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2-18 16:16 原文链接: 著名华人科学家Nature发布表观遗传重大发现

  发表在2月10日《自然》(Nature)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描绘了可显著促进基因转换为蛋白质的一种小化学修饰。这一研究发现与近期其他的研究结果一起,为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增添了一个关键的新层面:表观转录组(epitranscriptome)。

  论文的资深作者、芝加哥大学化学系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何川(Chuan He)说:“这一研究发现为我们进一步打开了通往一个全新生物学世界的窗口。这些修饰对于几乎所有的生物学过程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描述了遗传信息从DNA拷贝为临时的RNA“转录物”,后者为蛋白质生成提供指令的这一细胞信号通路。自Francis Crick于1956年首次提出这一假设理论以来,科学家们已发现了大量调控这一过程的DNA和蛋白质修饰。

  然而直到近年,科学家们才将焦点放在特异靶向RNA步骤的动态修饰上来。2011年,何川的研究小组发现了第一个可以逆转最普遍的mRNA甲基化修饰:N6-甲基腺苷(m6A)的RNA去甲基化酶,证明和DNA及蛋白质中看到的一样,添加和移除这一甲基可以显著影响这些信使RNA,并影响基因表达(何川教授Nature子刊揭示调控新机制 )。随后,科学家们发现,动态及可逆的m6A甲基化修饰控制了大多数信使RNA的代谢和功能及蛋白质生成。

  在这项Nature新研究中,来自芝加哥大学和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研究人员描绘了第二种功能性mRNA甲基化修饰:N1-甲基腺苷(m1A)。像m6A一样,这种小化学修饰进化上保守且常见,存在于人类、啮齿类动物和酵母中。但它的定位及对基因表达的影响反映了一种新的表观转录组控制形式,表明了一个更大的细胞“控制面板”。

  何川说:“发现m1A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因为其自身具有影响生物过程的潜力,并且它还证实了不止有一个功能修饰这一假说。有可能在不同的位点有多种修饰,每一种携带了一种不同的信息控制了mRNA的命运和功能。”

  研究人员估计,m1A存在于三分之一以上人类表达基因的转录物上。一些甲基化基因相比于未甲基化基因翻译增加,在所有细胞类型中生成的蛋白质水平增高了近2倍。这表明像m6A一样,m1A有可能是细胞在诸如细胞分裂、分化等重要的过程中或处于压力下时,快速促进成百或成千特异基因表达的一种机制。

  何川说:“mRNA是调控基因表达的一个完美场所,因为它们可以编码来自转录的信息,直接影响翻译;你可以添加一条共有序列到一组基因中,利用这一序列的一种修饰可以轻易地同时控制数百种转录物。如果你想快速改变几百种或一千种基因的表达,这提供了最好的方法。”

  然而,尽管m1A 和m6A发挥了互补效应,它们是通过不同的信号通路来影响mRNA的。一些研究发现m6A主要定位在信使RNA分子的尾部,提高了它们的翻译和周转速度,m1A则主要靠近mRNA转录物的起始密码子——蛋白质翻译开始之处。不同的机制使得可以更精细地调节转录后基因表达,或在不同的生理状况下选择性激活特殊的基因。

  Weill Cornell医学院副教授Christopher Mason(未参与该研究)说:“这项研究描绘了‘表观转录组’这一令人兴奋的新领域中一个突破性的发现。这项工作的重要之处在于,近期的研究发现m6A富集于基因两端,而现在我们知道m1A帮助调控了基因起点,这提出了许多关于揭示这一‘表观转录组密码’的问题。”

  未来的研究将探究m1A甲基化在人类发育、糖尿病和癌症一类疾病中的作用,以及其作为治疗靶点的潜力。

  此外,在同一日的Nature Chemical Biology杂志上,来自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开发出了一种新技术,通过全转录组绘图揭示出了可逆及动态的m1A甲基化组。他们的新方法使得可以综合分析m1A修饰,为研究通过可逆及动态的m1A甲基化作用实现的潜在表观遗传调控的功能提供了宝贵的工具。

相关文章

疼痛中的IGF/IGF1R信号通路:一个有希望的治疗靶点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物-心理-社会现象,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ASP)于2020年将其重新定义为“与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或类似的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根据时间定义,疼痛主要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揭示植物helper免疫受体细胞膜定位和抗病小体形成的机制

植物依赖细胞内免疫受体NLR识别病原菌分泌进入胞内的效应因子(effector),并触发ETI(Effector-TriggeredImmunity)免疫。NLR蛋白根据其N末端结构域可分为三类:TI......

Hippo信号通路及其在人类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

Hippo途径最早是在黑腹果蝇身上发现的,在过去的20年里一直被研究。Hippo途径的基本发现和过程的时间表。在哺乳动物中,Hippo通路由几个关键成分组成,包括哺乳动物STE20样激酶1/2(MST......

上海药物所合作研究发现aba信号通路调控新机制

2011年12月底,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千人计划”徐华强课题组与美国文安徳研究所KarstenMelcher、上海植生所与普渡大学的朱健康教授合作,分别在Science和PNAS上发表了ABA信号通......

CellRep:鉴别出能将寿命延长500%的新型信号通路!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中国南京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负责长寿的协同细胞通路,其或能将线虫的寿命延长5倍,线虫是一种用作衰老研究的动物模型。图......

脑胶质瘤精准治疗——标志物及信号通路盘点

脑胶质瘤(Glioma)是成人最常见的颅内原发恶性肿瘤,年发病率约10/10万,大多生长在脑中央沟区、丘脑或脑干等重要区域,生长呈侵袭性、无限制性与周围正常脑组织无明显界限。因此,手术治疗一方面切除范......

SciTransMed:新研究揭示衰老与心脏衰竭之间的内在联系

由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MGH)研究人员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重要信号通路的活性随着衰老和心力衰竭而增加。在他们发表在《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杂志上的文章中,他们描述了......

药科大王琛组发现新型STING信号通路抑制剂

病原微生物入侵宿主时,固有免疫可发挥保护作用并激发适应性免疫以清除病原体感染【1】。在宿主所表达的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recognitionreceptors,PRRs)中,胞质DNA感受器(......

CellReports:MITA信号通路的新调控分子TMED2

武汉大学细胞生物学系刘昱教授课题组发表了题为“TMED2potentiatescellularIFNresponsestoDNAvirusesbyreinforcingMITAdimerization......

Nature:重大进展!NLRP3有望治疗多种慢性炎症性疾病

炎症是身体自然愈合过程的一部分。但是当它变成慢性时,它会导致癌症、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疾病。在对细胞应激、组织损伤或传染性病原体产生的不同信号作出反应时,炎性体(inflammasome)---基于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