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8-11 10:20 原文链接: 财政部详解科研经费松绑:部分可自主调剂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一系列给科研人员“松绑+激励”的政策措施。那么,“松绑”的尺度有多大,能否解决资金管理过细过死的问题?“激励”的力度有多大,能否充分体现对人的重视和支持?8月10日,就社会关注的相关热点问题,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进行了详细解读。

  预算和实际支出对不上咋办

  “打酱油的钱可以买醋”,钱没花完下年接着用

  不少科研人员反映,科学研究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一个项目的完成很难精确预测要出多少次差,消耗多少实验材料。申报的项目预算与实际支出对不上怎么办?

  “科研人员反映的这些问题,此次都做出了相应的改进与完善。政策‘松绑’的一大亮点,就是下放预算调剂权限。”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说,科研项目资金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费用一般包括设备费、差旅费、会议费等10类左右的支出科目。政策调整后,直接费用中的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等多数科目,资金如何安排都可以由项目承担单位自主调剂,即“打酱油的钱可以买醋”。

  还有,会议费、差旅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科目,也可以合并“同类项”。这三项费用合计如不超过直接费用的10%,科研人员在编制预算时无须具体说明要开几次会、出几次差了。差旅会议的标准,中央高校、科研院所根据实际需要,按照精简高效、厉行节约的原则,自行制定具体管理规定。因工作需要,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有关人员参加会议,对确需负担的城市间交通费、国际旅费的,可在会议费等费用中列支。

  今年申请的资金没花完,不用担心会被收走。意见明确,科研项目实施期间,年度剩余资金可以结转下年使用。项目完成任务目标并通过验收后,结余资金按规定留归项目承担单位使用。通过创新管理方式,科研项目资金将更好地适应科研活动规律和特点,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财政科技资金使用效益。

  “人员费”能不能再高点

  劳务费不设比例限制,提高对科研人员的绩效激励

  按照规定,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中实行公开竞争方式的研发类项目,均要设立间接费用,主要用于项目承担单位的成本耗费和对科研人员的绩效激励。

  “此次政策调整,突出科研项目资金对人的重视和支持。进一步提高间接费用比重,加大对科研人员的绩效激励。”这位负责人介绍,核定比例可以按规定提高到不超过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的20%、15%、13%。同时,明确劳务费开支范围和标准,劳务费不设比例限制,参与项目研究的研究生、博士后、访问学者以及项目聘用的研究人员、科研辅助人员等,均可开支劳务费。

  一些科研人员提出,我国科研项目间接费用与美国等国家相比比例偏低,美国等国家科研项目中“人员费”比例较高,在一这方面我们能不能加以改进?

  “两国科研人员经费保障体制不尽相同,所以不能简单地进行比较。”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说,美国研究型大学对于科研人员每年发放9—10个月工资,其余2—3个月工资通过科研项目经费列支,但总薪酬不能超过其12个月工资。我国高校、院所对在编在职科研人员每年发放12个月工资,而不是只拨付9个月工资,工资无须再在科研项目经费中列支。

  美国科研项目资金预算中既包含研究生薪酬,又包含研究生学费减免等。对这部分支出,我国单独安排了研究生生均拨款、奖助学金、博士后日常经费、博士后科学基金等。

  至于我国核定科研项目间接费用的比例,不像美国等国家那样高,主要是我国中央财政专门安排了中央高校、科研院所的基本运转经费,还设立了改善教学科研条件的专项资金等,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单位开展科研活动的成本耗费。而且,我国对于稳定支持的科研项目,相关费用已通过部门预算渠道安排,不存在对其进行额外补偿的问题,不需要列支间接费用。

  算账报销太繁琐咋办

  可聘请专业财务助理,把科研人员解放出来

  科研项目编制预算、报销费用等程序,令不少科研人员感到头疼。能不能取消编制预算,不再按程序报销费用?

  “科研活动具有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等特点,但主要技术路线、大体的工作量应事先心中有数,否则就成了无的放矢。”这位负责人表示,科研项目编制预算是国际通行做法,目前我国科研项目预算编制遵循适中原则,并不像工程预算那样事无巨细。

  针对报销手续繁、程序多、时间长,把科研人员逼成会计的问题,意见提出了解决办法——建立科研财务助理制度,聘请财务助理提供专业化服务,把科研人员从繁琐的事务中解放出来。

  “规范报销环节管理有利于加强内控、防范风险、反腐倡廉;但同时,高校、院所也应当改进管理,主动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切实减轻科研人员负担。”这位负责人说,聘请科研财务助理所需费用,可由单位通过科研项目资金等渠道解决。

  还有科研人员反映,一些科研课题项目资金拨付时间滞后,影响了资金使用进度和效果。这位负责人说,从申请项目到经费下达涉及多个环节,项目前期立项评审等工作进度直接影响资金拨付时间。为了使项目尽早立项,不影响资金拨付,科技部等相关部门结合科研工作的特点,已调整了工作机制,提前一年组织项目申报和评审,年初即可确定项目预算。此次意见根据科研活动规律和特点,将继续实行部门预算批复前项目资金预拨制度,保证科研人员及时使用项目资金。

相关文章

浙江大学:2023年科研经费超80亿创历史新高

近日,浙江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系统介绍使命引领的大学战略发展,在过去一年中产生的新成效。其中提到:学校去年科研经费超80亿元,创历史新高。在人才培养方面,过去一年,浙江大学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1.31亿科研经费,成果转化率为0!钱都花去哪了?

7月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审计厅厅长罗海山在自治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作了《关于2022年度自治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广西多所高校科研项目成果转化率为零,引发热议。报告......

雄安十六条人才新政:亿元补贴、上不封顶!

今天(11月7日)上午,雄安新区在打造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聚集新人才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上推出了顶尖人才、技能人才、青年人才等各类人才引进及重大平台落地奖励等16条政策措施,简称“雄才十六条”。“雄才十六......

雄安十六条人才新政:亿元补贴、上不封顶!

今天(11月7日)上午,雄安新区在打造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聚集新人才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上推出了顶尖人才、技能人才、青年人才等各类人才引进及重大平台落地奖励等16条政策措施,简称“雄才十六条”。“雄才十六......

广西一高校1.31亿科研经费成果转化率为0,其中原因何在

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审计厅厅长罗海山在自治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作了《关于2022年度自治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上述报告披露了广西在科教振兴资金审计方面的相关情况。审计......

为什么中国的基础研究难获诺贝尔奖?

为什么中国的诺贝尔奖这么少?对这个问题,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没有正面回答,他反问:“为什么中国年轻的科学家总处于‘饥饿’之中?”庄辞是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科研处处长,负责研......

全国首部科学城专项立法出台:探索科研经费管理改革

26日,《深圳经济特区光明科学城发展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并拟于今年6月1日起实施。据悉,这是国内首部科学城专项法规。自2019年开工建设以来,深圳光明科学城大力......

内蒙古:两张自治区本级财政科研经费管理使用负面清单

为进一步激发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创新活力,推进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优化财政科研经费管理,近日,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自治区科技厅联合印发《自治区本级财政科研经费管理使用负面清单》《新型研发机构自治区本......

港科大(广州):科研启动经费不少于500万元

据香港科技大学(广州)10日消息,该校诚邀符合相关条件的海外英才加盟,加入该校的人才,即可获享不少于500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国家、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提供科研支持经费及安家费等在内的配套费600-......

从“几块钱都要预算”到“不再回收结余”,科研经费该怎么花

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其中,经济规模突破11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1%再创新高。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27864亿元,比上年增长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