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3-31 09:49 原文链接: 北极臭氧浓度明显下降将导致紫外线辐射增强

  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监测数据显示,风云三号卫星臭氧总量探测仪在北极上空监测到一个“明显的臭氧低值区”,在该低值区内臭氧总量是正常情况下平均值的一半左右,部分地区的臭氧总量接近臭氧洞的上限标准。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杨忠东表示,目前,这个明显的臭氧低值区还没有形成南极上空那样规模的臭氧洞。

  杨忠东说,近些年国内外的观测数据显示,近期北极上空的臭氧含量是最低的。目前专家正在搜集过去20—30年间更早的历史数据,同时正在继续监测北极上空的臭氧含量低值进一步的变化情况。初步判断,近期北极上空的臭氧含量已经创造了最低纪录。

  有一种观点认为,导致北极臭氧洞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今年春季极寒冷的极涡内生成了极地平流层云,在太阳紫外线的作用下释放出破坏臭氧的卤素原子。

  一般来说,臭氧浓度下降将导致紫外线辐射增强,可能使人们患皮肤病及皮肤癌的风险增加。但北极臭氧含量下降的区域,主要是人类活动程度不高、人烟稀少的区域,目前对人类生活没有产生影响。

相关文章

研究实现胶体量子点在液体中的放大自发辐射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杜骏团队在胶体量子点多激子动力学与光增益研究中取得进展。该团队与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研究团队合作,开发了体积紧凑的“俄歇抑制”型胶体量子点,在量子......

南海海洋所揭示海冰透光性温度响应机制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海洋所)海洋光学研究团队揭示了海冰漫射衰减系数的温度响应机制及其对北冰洋的潜在影响。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湖沼学与海洋学》。论文通讯作者、南海海洋所副研究员许......

世界最深、最大地下实验室锦屏大设施正式投入科学运行

12月7日,国投集团雅砻江水电与清华大学校企共建的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二期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前沿物理实验设施(简称“锦屏大设施”)土建公用工程完工,具备实验条件,标志着世界最深、最大的极深地下实验室正......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建立6项国家计量基准和废除3项国家计量基准

12月12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批准建立6项国家计量基准和废除3项国家计量基准的公告。原文如下:市场监管总局关于批准建立6项国家计量基准和废除3项国家计量基准的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

科学家发布地表太阳辐射近实时遥感监测系统

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胡斯勒图和石崇团队,发布地表太阳辐射近实时遥感监测系统及高时空分辨率产品(CARE)。这是目前我国构建的国际最高精度地表太阳辐射监测系统,......

单细胞纳米药物及亚细胞结构无标记原位同步辐射成像技术获重要突破

11月13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陈春英团队在《自然-实验手册》(NatureProtocols)上,发表了题为Insitulabel-freeX-rayimagingforvisualizin......

华东监督站对石岛湾1号机组核岛基坑进行验槽检查

近日,生态环境部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华东监督站)组织检查组对石岛湾核电厂扩建一期工程1号机组开展了核岛基坑负挖验槽检查。石岛湾核电厂扩建一期工程具有业主新、工程建设模式新等特点。华东监督站......

植物揭秘|光谱不变理论研究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方红亮总结了光谱不变理论在过去二十余年的相关研究,并于近日在《环境遥感》上发表综述文章。文章系统梳理了光谱不变理论的提出背景、光谱不变理论的建模原理以及光谱不变量的......

核污染水排海,如何用科技守住辐射环境安全线?

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引发了公众对核安全的高度关注。在国新办日前举行的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强调,核安全是核事业的生命线,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状况总体良好,未发生......

规范辐射检测!生态环境部门发布固定式碘化钠γ谱仪连续监测重要通知

近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固定式碘化钠γ谱仪连续监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