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11-16 10:01 原文链接: 双星系统内部演绎天文奇观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近日报道,沃里克大学和谢菲尔德大学的天文学家通过一台名为ULTRACAM的天文摄影机,发现了一个行为异常的星级系统,而整个系统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斯诺克台球案。相关论文刊登在《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杂志上。

  双星系统不是只有两颗星,而是由两颗恒星组成的星级系统。这种系统数量非常多,不亚于单星。因此科学家研究双星,不但对了解恒星形成和演化过程之多样性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加深对星系的认知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

  此次发现的这个双星系统被称为“NN Serpentis”,其距离地球1670光年。内部成员包括两颗恒星,一颗为红矮星,另一颗是白矮星,彼此环绕对方运行。相对于其他恒星来说,二者位置看起来非常靠近,运行轨道贴近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幸运的是,我们的地球与这个双星系统处于同一平面,因此,天文学家得以观察到双星中体积更大的红矮星每3小时7分钟就遮住白矮星的现象。

  这其实是一种蚀。利用这种屡次出现的天文现象,天文学家发现双星中的白矮星可能导致自己的轨道以及系统内所有行星、恒星的轨道发生剧烈变化。而整个系统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巨型的斯诺克台球案,上面有一颗红球、两颗彩球以及一颗充当母球的白矮星。这种恒星轨道内不规则的、异常的变化模式,可帮助天文学家去检验该模式是否一定与两颗大质量气态巨行星的存在和引力有关。

  据推测,系统中的两颗气态巨行星质量不同,但体积应差不太多,可能与红矮星大致相当。

  天文学家认为,这些行星可能与母星一同诞生,亲历了发生在100万年前的一场激烈演化事件并幸存下来。正是在那个时候,最初的主星膨胀成为一颗红巨星,其最初质量却也在此阶段开始剥离;而次星进入了当前紧密的轨道;行星可能由被剥离的物质形成,其轨道则更为剧烈而混乱。而这一切都应由处于系统核心地带的白矮星触发。

相关文章

云南天文台在白矮星p模式震动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恒星物理研究团组苏杰和李焱研究员合作,利用星震学方法对一颗可能存在p模式震动的极小质量白矮星(extremelylow-masswhitedwarf)进行了研究,不但实现了对......

中科院云南天文台双白矮星星族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大样本恒星演化研究团组博士李振威等利用最新得到的物质交换稳定性判据,并结合双星星族演化模型,探索了银河系内双白矮星星族的物理性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天文与天体物理》(Ast......

发现可能包含中子星的双星系统

近期,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高级工程师袁海龙、副研究员王松等人发现了一个包含致密天体的双星系统。该系统由一个质量约1.7倍太阳质量、半径约1.7个太阳半径的晚A型主序恒星和一个可能为中子星的致密伴星组成......

著名天文学家韩天芑在武汉逝世

2日从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获悉,著名天文学家韩天芑因病医治无效,于近日在武汉逝世。韩天芑1923年2月出生于浙江省象山县,从事科研工作六十余年,一直负责天文大地测量方面工作。他曾任中......

AJL:中加天文学家主导的国际团队发现罕见的双星系统

由我国清华大学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的科研人员共同组成的国际天文学团队,日前发现了一个罕见类型的恒星系统。科研人员通过分析光变曲线来识别新天体。而两颗相互绕行的恒星Bernhard—1和Bernhard......

清华等国际天文学家团队发现罕见的双星系统

由我国清华大学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的科研人员共同组成的国际天文学团队,日前发现了一个罕见类型的恒星系统。科研人员通过分析光变曲线来识别新天体。而两颗相互绕行的恒星Bernhard—1和Bernhard......

研究发现对宇宙“标准烛光”前身星认知

8月4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悉,该台研究人员近期发现,白矮星吸积的物质能有效阻止白矮星表面光学厚星风的发生,这可能改变人们对Ia型超新星前身星单简并星模型的认识。著名国际期刊《皇家天文学会月刊》在......

云南天文台在吸积白矮星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博士研究生崔英朕与孟祥存研究员在吸积白矮星领域获得新的进展。他们发现白矮星吸积的物质能有效阻止白矮星表面光学厚星风的发生,这可能改变人们对Ia型超新星前身星单简并星模型的认识......

科学家证明两个“黑洞”星系实为双星系统

近日,科学家证明此前所发现的“独角兽”(Unicorn)和“长颈鹿”(Giraffe)两个存在“黑洞”的星系实际上都是双星系统,这意味着前述两个“黑洞”的真身为恒星。相关发现刊登于《皇家天文学会月报》......

云南天文台等利用星震学探测白矮星内部化学轮廓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恒星物理团组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付建宁合作,在恒星演化模型的基础上,探究了碳/氧白矮星内核的化学组成轮廓对其脉动周期的影响。研究利用星震学方法,探测一颗DA型脉动白矮星HS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