快速通过胃部,由于其螺旋形的结构特点,相比球形载体更易嵌入肠绒毛之间,逐渐降解并释放药物姜黄素,从而延长药物在肠道中的滞留时间,提高药物的吸收效率。

  “在原位结肠癌的放射治疗中,该螺旋藻载药系统表现出抑制肿瘤的协同治疗效果。同时,其可作为辐射保护剂,通过消除高剂量X射线照射生成的活性氧、减少活性氧诱导的细胞DNA损伤来保护正常肠道组织。”周民表示,该研究还发现了口服策略在结肠炎治疗中的潜力,有效降低了结肠炎小鼠的促炎细胞因子水平,缓解了结肠炎相关症状和病理表现。目前,该团队正在对其开展系统的毒性研究,以推广其在临床的应用。


相关文章

科学家们发现了早期结肠癌的4个重要警告信号

来自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指出了四种关键的迹象和症状,表明患早发性结直肠癌的可能性增加。这些警告信号可能在更及时地发现和诊断年轻成年人的这种类型的癌症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近来,年轻成年人的结......

结直肠癌有望成为第二个被人类“消灭”的癌症

近期,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发布了2016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数据,数据收集截止时间为2019年8月31日,包含了31个省(区、市)的数据,覆盖3.8亿人。与以往不同,该报告首次公布了各省......

PRMT1调节的坏死和结肠癌免疫的分子机制

坏死性细胞死亡的特征是细胞肿胀、质膜破裂和细胞器破裂,这与凋亡和其他类型的细胞死亡不同。坏死曾经被认为是一种由物理化学应激引起的不受调节的细胞死亡,直到程序性坏死(称为坏死)被解开。坏死在坏死性癌症细......

研究发现丁酸梭菌可用于结肠癌辅助治疗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病学研究所教授李孟鸿团队在最新的研究中发现,作为益生菌的丁酸梭菌在结直肠癌治疗中发挥着辅助作用,为丁酸梭菌促进化疗/免疫治疗效果提供了重要见解。相关研究发表于GutMic......

研究发现丁酸梭菌可用于结肠癌辅助治疗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病学研究所教授李孟鸿团队在最新的研究中发现,作为益生菌的丁酸梭菌在结直肠癌治疗中发挥着辅助作用,为丁酸梭菌促进化疗/免疫治疗效果提供了重要见解。相关研究发表于GutMic......

结肠癌细胞自噬调节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获揭示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2015级临床医学八年制陈奕鸿、徐南竹、洪畅等本科生历时近四年,首次阐明了分子马达Myo1b(肌球蛋白1b)在结肠癌细胞自噬调节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相关研究发表于CellDeath&......

广东专家团队实现人工智能结肠癌病灶影像精准分割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12日发布消息称,该结直肠肛门外科吴小剑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自主结肠癌病灶影像精准分割的人工智能临床解决方案。相关研究结果在医学影像人工智能算法期刊《医学图像分析》发表。基于影像......

螺旋藻高效载药系统可嵌入肠道延长释药过程

受访者供图医线传真科技日报讯(洪恒飞记者江耘)12月13日,记者从浙江大学获悉,该校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转化医学研究院周民研究员团队联合哈佛医学院陶伟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口服给药策略。该研究利用螺旋形......

螺旋藻高效载药系统可嵌入肠道延长释药过程

受访者供图医线传真科技日报讯(洪恒飞记者江耘)12月13日,记者从浙江大学获悉,该校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转化医学研究院周民研究员团队联合哈佛医学院陶伟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口服给药策略。该研究利用螺旋形......

拆穿癌细胞的“把戏”,为结肠癌高危人群提供新预防策略

结肠癌是一种发生于人体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多发于40-50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逐渐受多种外来文化的影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偏好重口味、高糖高脂饮食、饥饱失常、饮食不洁、熬夜,使结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