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2-19 15:11 原文链接: 浙江大学PNAS解析甲基化与物种形成

  p53是细胞中最重要的肿瘤抑制子之一,以控制细胞命运和维持基因组稳定性著称,在细胞周期调控、DNA修复和细胞凋亡等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实p53也在生物的适应性进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浙江大学、Haifa大学等单位的研究团队最近揭示了同域物种形成中的p53适应性甲基化调控。同域物种形成理论认为,同一区域的种群可以进化出生殖隔离的新物种。这项研究发表在前不久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文章通讯作者是浙江大学医学院的杜继曾教授、陈学群教授和Haifa大学的Eviatar Nevo。

  多年以来,人们普遍接受的物种形成理论是异域物种形。这种理论认为物种形成是因为地理屏障(例如山脉)将种群成员分隔,使其开始独立进化。研究人员对两种毗邻而居的盲鼹形鼠(Spalax galili)进行研究,它们被认为是同域物种形成的结果。

  研究显示,这两种盲鼹形鼠之间存在p53及其靶基因的差异性表达。而p53的差异性表达是其启动子甲基化造成的,启动子的甲基化差异影响了一些转录因子的结合。进一步研究表明,S. galili的这种p53差异性表达,有选择地改变了适应性的细胞周期阻滞。这项研究为S. galili的同域物种形成提供了支持,展示了表观遗传学修饰在适应性进化中的重要性。

  自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以来生物学家们就一直在争论,没有地理隔离还能不能从共同祖先进化出不同的物种。罗彻斯特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的一个新物种,成为了同域物种形成理论的宝贵证据。这种社会性寄生的蚂蚁发现于圣保罗州立大学校园里的桉树中,会在宿主蚂蚁群体中产下有性后代,并让宿主代为养育。研究表明,寄生蚂蚁是从宿主蚂蚁中分支出来的。(更多详细信息参见:Cell子刊:新物种挑战经典进化理论)

  我们知道,蝉和细胞里的两种细菌共生。这种昆虫只食用植物的汁液,它需要这些细菌为自己提供生存所需的营养。同时,这两种细菌也能舒舒服服地在蝉体内生活。这个共生圈子里每个成员的存活都彼此依赖。Montana大学研究团队发现,有些蝉实际上拥有三个共生体,而第三个共生体来自于同域物种形成。研究显示,细菌Hodgkinia分成了两个代谢相互依赖的新种。两种Hodgkinia的基因组能够完美互补,在功能上合二为一。(更多详细信息参见:Cell惊人发现:合二为一的基因组)

  如果时光倒流,地球上的生物是否还会按照同样的路径进化呢?这是生物学领域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现在小小的竹节虫为我们提供了答案。加州许多地方的山坡上,竹节虫分为两种生态型。一种体型比较宽,生活在阔叶植物上;另一种体型比较窄,生活在一种窄叶植物上。研究人员测序了不同区域不同生态型的竹节虫,评估了那些与宿主适应性有关的基因差异。他们发现,虽然不同竹节虫能在特定环境下演化出相似的外形,但塑造这种外形的DNA改变并不相同。(更多详细信息参见:Science封面文章:进化过程是否可以重来?)

  作者简介:

  杜继曾 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国际Journal of Comparativ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 (Part A, B. and C)《比较生化生理学杂志》 A辑, B 辑 ,C辑,国际编委; 国际Hypoxia(低氧生理)国际学术研讨会顾问委员;国际IUPS成员;国际高原医学和低氧生理学会会员;英国内分泌学会会员;美国糖尿病研究会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生理学会理事;中国生理学会比较生理委员会副主任;内分泌、生殖、代谢委员会委员;应用生理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高原医学会理事;中国动物学会比较内分泌学会理事;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缺氧与呼吸委员会委员;《中国神经科学杂志》,《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编委。国际Trends in Comparativ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杂志 和 国际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Neuroscience 杂志编委。2005 年 “ 下丘脑 CRF 及其基因家族在高原低氧应激与适应生理中的主导性调节 ” 成果获得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分设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杜继曾, 陈学群等)。

  陈学群,教授,医学硕士, 理学博士。目前任中国生理学会比较生理专业委员主任委员,中国生理学会消化内分泌生殖代谢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理学应用生理委员会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呼吸和缺氧专业委员会委员。2000年获浙江大学理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低氧生理学,低氧神经内分泌学和高原动物比较生理学研究。作为课题附赠人承担国家基金资助的研究项目,曾获得2006年度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分设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为第二完成人)。

相关文章

研究人员基于FFPE样本构建甲基化图谱预测癌症原发部位

9月14日,《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石建涛组完成的最新合作研究成果(DNAmethylationprofilingtode......

遗传年龄或可评估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组织衰老速度!

自闭症(ASD)和精神分裂症(SCZ)是常见的慢性精神疾病,在行为、遗传学和神经病理学等方面存在相当多的重叠特征,提示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可能存在共同的神经发病机制。衰老与表观遗传效应的动态变化密切相关......

Cell:弱结合的转录因子在协同作用时效果更好

生物工程学家可以定制细胞基因组,从而构建出抗击疾病的“细胞疗法”,但他们发现很难设计出能够激活经过生物工程改造的基因而不会偶尔激活细胞中的某些天然基因的专门激活蛋白:转录因子(transcriptio......

武汉大学等团队发现急性肾损伤进展的调控新机制

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肾损伤分子-1(KIM1)在肾小管损伤后显着上调,并作为各种肾脏疾病的生物标志物。然而,KIM1在AKI进展中的确切作用和潜在机制仍然难以捉摸。2023年7月......

转录因子调控番茄碱代谢合成新机制获解析

甾体生物碱(SA)及其糖基化形式(SGA)是广泛存在于茄科植物中一类特殊的代谢产物,对植物病原菌和草食动物具有防御作用。迄今为止,在番茄中检测到近百种甾体类生物碱,其中α-番茄碱(α-tomatine......

中科院:蛋白质能以“表面活性剂”方式调控基因转录

4月24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张宏课题组在DevelopmentalCell杂志在线发表论文,揭示了转录因子凝聚体界面参与调控下游基因转录起始的过程,并发现细胞内多种蛋白因子能够以协同表面活性剂......

2个月年轻4.6岁!饮食、运动改变DNA甲基化,逆转衰老

衰老,是一个复杂、多阶段、渐进的过程,发生在生命的整个过程。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体的器官、肌肉会逐渐衰老,一些疾病也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包括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DNA甲基化,是一种DNA上的......

特异靶向自噬关键转录因子TFEB的小分子化合物研新进展

2月8日,PNAS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王婧研究员、俞飚院士研究团队、房鹏飞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冯海忠研究员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特异抑制自噬关键转录因子TFEB的小分子化......

山东大学在转录因子药物靶标领域取得新进展

 NPAS4的生理功能(A)、相关疾病(B)和蛋白二聚体结构(C)  山东大学供图近日,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武大雷课题组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在线发表......

研究揭示转录因子MYC2调控玉米抗虫响应机制

茉莉酸是重要的植物激素,在植物响应昆虫取食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MYC2是茉莉酸信号转导途径中关键的转录因子。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吴建强团队通过遗传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