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海洋系统辐射传输过程及其算法研究对于认识气候变化规律及海洋资源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我国“一带一路”及发展海洋强国战略的需求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合作,在中方导师和日方Teruyuki Nakajima教授的共同指导下,博士生石崇在交流访问期间针对大气-海洋系统的辐射传输及遥感问题开展了系统研究,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通过合作研究,提出了大气海洋耦合辐射传输方程的海水界面反射的源函数表达式,建立了适合大气海洋系统的辐射传输基本方程,发展了一种基于爱丁顿近似的大气-海洋系统辐射通量的解析表达式计算方法;建立了关于海洋生物参数和光学参数的经验关系,构建了耦合海洋生物-光学模型及海洋传输计算模块,改进了一个大气-海洋矢量辐射传输模式;系统研究了海洋颗粒物、气溶胶以及风速对辐射传输的影响,模式中同时考虑了海水、盐度、海温、叶绿素、无机悬浮物以及黄色物质等组分的影响。新改进的大气-海洋矢量辐射传输模式通过了Mobley等给出的水体辐射标准问题的标准计算结果的检验,证明了它用于计算水体辐射传输过程的准确性。另外,还建立了基于非线性最优估计理论同时反演气溶胶、风速以及海洋叶绿素的方案。

  上述系列成果分别于近期发表于Journal of Quantitative Spectroscopy and Radiative Transfer,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学术期刊上。

相关文章

印度季风区降水触发西北太平洋极端海洋热浪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全球海洋和气候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春在团队与中山大学副教授范汉杰合作,研究揭示了印度夏季风降水引发2022年7月西北太平洋极端海洋热浪的物理机制。......

我国科学家对雀鸟辐射性演化有新发现

本报北京4月15日电(记者张蕾)病毒与宿主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既对抗又合作,并对宿主产生深远影响。我国科学家团队研究发现:古老病毒曾经插入到鸟类DNA里,并伴随着雀形目鸟类物种大爆发在鸟类宿主里不断增殖......

基因编辑技术揭开海洋硅藻密度感知的谜底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藻类生理过程与精准分子育种团队与合作者利用精准基因编辑技术揭示了海洋硅藻对种群密度信号的感知和传递机制。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微生物生态学学会杂志》上。陆地和海洋中的动物会通过......

西安理工大学科研团队实现对斜程能见度精确测量

记者近日从西安理工大学获悉,该校激光雷达科研团队在斜程能见度测量技术上取得突破。他们提出了一种激光雷达结合辐射传输模式的方法,突破了目前的斜程能见度测量技术瓶颈,实现了精确测量。相关成果刊发在《光学学......

海洋牧场巨无霸“恒燚一号”平安出运

4月3日,在海巡船的护航下,巨型驳船“黄船030”轮装载深海养殖平台“恒燚一号”在广东惠来前詹港区安全出港,驶往湛江东海岛海洋牧场规划海域进行安装使用,这标志粤东地区先进海工制造业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海......

痕量铝影响海洋碳循环与气候变化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团队联合多家单位在痕量铝影响海洋碳循环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湖沼与海洋》。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普遍存在于各种环境与生物体中。然而,目前......

2023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增长6%

3月21日,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2023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99097亿元,比上年增长6.0%,增速比国内生产总值高0.8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9%,比上年增加0.1个百分点。国家海洋信......

热带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与气候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郑小童团队联合国外学者在热带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变化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提出,风驱动的海洋环流变化对热带太平洋变暖空间结构具有重要贡献。这项新观点发表于《自然-通讯》。......

研究实现胶体量子点在液体中的放大自发辐射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杜骏团队在胶体量子点多激子动力学与光增益研究中取得进展。该团队与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研究团队合作,开发了体积紧凑的“俄歇抑制”型胶体量子点,在量子......

南海海洋所揭示全球海洋板块多幕式进水率分布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林间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朱日祥等,在海洋岩石圈水化研究方面取得了进展,定量计算了全球海洋板块水化率的分布,揭示了俯冲带是海洋板块,尤其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