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5-27 14:41 原文链接: Nature发布大规模癌症蛋白质基因组学研究重要成果

  基于来自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计划的数据,一个多机构科学家小组完成了首个大规模的乳腺癌“蛋白质基因组学”( proteogenomic)研究,将一些DNA突变与蛋白质信号联系到一起,并帮助确定了一些驱动癌症的基因。

  这项研究旨在通过蛋白质和它们的修饰来更好地认识癌症。发表在5月25日《自然》(Nature)杂志上的研究论文,证实了相比于单独采用任一种分析方法,整合基因组和蛋白质组数据来生成更完整的癌症生物学图像的能力。

  论文的资深作者、Baylor医学Lester 和Sue Smith乳腺中心主任及教授Matthew Ellis博士说:“我们还没有充分认识复杂的癌症基因组是如何转化为导致复发和死亡的驱动生物学的。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整合蛋白质基因组学有一天可能会被证明是一种强大的临床工具,使得我们能够横跨癌症基因组学与临床效应之间巨大的知识鸿沟。”

  索取博奥生物蛋白质组学与核酸平台详细技术资料请填写联系方式

  这项研究努力提供了TCGA计划中已确定基因组学特征的77个乳腺癌肿瘤蛋白质组与磷酸化蛋白质组(phosphoproteome)景观的广泛信息。尽管TCGA生成了癌症体细胞突变的广泛目录,当前尚不清楚其中许多突变对细胞功能或患者结局的影响。此外,并非所有的突变基因都是真正的癌症“驱动者”——一些仅仅是功能影响很小的“乘客”突变。一些突变被发现存在于遭到删除的极大的DNA区域内或是在额外的拷贝中,因此通过研究它们的蛋白质产物活性来筛选出候选基因列表,可以帮助确定治疗靶点。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精确的高分辨率质谱法分析了乳腺肿瘤,这一技术扩大基因组的覆盖范围超过了传统基于抗体的方法。这使得他们能够扩展研究努力,量化了超过12,000个蛋白质和33,000个磷酸化位点——一个极深的覆盖水平。

  论文的资深作者、Broad研究所蛋白质组学平台主任Steven Carr博士说:“样品处理和仪器的发展给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带来了一场革命。我们现在可以将其应用于磷酸蛋白质组——这对于了解癌症和其他疾病中的信号传导至关重要。我们的方法以从前无法实现的规模生成了强大且可重复的数据。”

  与其他的癌症一样,乳腺癌肿瘤也具有许多的突变,因此研究它们需要无数的实验来认识在模型系统中各种突变组合的影响。采用这种方法,该研究小组研究了这些突变发生了进化的癌细胞,并分析了细胞蛋白质的整体产量。

  针对一些乳腺癌亚型和携带常见突变如PIK3CA和TP53突变的肿瘤,分析结果揭示出了一些新的蛋白质标记物和信号通路。研究人员还将一些基因中的拷贝数改变(额外或缺失的DNA)与蛋白质水平联系一起,使得他们鉴别出了10个新的候选调控因子。其中两个候选基因SKP1和 CETN3可能与癌基因EGFR有关联。EGFR是一种特别具有侵袭性的乳腺癌亚型——“基底细胞样”肿瘤的标志物。

  利用转录(mRNA)分析,科学家们将乳腺癌分为4种主要的亚型:管腔A和B亚型,基底细胞样肿瘤,和富含HER2的肿瘤。在这项工作中,研究人员利用蛋白质组和磷酸蛋白质组数据概要说明了基底和管腔亚型。他们还设法基于磷酸化信号通路聚类肿瘤鉴别出了富含基质的集群,并阐明了采用采用mRNA方法未看见的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亚群。

  在研究和治疗乳腺癌时,科学家和医生们都希望发现除了HER2以外更多可用药物控制的激酶蛋白。采用曲妥单抗(赫赛汀)可以靶向HER2,但这种蛋白质仅存在于20%乳腺癌中。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孤立点分析了一些激酶的磷酸化状态,凸显出了乳腺癌样本中一些异常活化的激酶,如HER2, CDK12, PAK1, PTK2, RIPK2和TLK2。

  蛋白基因组是利用蛋白质组学数据,尤其是高精度的串联质谱数据, 结合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对基因组进行注释。蛋白质组数据不仅可以对已注释的基因进行验证和校正,进而发现新基因,实现对基因组序列的重新注释,还能系统发现蛋白质特有的翻译后事件(如翻译后修饰和信号肽等)。随着基于串联质谱技术的蛋白质组学的快速发展,蛋白基因组学已成为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2014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葛峰课题组与李涛课题组合作,对模式蓝藻Synechococcus sp. PCC 7002的蛋白基因组学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论文发布在PNAS杂志上。

  2014年,由范德堡大学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鉴别出了驱动大肠癌的一些遗传突变的蛋白质“标签”。这项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重要研究,第一次综合阐析了人类癌症的“蛋白组-基因组学”特征,这将推动结直肠(大肠癌)癌诊断和治疗取得新的进展。

  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乳腺癌全基因组测序研究,揭示出了与这一疾病相关的5个新基因,以及影响肿瘤生长的13个新突变标记。发表在2016年Nature与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两篇研究论文的结果,还揭示出了存在于乳腺癌中的一些遗传变异以及它们出现在基因组中的位置。

相关文章

“女娲”基因组计划发布第五项成果

近日,“女娲”基因组团队重点阐释了适应性选择下非编码调控元件对表型演化的影响,相关研究发表于《分子生物学与进化》。这项工作是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徐涛院士、何顺民研究员牵头的“女娲”(NyuWa)中......

新探针可实现对蛋白质N端组学深度富集检测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黄河、柳红合作,研究设计合成了一种含有吡啶甲醛片段的可断裂分子探针2PCA-Probe,可实现对蛋白质N-端的深度富集检测。相关研究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蛋白质水解是一......

预测蛋白质“糖衣”形态有了新方法有助于药物研发

2月29日,德国、波兰、法国与中国台湾组成的科研团队在学术期刊《细胞》发表成果,开发出能在几分钟之内预测蛋白质“糖衣”形态的新型计算方法,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蛋白质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帮助药物与疫苗研发......

科学家成功解析叶绿体基因转录蛋白质机器构造

叶绿体中的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是地球生物圈的重要塑造者。叶绿体约在15亿年前通过蓝藻内共生进化而来。在进化过程中,叶绿体基因要么被废弃,要么逐渐转移到细胞核染色体中,导......

人与猿类如何在进化中“甩掉”尾巴

猴子有尾巴,而人类和猿类的尾巴却在进化中消失了,是什么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自然》28日发表的一篇论文,报道了人类和猿类演化掉尾巴的遗传学基础。灵长类动物尾部表型的系统发育树(Ma表示百万年前)。图片......

应激诱发仔猪肌肉生长阻滞分子机制研究获新进展

集约化养殖过程中,免疫应激普遍存在于断奶仔猪饲养环节,会导致仔猪肌肉蛋白质降解和生长阻滞,最终严重影响肥育阶段产肉率和肉品质,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因此,有效缓解仔猪免疫应激是当前养猪生产亟待解决......

研究发现蛋白质摄入过量不利于动脉健康

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摄入过量的膳食蛋白质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研究结果发表在19日的《自然·新陈代谢》杂志上。该研究结合了小型人体试验、小鼠实验和培养皿中的细胞实验。结果显示,当膳食......

一生中患病的几率或可预测,十种慢性病遗传风险估算更接近临床

通过分析基因组中数百万个微小的遗传差异,就可预测一个人一生中患某种疾病的几率。在过去的10年中,研究人员为数十种疾病制定了风险评分,希望有一天患者能利用这些信息来降低患病风险。在《自然·医学》杂志最新......

Nature:2024年值得关注的七项技术,它是核心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大型模型的层出不穷,AI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面对这一浪潮,人们不禁好奇:未来究竟会是什么样子?为了解答这一问题,《Nature》杂志发布了未来的一年里,将密切关注......

替代性蛋白质或为碳减排开辟新天地

荷兰科学家研究认为,到2050年,用替代性蛋白质取代50%的动物产品,可以腾出足够的农业用地生产可再生能源(其能量相当于今天的燃煤发电),同时从大气中去除大量二氧化碳。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环境科学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