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0-10 11:04 原文链接: 诺贝尔获奖研究也是一把双刃剑

  自1901年诞生以来,诺贝尔奖已经成为很多人心目中最高的荣誉。无论是科学奖、经济奖还是和平奖,在每年的颁奖致辞中都会重申其宗旨——奖励对全人类有突出贡献的各项知识和研究。

   然而,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有些诺贝尔奖却与其主旨背道而驰,授予了一些很不人道的发明,如化学武器、杀虫剂滴滴涕(DDT)和前脑叶白质切除术。在事后看来,选择让这些研究获得诺贝尔奖,着实令瑞典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十分尴尬。

   两度表彰研究毒气的科学家

   2013年,诺贝尔奖组委会把和平奖颁给了禁止化学武器组织(OPCW),因为它在销毁化学武器方面做出了大量工作。而这也许是对1918年颁给德国化学家弗里茨·哈伯的诺贝尔“战争奖”的一种弥补吧。

   因合成氨(也就是对于开发食物生长起到至关重要的化肥),哈伯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然而,这个被称为“化学战争之父”的哈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却为德国军方研制过毒气等杀人化学武器,并亲自督导将其用于伊普尔战役的堑壕战。所以,这个奖遭到了美、英、法等国科学家的斥责,认为不应把此奖授予一个不人道的科学家。

   著有关于哈伯获奖一书的瑞典化学家英厄·英曼说:“在德国战败后,哈伯没想到会得到这个奖。而他更害怕会上军事法庭。”他还说:“一些人认为诺奖是一个亲德派的奖项,有人曾希望瑞典与德国并肩参战。”

   显然,这个奖项仍是迄今史上颁发过的最受争议的诺贝尔奖。一方面,评审委员会肯定知道哈伯在战壕中使用氯气所起的作用及其后果;另一方面,哈伯也确实给世界带来了革命性的肥料。合成氨生产方法的创立不仅开辟了固定氮的获取途径,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促进了农业生产,而且这一生产工艺的实现对整个化学工艺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法国化学家维克多·格林尼亚也开发了毒体,竟也获得了诺贝尔奖,但那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的1912年。

   “核裂变”后续应用的争议

   提及诺贝尔科学奖,人们总会想到那些振奋人心、造福人类的开创性研究。然而,在1945年11月,仅仅在原子弹投向广岛和长崎的三个月后,诺贝尔化学奖被授予核裂变的发现。

   而获奖者又是个德国人——放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奥托·哈恩。他在1938年的发现对于原子弹的研发至关重要。不过,哈恩从未将其发现应用于军事方面。在发现核裂变不久,哈恩声称:“唯一的希望就是,任何时候也不要制造铀弹。如果有一天,希特勒得到了这种武器,我一定自杀。”当他在英国作为战犯被关押期间,得知原子弹被投下,他对其他战俘说:“幸好我们(德国)没有成功”研制核弹。

   然而,瑞典皇家科学院的选择及决定着实令人困惑,特别是这个奖颁发在原子弹刚刚造成灾难性破坏的时候。那一年,原子弹第一次被用于战争。发明原子弹的是美国人,而评审会认为,“核时代的奠基人”是德国人哈恩。他在1938年发现的核裂变,为使用核能奠定了可能。尽管当时哈恩发现核裂变还没有他的同胞伦琴发现X射线的影响大,但就其对于改变人类生活与发展所产生的后果而言,核裂变的意义更为重要,人工核裂变的试验成功,是近代科学史上的一项伟大突破,它开创了人类利用原子能的新纪元,具有划时代的深远历史意义。

   哈恩的发现本身并不太有争议,而其后续应用存在争议。正如一块硬币有两面,诺贝尔奖评审会是否考虑到用核裂变制造出原子弹爆炸后那灾难性的恶果呢?

   几乎不用或被禁的获奖研究

   多年来,对于诺贝尔奖一直存在很多争议,比如那些被忽视的作家、声称自身的科学发现属于首次的科学家们,或者引起舆论争议的和平奖。而且,还有些当时获得诺贝尔奖的研究,现在却因给人们带来负面作用而基本不被采用或者被禁用,以至于获奖者因此遭到众人的鄙夷。

   如今在脑外科手术中,只有在罕见情况下才会使用“前脑叶白质切除术”。而1949年,葡萄牙神经学家埃加斯·莫尼斯因“发现前脑叶白质切除术治疗某些精神病的价值”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现在,诺贝尔基金会在网站上郑重声明:该手术“有争议”。

   与此情况类似,就在莫尼斯获奖的前一年,1948年,评委会把医学奖授予瑞士科学家保罗·穆勒,表彰其发现了可以用来杀死传播疟疾的蚊虫的杀虫剂滴滴涕(DDT)。然而,由于后来DDT被发现对人类和野生动物会造成威胁,在世界范围内被禁用。

   无独有偶。尽管如此,杀虫剂再次在另一个诺贝尔奖中扮演角色。1970年,美国生物学家诺曼·布劳格因把包括遗传杂交育种在内的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引进到墨西哥、巴基斯坦和印度,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由此可见,诺贝尔获奖研究也是一把双刃剑。更多时候它引领和代表了人类璀璨的科技进程,当然也有少数不得不引起我们警示的负面效应。这就需要科研工作者在开启一项科学研究时,尤其需要谨慎甄选那些未来真正有效造福人类的研究,从而规避以后对世界造成不良影响及灾难的可能。

相关文章

第四届广东省全民科学素质大赛线上竞赛圆满结束

记者从广东省科协获悉,由广东省科协主办的第四届广东省全民科学素质大赛线上竞赛已于8月15日24时圆满结束。据统计,本届参赛总人次突破990万。线下总决赛将于今年10月在广州举行,届时现场将决出第四届广......

8位学者获2023未来科学大奖,首次出现90后!

8月16日上午,2023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揭晓。柴继杰、周俭民获得“生命科学奖”;赵忠贤、陈仙辉获得“物质科学奖”;何恺明、孙剑、任少卿、张祥雨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单项奖金约725万元人民币......

2024年度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工作通知

按照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年度工作计划,现启动2024年度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工作,详细信息如下:一、2024年度改革调整事项(一)面上项目面上项目主要资助科技人员在2024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

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活动

记者从中国科协获悉,中国科协、教育部日前联合印发通知,共同实施“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旨在构建开放协同工作模式,将科学家精神从抽象符号转化为生动的科学家故事,引导广大中小学生走近科学家,了解科学......

让“玄学”为科学家开脑洞

100年前,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一场影响深远的“科玄论战”,又称“科学与人生观论战”。2023年2月10日,本报邀请科学史家刘钝发表署名文章《“科玄论战”百年祭》,对这一场科学派、玄学派和唯物史观派......

中科大:发现迄今最高超导转变温度元素超导体

记者24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陈仙辉教授团队的应剑俊特任研究员等人与南京大学孙建教授课题组合作,通过超高压技术手段,发现元素钪在高压下具有高达36K的超导转变温度,刷新了元素超导最高转变温度纪......

在太空播下科学、梦想和友谊的种子

尼日利亚青年普罗斯珀·丹尼亚的获奖作品《共同愿景》。丹尼亚供图2022年9月6日,在尼日利亚阿布贾,当地青少年通过网络视频与正在中国空间站执行任务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进行“天宫对话”活动。新华社记者郭骏......

粤举办科普大赛讲好“科普故事”激发公众科学兴趣

比赛现场广东省科技厅供图中新网广州6月12日电(王坚王子杰)据广东省科学技术厅12日消息,主题为“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2023年广东省科普讲解大赛决赛已在广州举行。该赛事以“线上+线下”方式,旨在激......

科学闪光者八旬“火山院士”刘嘉麒:一直在路上

刘嘉麒院士在办公室。82岁的“火山院士”刘嘉麒,近期在北京市委宣传部、市科协等部门组织开展的遴选活动中当选为2023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这是一位非常前卫的爷爷。几十年前就经常脚踩登山鞋,戴着太阳......

“儿童食品”三大问题:噱头大于实质、配料不科学

“六一”儿童节到了。电商促销活动正在进行,“儿童食品”是其中非常畅销的品类。儿童酱油、婴幼儿低钠盐、儿童营养面条、宝宝山楂条……打着专为儿童研发名义的儿童食品真的都是健康的吗?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