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7-18 09:44 原文链接: 中国科学报评科技创新:传递继承冲刺

  科技强国,非一日可崛起。科技创新,在接力中永续。

  三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科院时提出中国科学院要牢记责任,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在力求率先的过程中,中科院正带领中国科技界跑好科技创新的接力赛。

  历史表明,科技崛起不可能一蹴而就。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美国致力于诸多领域的技术发明,为科技崛起蓄力近百年;从17世纪初文艺复兴末期,到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兴起,英国为科技崛起酝酿了一个半世纪。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法国电工学家德普勒、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史册上这些闪亮的名字,使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国与国的较量,归根结底是科技的比拼,是人才的角逐。拥有科技,拥有人才,方能成就未来。

  今年,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贵在接力。

  创新接力的赛场,每位科学家都是主角。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科技史上,早已记下这样的佳话:

  中科院院士叶企孙,视学生如儿女,殚精竭虑培养出“中国原子能之父”钱三强等一批大师,带动中国近代物理冲向国际;中科院院士夏培肃,以慈母般的呵护,教育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等一群得意门生,为中国计算机事业奠定人才基础。

  创新实力,正是在这种传递、继承、冲刺中积蓄。

  传递,交接的是知识,迸发的是智慧。

  知识,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获得的经验总和。岁月沉淀,历久弥新,知识的传递是智慧与创新火花迸发的最佳时机。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穷半生于一业,他们积累的智慧是年轻一代珍贵的财富;年轻一代批判的热情与胆识,亦可为老一辈科学家的思想注入新鲜源泉。

  为助力传承,中科院着手打造高水平科技智库,让院士的宝贵智力资源转变为社会财富;成立中科院大学,把科研院所、学部和教育机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担起教育下一代科学家的使命,将中科院打造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

  继承,延续的是精神,撑起的是担当。

  持之以恒。中科院院士薛其坤带领团队,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终于在试验了上千次后,找到了一种由原子铺成、厚度仅为一根头发丝十万分之一的“薄膜材料”。

  理性质疑。2003年非典暴发之初,许多医学权威认为是衣原体病毒感染,唯独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大胆质疑,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判定病原体为冠状病毒,为救治病人争取了时间。

  勇于创新。中科院院士叶笃正顶着经济发展的压力,首次创造性地提出了“全球变化”研究,将科研矛头指向人类无序活动留下的恶劣环境。

  这样的精神,激励着青年科学家把科学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技成果用于国家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让中华民族能挺起科技强国的脊梁。

  冲刺,拼搏的是青春,面向的是一流。

  我们欣慰地看到,在老一辈科学家的带动下,很多科技领域已成为年轻人的天地。他们正在用青春与热情,引领我国科技事业奔向前沿。

  上海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北斗研发团队,是以“80后”为主体的科研队伍,他们自主创新,带领中国跻身世界前列;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集成电路先导工艺研发中心的年轻人,已在中国首先开展22纳米关键工艺技术攻关。

  一批年轻院士,也成为科技界新秀。中科院院士王贻芳目前已经成为高能物理领域领军人物;被誉为“中国最年轻院士”的中科院院士邵峰,为细菌疫苗和疫苗佐剂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乐见年轻人成长,允许年轻人试错,才能完成科技创新的接力。科技体制改革正在为年轻人扫清跑道上的阻碍,助力年轻人顺利接过科技创新的接力棒,带着饱满的热情,向国际一流冲刺。

  习近平总书记说,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我们有理由相信,作为科技创新的领跑者,中科院有实力带领中国科技界跑一场漂亮的科技创新接力赛,向着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奔跑、跨越、冲刺。

相关文章

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领域项目拟立项项目公示

关于上海市2023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领域项目拟立项项目公示的通知各有关单位: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等文件要求,现将......

推进国际科技合作增进人类共同福祉——习近平主席为科技交流合作指明方向

“科技创新是人类共同应对风险挑战、促进和平和发展的重要力量。”9月10日,习近平主席向2023年浦江创新论坛致贺信,在会场内外引发热烈反响。大家表示,习近平主席的贺信阐明了当前科技创新之于人类和平和发......

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

2023年9月6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赴黑龙江进行考察。这次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词汇——“新质生产力”。总书记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

浙江全省重点实验室申报工作通知发布

9月3日,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发布“浙江省科技厅发布全省重点实验室申报工作通知”。内容如下:各设区市科技局,各有关单位:为强力推进创新深化和深入实施“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加快培育高能级科创平台,......

聚焦两院|“千名院士·千场科普”行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9月2日,“科学与中国”20周年大会暨“千名院士·千场科普”行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出席活动并作“科学与中国”20周年总结与展望报告。中国工程院院长、党组书记李晓红,科技部......

最高5000万扩容支持北京加快外资研发激励、促进科研仪器开放

近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关于进一步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文中提到,要吸引外资研发中心在京落地集聚,根据其在引入国际创新资源、扩大开放合作等方面的综合评估结果,给予最高不......

未来科学城集中发布2000余项技术创新成果

8月4日,2023未来科学城技术成果推介大会暨首届项目路演资本对接会召开。大会发布了《2023北京未来科学城技术创新成果集》,包括低碳环保、清洁能源、智能电网、核能核电、绿色冶金、大飞机、新材料等重点......

科技含金量提升发展“含绿量”

如何进一步增强科技支撑、提升“双碳”科技创新整体效能,是不久前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当前,需要不断塑造科技助力“双碳”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通过实施生态环境科技创新重大行动,有效......

全国首个氢能碳减排交易项目落地北京

“碳惠氢能-北京氢燃料电池汽车碳减排项目启动发布会”3日在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召开。今年4月,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正式发布《北京氢燃料电池汽车碳减排方法学》,该方法学由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事务中心和北......

ITER、GEO、SKA亲历者讲述中国走向国际大科学合作前沿

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以下简称国际大科学计划)是世界科技创新领域重要的全球公共产品,也是世界科技强国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提升本国创新能力的重要合作平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有重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