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3-01 09:28 原文链接: 中国气象局长否认人工增雪会污染环境

  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接受记者专访时,否认中国的人工增雨(雪)会污染环境和既不安全又不划算的说法,称中国人工增雨(雪)投入产出比最高可达1∶50。

  3月干旱可能性较大

  谈到当前粮食主产区旱情时,郑国光指出,冷空气活动频繁,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弱,水汽难以输送到华北、黄淮,造成北方冬麦区长期干旱。

  郑国光介绍,上周末降水偏南,安徽北部旱情缓解,河南、山东、山西大部旱情缓和,仅剩山东北部和华北中东部旱情持续。预计3月有弱降水,考虑到气温上升、蒸发加大,干旱持续可能性较大。

  旱情不会影响夏粮产量

  外界猜测,干旱持续,冬小麦长势会不会出问题?夏粮产量会不会受影响?

  “我想给大家一颗‘定心丸’。”郑国光回应称,2月25日前冬麦区深层墒情尚好,2月25日―27日“喜雨”,表层墒情改善,干旱影响还不明显。通过监测,华北南部和西北东部及其以南地区土壤解冻,除河南中西部、山东中北部、安徽北部等墒情较差外,冬麦区其余大部解冻区墒情适宜。

  增雨催化剂安全值得放心

  不少人担心人工增雨(雪)会有“后遗症”,会污染环境,另外还有人称既不安全也不划算。

  对于上述担心,郑国光强调,中国人工增雨(雪)主要采用干冰、液氮、碘化银等催化剂,具有很高的成冰能力。干冰、液氮汽化后成为二氧化碳和氮气,这些都是空气组成部分,不会造成污染。碘化银用量极小,也不会污染环境。因此,可以完全放心。

  未来几月将继续增雨(雪)

  郑国光说,我国人工增雨(雪)所用飞机大都租用,增雨火箭弹型号每枚价格为1200―2500元不等,每次每个火箭作业点一般使用3―15枚。据统计,我国人工影响天气的投入产出比为1∶30―1∶50。另外,通过加强管理和培训,增雨(雪)安全事故可能性降到最低。最后,郑国光透露,未来几月,气象部门将继续组织安排人工增雨(雪)。

  ■ 对话

  “北京连续阴霾与增雪无关”

  中国气象局官员称兔年年初增雪只有净化空气作用

  针对北京年初的人工增雪问题,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副主任王广河称,2月连续4天出现阴霾,与人工增雪无关。

  北京增雪效果约16%

  记者:人工增雨(雪)需要什么条件?

  王广河:人工增雨(雪)作业仅是锦上添花,做不到无中生有。所以,作业必须要有云和降水形成的天气条件,没有云无法作业。只有当天空有云,云里有小水滴或小雪晶时,人工增雨(雪)才能促使雪晶长大,并克服浮力成雪花降落。

  记者:北京的增雪效果如何?

  王广河:初步评估,2011年2月9―10日的降水过程中,北京降水总量逾3000万吨,人影作业增加降水量达500万吨,平均增雨(雪)效果约16%。

  增雪可冲刷空气中污染物

  记者:2月9日―13日,北京连续进行人工增雪作业。2月20日到23日,北京连续4天出现雾霾天气,有人怀疑这与人工增雪有关,他们认为增雪污染了空气。

  王广河:人工增雨(雪)作业对空气只有净化作用,不会污染,因为降了雨雪,可以将污染物冲刷下来。

  记者:增雨(雪)会否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污染?

  王广河:北京兔年初雪,人工增雪燃烧了1200多个碘化银烟条,每根烟条约含碘化银11克,共13公斤。此次作业区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仅有 1.3克,属微量,仪器都很难检测出来。因此,不存在长期或大量接触银的问题,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这一点在一些国际和国内的监测数据均得到证实。

  增雪对下游降水影响有限

  记者:天气系统一般经过好多地方,人工增雨(雪)会不会导致上游抢下游水?

  王广河:天气系统移动中不断有水汽补充,人工增雨(雪)增水量十分有限,因此对下游降水影响十分有限。而且,现在的人工增雨只会小范围影响雨水资源在空中的分布。目前还没有找到证据证明,大规模的人工增雨(雪)能大范围、跨区域影响天气。

  ■ 数据

  飞机增雨(雪)163万平方公里

  昨天下午,中国气象局举行3月新闻发布会,通报了2010年10月1日至2011年2月28日我国北方冬麦区气象旱情,称共增雨(雪)4428次。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陈振林介绍,从河北、山西、山东、河南、江苏和安徽6省的平均降水量等分析,此次干旱程度和范围列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4位,是二十一世纪以来历史同期最严重气象干旱。

  陈振林介绍,截至2月28日7时,气象部门共实施飞机人工增雨(雪)作业132架次,飞机累计飞行作业逾258小时,飞机累计作业飞行面积逾163万平方公里,作业4428次。其中,2月25至27日,增雨(雪)效果显著。

相关文章

碳纳米管使极端结构在常规条件下成为可能

材料的相图中一般存在多种不同的亚稳态结构,有些结构只有在高温或者高压条件下才能存在,而有些结构甚至在现有的相图中还不存在;这就使这些结构的实验检测变得相当复杂。针对这个问题,西安交通大学的张锦英团队引......

郑国光:重视气候安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郑国光围绕重视气候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报告。庄白羽摄影4月15日,在中国气象局机关学习报告会上,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国光以“高度重视气候安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向中国气象局内设机构干......

气象局局长:人工降水催化剂对环境影响甚微

昨天上午,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在接受中国政府网在线访谈时表示,碘化银、干冰、液氮等人工影响天气催化剂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微不足道。郑国光说,每年全国人工影响天气需要的碘化银不到一吨,分布在大约500万平方......

气象局局长:人工降水催化剂对环境影响甚微

昨天上午,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在接受中国政府网在线访谈时表示,碘化银、干冰、液氮等人工影响天气催化剂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微不足道。郑国光说,每年全国人工影响天气需要的碘化银不到一吨,分布在大约500万平方......

郑国光:中国空气环境观测数据是得到国际认可的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3月5日表示,各级气象部门与环保部门在环境气象预报上有着密切合作,在空气质量观测与预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其观测数据是得到国际认可的。郑国光说,目前中国气象部门有74个......

气象局长:中国空气环境观测数据得到国际认可

据新华社电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5日表示,各级气象部门与环保部门在环境气象预报上有着密切合作,在空气质量观测与预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其观测数据是得到国际认可的。中国有95个PM......

郑国光:将极端天气气候归罪于三峡大坝缺乏科学依据

有关专家指出:极端天气气候与三峡大坝无关,三峡大坝对周边地区气候影响微不足道。近几年来,全球变暖,极端天气气候、地质灾害增加,中国西南地区也出现了一些影响较大的此类事件,如2007年7月川渝特大暴雨、......

中国气象局:三峡工程对周边气候的影响微不足道

近年来,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有增加的趋势,在中国的西南地区,也出现过一些影响较大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如2007年7月的川渝特大暴雨、2010年西南部分地区出现的特大干旱等,但不时会......

郑国光: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的三个原因

3月1日上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做客人民网,以“气象防灾减灾、天气预报准确率、人工影响天气、全球气候变暖的争议”为主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有网友提到现在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有人说一半是......

中国气象局长否认人工增雪会污染环境

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接受记者专访时,否认中国的人工增雨(雪)会污染环境和既不安全又不划算的说法,称中国人工增雨(雪)投入产出比最高可达1∶50。3月干旱可能性较大谈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