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1-09 14:09 原文链接: 厦门大学Science文章:令人惊奇的基因组

  甲藻(dinoflagellate)并不快乐。在好的时候,这些微小的海洋生物自由漂浮生活在海洋中,或是与珊瑚(corals)共生,成为一大群软体动物、小鱼和珊瑚物种的午餐。其中的一些甲藻能够生物发光,因此会在夜里发光。但在不好的时候,甲藻会用赤潮毒害贝类养殖区,抛弃珊瑚礁让其缓慢地白化死亡。

  现在越来越多的时候,处于不好的状况。为了找到答案,由来自厦门大学、康涅狄格大学、华大基因等处的研究人员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第一次测序了甲藻物种S. kawagutii的完整基因组。研究结果发布在11月6日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

  研究的领导者、厦门大学千人计划特聘教授林森杰(Senjie Lin)说:“这一物种是珊瑚礁必不可少的内共生生物。”内共生生物是一种生活在另一生物体内的生命形式。林森杰说,S. kawagutii对珊瑚而言必不可少,珊瑚依赖甲藻的光合作用作为糖类及营养化合物的来源。没有甲藻,珊瑚会白化,无法生长,通常死亡。但这种关系似乎对于S. kawagutii来说并非必不可少,尽管在营养物贫乏的海洋生态环境中,珊瑚宿主的代谢废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供应。

  研究人员怀疑,当条件不符合它们的喜好时,甲藻可以脱逃,将自身变为不能渗透的小孢囊,等待适合于再度移居珊瑚的时机。这一易变性或许可以解释有关S. kawagutii的另一个谜题:它具有对共生生物而言极大的基因组。通常,内共生生物以及与甲藻亲缘关系密切的寄生虫如疟原虫都依赖于宿主的细胞机器,缺乏独立生存生物拥有的许多基因。为什么S. kawagutii会有如此多的基因呢?

  林森杰说:“这是我们不明白的一个谜题。”

  林森杰和同事们分析了S. kawagutii的完整基因组,将之与相关生物的遗传密码进行了比较。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些令人惊讶的事情。例如,他们发现了一些与有性生殖有关的基因。像其他的甲藻一样,S. kawagutii通常是无性生殖。一个甲藻简单一分为二。但是当甲藻变为孢囊时,它们优先有性生殖,与其他甲藻混合它们的遗传物质,或许是希望其中的一些后代将获得更适合压力环境的性状。以往从未在其他甲藻中发现性相关基因。研究结果表明S. kawagutii确实是在不好的时候与珊瑚生活在一起。

  研究人员还发现,S. kawagutii具有一个基因调控系统,看起来它可以调控珊瑚中的某些基因——换句话说,甲藻或可操控宿主的遗传表达来使环境令自己感到更舒服。

  林森杰说,他们发现的遗传证据有力表明了,S. kawagutii在共生历史过程中改变了它的遗传构成,以更好地适应生活在特定宿主体内,应对气候改变和污染施加的压力。认识它的基因组将有望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其他的甲藻。有很多的物种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发挥许多不同的作用。

  当赤潮时贝壳类动物吃下甲藻,生成的毒素会在贝壳类动物体内聚集,随后毒害更大的动物,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害和公共卫生问题,这在全球已变得越来越常见。林森杰的研究小组希望,下一次测序一种沿长岛北岸导致赤潮的甲藻的基因组。最终,他希望能够解释甲藻进化的机制以及环境条件是如何影响它们奇怪的生活方式的。

相关文章

厦门大学新添两位副校长

据厦门大学官网“现任领导”一栏更新显示,尤延铖、吴超鹏已任厦门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尤延铖公开资料显示,尤延铖,1981年6月生,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南京航......

“女娲”基因组计划发布第五项成果

近日,“女娲”基因组团队重点阐释了适应性选择下非编码调控元件对表型演化的影响,相关研究发表于《分子生物学与进化》。这项工作是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徐涛院士、何顺民研究员牵头的“女娲”(NyuWa)中......

一生中患病的几率或可预测,十种慢性病遗传风险估算更接近临床

通过分析基因组中数百万个微小的遗传差异,就可预测一个人一生中患某种疾病的几率。在过去的10年中,研究人员为数十种疾病制定了风险评分,希望有一天患者能利用这些信息来降低患病风险。在《自然·医学》杂志最新......

揭秘基因组“暗物质”

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基因信息传递过程中非编码RNA的调控作用机制”在人类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非编码RNA不参与编码蛋白质,占全部RNA的98%,如同宇宙中神秘的“暗物质”,是生命活动调控的......

构建水稻基因组倒位变异图谱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联合国内多家单位发布了迄今为止最大的水稻群体水平倒位变异图谱,并挖掘获得了新的水稻耐热优异等位基因,该研究对水稻育种改良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通......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原院长沈艺峰辞世,享年61岁

中共党员、厦门大学退休干部,管理学院原院长沈艺峰教授于2024年1月2日上午7时22分辞世,享年61岁。公开资料显示,沈艺峰1963年出生于厦门市鼓浪屿。198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财政金融系金融专业,获......

基因组精确注释新方法:增强子鉴定新技术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动物功能基因组学创新团队研发出增强子鉴定新技术。该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平均分辨率提高了约10倍,为基因组的精确注释提供了新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核酸研究》(......

迈向CRISPR2.0,下一代基因编辑技术方兴未艾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本月稍早时间宣布,批准CRISPR/Cas9基因编辑疗法Casgevy上市,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镰状细胞贫血病患者。这是FDA批准的首款CRISPR基因编辑疗法。而11......

瑞孚迪:改变千万新生命——全基因组测序在新生儿筛查中的应用

导读:这项技术可以及早发现那些可能对患儿生命产生重大影响的罕见疾病。     瑞孚迪的这项首创研究证明了全基因组测序在对看似健康的新生儿的筛查中存在重......

科学家解析百余“神奇蘑菇”基因组以培育新品种

科学家收集了几十种“神奇蘑菇”的基因组数据,以了解驯化和培养是如何改变它们的,从而培育新品种蘑菇。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当代生物学》。裸盖菇的商业品种缺乏遗传多样性,因为它们被驯化为人类使用。而澳大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