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5-19 10:52 原文链接: 美报告称转基因作物可安全食用但无助增产

  美国国家科学、工程和医学学院17日发布报告说,转基因作物可安全食用。但报告也指出,转基因技术并未像其支持者宣称的那样可显著提高美国玉米、大豆与棉花的增产率,同时野草与害虫的转基因抗药性正在成为“重大农业问题”。

  这份题为《转基因作物:经验与前景》的大型报告长达408页,由20名来自大学与研究机构的专家共同完成。他们分析了过去30年中约900项基因工程技术的研究报告,听取了3场公开听证会和15场网络研讨,并吸纳了超过700条公众意见,旨在回答转基因领域一些“令人困惑的”问题。

  比如针对民众最关心的转基因作物能否放心食用问题,报告指出,没有发现确凿证据表明目前商业种植的转基因作物与传统方法培育的作物在健康风险方面之间存在差异;没有发现任何疾病与食用转基因食品之间存在关联;没有发现确定性因果关系证据表明转基因作物会造成环境问题。

  但报告也承认,了解转基因技术对健康与环境的细微、长期影响存在“固有的困难”。

  报告说,基因工程技术与传统植物育种技术之间的界限越来越不明显。比如,基因编辑技术与传统的辐射或化学技术都能诱导作物的特定基因变异。因此,在监管新的作物品种时,重点应放在植物特性方面,而不是具体培育过程。无论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还是传统育种技术培育的新植物品种都应接受安全性检测。

  报告还说,对作物现有转基因特性的抗性是一个重大农业问题,包括害虫与野草的转基因抗性问题,比如许多地方的野草发展出对草甘膦的抗性,而草甘膦是当前全球最主要的转基因作物的抗性除草剂。

  报告认为,总体而言,种植转基因大豆、棉花与玉米对农民有着积极的经济影响,但“没有证据显示转基因作物改变了(美国的)增产率”。一些新的基因技术可能会增加产量增长率,但报告无法给出肯定回答,因此建议资助多样化的途径来促进产量稳定提高。

  美国国家科学、工程和医学学院是一家非营利机构,按照美国国会的要求于1863年成立,在科学、技术与医学领域为美国政府提供政策建议。这份报告受美国农业部等机构的资金支持,资助者不包括从事转基因育种的孟山都、杜邦等农业生物技术公司。

相关文章

Nature:重大进展!靶向被劫持的髓系白细胞可逆转前列腺癌的抗药性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伦敦癌症研究所、皇家马斯登NHS基金会和瑞士肿瘤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通过阻止被劫持的髓系白细胞(myeloidwhitebloodcell)被“拉入”肿瘤,可以在一......

细菌对阿比西丁抗药性越来越强,新型抗生素失去效力

随着越来越多的细菌对用于杀死它们的药物产生抗药性,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即使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抗生素也不能幸免。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基因扩增机制,这种机制会导致细菌对阿比西丁产生越来越强的抗药性。众所周知,阿......

国家药敏专委会成立!耐药问题将有“中国标准”

多重耐药菌在全球的蔓延严重威胁临床感染性疾病的诊治,耐药问题可能使人类面临“无药可用”的境地。为了应对日趋复杂的耐药问题,昨天(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折点研究和标准制定专家委员会......

天津大学尉迟之光团队利用蛋白质谱学破解抗药性密码

近日,天津大学尉迟之光教授及其团队首次将结构生物学应用于离子通道农药靶标的研发领域,在绿色农药研发及昆虫抗药性探究方面取得突破性新进展,填补了国内农药研发在离子通道方面的空白。研究成果刊发表在国际著名......

Science:细菌在接触抗生素时产生抗药性新机制

大肠杆菌在抑制细胞生长的抗生素存在下也能够合成抗药性蛋白。这是法国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报道的研究结果。他们还发现了这种细菌是如何实现这一壮举的:一种保存完好的膜泵将抗生素从细胞中转运出去---只要......

致命抗药性耳念珠菌威胁全球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8日报道,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称,耳念珠菌(Candidaauris)这种酵母通常对皮肤和黏膜无害,但该真菌具有抗药性的菌株目前在全球多处出现,其可能会造成致命的感染。C......

Cell反其道而行之:抓住癌症产生耐药性同时出现的“漏洞”

癌细胞的耐药性让人望洋兴叹,如果能发现耐药性癌细胞的弱点,那么就解决临床上的一大问题。由荷兰癌症研究所的ReneBernards领导的一个癌症研究小组发现其中的奥秘:产生耐药性黑色素瘤患者会出现获得性......

当心!超级“虫二代”来了

棉铃虫是一种广泛存在于非洲、亚洲和欧洲的害虫,给玉米、棉花、番茄和大豆等100多种农作物带来危害。虫害带来的损失和控制害虫的花费每年达数十亿美元。棉铃虫极具流动性,且已经对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图片来源......

细菌对Ag纳米颗粒抗药性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

帕拉茨基大学LiborKvítek和RadekZbořil(共同通讯作者)等人研究了不同菌种对Ag纳米颗粒抗药性的产生原因,发现抗药性源于细菌鞭毛分泌的鞭毛蛋白所起的粘结作用,从而导致纳米颗粒的聚集。......

德国解译促胰液素空间结构有望遏制细菌产生抗药性

DNA等复杂分子是如何被细菌细胞吸收的,一直是一个谜。近日,德国马普生物物理研究所发布消息称,该所与法兰克福歌德大学合作取得了研究突破。研究人员用分辨率为7埃的冷冻电镜解密了促胰液素(Secre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