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7-06 14:29 原文链接: 碳减排更要增加碳吸收生态补偿机制需“补位”

  能源与环境几乎是一对孪生兄弟。当两兄弟“步调不一致”时,比如冒出一些高污染能源,就会拖累环境质量;相反,当两兄弟“和谐相处”时,比如出来一些新能源,就会减轻环境污染甚至有利于环境质量提升。近年来,我国在加强能源与环境建设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比如7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等。

  除了政策措施助力,一些公司在能源与环境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也能带来助力。在上周举行的首届北京能源与环境周上,比亚迪公司、葡萄牙电力集团相关人士分享了他们的“经验”……

  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多项环境保护方面的相关新政。

  会议提出,我国发展已经到了必须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阶段;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不论是否已调离、提拔或者退休,都必须严肃追责。

  无独有偶。一场与环保相关的重要活动也在同一周“上演”。在近日举行的首届北京能源与环境周上,国家发改委国土所所长肖金成表示,节约资源是破解资源瓶颈约束、保护生态环境的首要之策。而碳减排的同时,更应注意增加碳吸收,在生态补偿方面,需要建立有效的机制。

  推进全社会节能减排

  现在,我国发展已经到了必须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导向,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体制机制保障,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肖金成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他认为,要深入推进全社会节能减排,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各类资源节约高效利用。

  其中的内容则包含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加快推进建筑节能,鼓励建筑工业化等建设模式;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优化运输方式;推广节能与新能源交通运输装备;鼓励使用高效节能农业生产设备等。

  近十多年来,我国能源消费高速增长,自2010年起成为世界能源消费第一大国。能源消费由2001年的15亿吨标准煤增加到2013年的37.6亿吨标准煤,年均增加1.9亿吨标准煤,年均增速高达8%。

  目前我国占全球能源消费的比重从本世纪初不足11%增加到22%。2002年至2012年,我国能源消费增量占世界总增量的58%。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周大地也在同一场合表示,治理雾霾,改善环境要求尽快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实现能源的清洁绿色发展,应对气候变化也要求我们限制煤炭等高碳能源使用。

  他说,在继续完成工业化,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我国能源消费还要有所增加。只有通过能源革命,改变原有高碳能源扩张的发展模式,才能实现社会经济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强化能源战略硬约束

  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近60%。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我们不可能主要依靠进口油气等相对清洁的化石能源确保能源供应。

  在新的能源供需形势下,我国能源战略必须强化生态环境约束。这是研究能源经济多年的周大地给出的建议。

  周大地指出,中国是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人均排放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必须加大应对气候变化的力度。能源革命是能源战略的重大调整,在新的能源供需形势下,我国亟须进一步强化节能工作,加快发展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

  他建议,能源战略必须把生态环境约束,包括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低碳发展作为重要目标和约束红线。

  周大地说,能源供给革命的核心是要推动能源的绿色低碳发展,调整能源结构,不同的能源要有进有退。煤炭产能和火电能力过剩,是调整能源结构的好机会。

  他表示,要把加快发展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的战略落到实处。发展水电是国家战略,需要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核电是安全可靠经济的非化石能源,也是我国必不可少的绿色低碳能源。

  经济杠杆的作用也需要引入能源战略的大视野中。肖金成说,前年,我去加拿大考察,他们实施汽油排放税,我觉得未来中国也应采取这种措施。

  他建议,碳排放要与碳吸收结合起来。“中国有很多地区,发展钢铁这些重污染的产业,排放很大。中国中西部一些地区没有条件搞工业,但有条件种树。目前的难题是,生态环境保护是没有收益的,增加碳吸收是赔钱的、花钱的、不赚钱的。”

  “要切实实施生态补偿,对于发展工业的地区实施征税,补偿给中西部地区,这是一个趋势。”肖金成说。

  节约资源成环保“首策”

  国家发改委国土所所长肖金成表示,节约资源是破解资源瓶颈约束、保护生态环境的首要之策。而碳减排的同时,更应注意增加碳吸收,在生态补偿方面,需要建立有效的机制。他认为,要深入推进全社会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各类资源节约高效利用。

相关文章

450万!浙江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采购高分辨液质联用仪

      项目概况浙江省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能力提升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政府采购云平台(https://www.zcygov......

广州地化所科普基地获颁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

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生态环境部在广西桂林举办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科普工作交流会。会上,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广州地化所)科普基地获颁第八批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牌匾。据了解,此......

广州地化所科普基地获颁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

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生态环境部在广西桂林举办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科普工作交流会。会上,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广州地化所)科普基地获颁第八批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牌匾。据了解,此......

生态环境监管计量技术规范:9项征求意见通知发布

近日,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计量技术规范制修订计划,全国生态环境监管专用计量测试技术委员会已顺利完成《环境空气二氧化碳高精度监测检定系统表》等共计9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的初步起草工作。为确保国家......

形成无需高压高温地球生命出现前甲烷或已很普遍

一项地球科学研究指出,地球早期的甲烷形成可能比之前认为的更容易也更普遍。研究结果显示,温暖环境和光驱使的反应或许能在无需高压和高温的情况下,在全球含水环境中产生甲烷。这些反应可能影响了生命出现前的大气......

实现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

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必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体现的是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深刻转变治理水土流失是一道世......

第三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公示

为持续推进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应用,加快能源重大技术装备创新,切实保障关键技术装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我局组织了第三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申报及评定工作。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

我国突破丙烯生产新工艺打破传统反应热力学限制

7月28日凌晨,《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家在化工领域的研究成果——天津大学低碳能源化工研究团队经过潜心技术攻关,提出从催化剂结构设计到反应热量高效利用的新概念,成功打破传统反应热力学限制,奠定了......

国家电网公司开展三个专项行动

“通过改造引入高效供能技术,车间成功上线了三维热交换回收设备,能让蒸汽在不同温度‘阶梯’上跑起来,实现了重复利用。”近日,国网杭州供电公司能源数据中心专家杨翾为杭州诺邦无纺股份有限公司算了一笔“节能账......

近一半美国自来水样本中包含有毒“永久化学品”

近日,美国地质调查局一项新研究显示,近一半美国自来水样本中包含有毒的“永久化学品”,广泛接触此类物质可能带来严重健康风险。这项研究对来自全美700多个住宅、企业和饮用水处理厂的自来水样本进行检测,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