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9-14 09:25 原文链接: 我国针灸临床研究首登国际内科学“第一刊”

  国际权威医学期刊《内科学年鉴》电子版于美国东部时间9月12日下午发表了我国学者临床研究结果——《针刺治疗慢性难治性功能性便秘随机对照试验》。这一研究显示,单纯的电针治疗可明显提高慢性便秘患者完全自主排便次数,针刺总治疗效应可持续20周,疗法安全。

  《内科学年鉴》被称为国际内科学领域“第一刊”,由美国内科医师学会出版。此次是我国针灸临床研究首次登上该刊。不仅为针灸高级别证据探索奠定了基础,也标志着国际权威医学期刊对中医药研究的认可。

  慢性便秘全球发病率为16%左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治疗主要采取口服泻剂或促动力药,虽然能取得即时疗效,但长期使用容易产生药物依赖等副作用,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案。

  过往经验表明针灸治疗可能有效,但证据强度不高,有待于进一步证实。为此,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刘保延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刘志顺牵头开展,由国内15家医院共同完成了1075例样本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该团队以高质量临床试验的国际视野进行研究。据刘保延介绍,研究方案从设计到实施,每一步都采用规范的国际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严格遵循随机对照试验基本原则,以科学、规范的方法向世界展示了针刺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

  此研究中,他们建立了以国际专家为主的数据安全监察委员会,制定了行业组织标准——《针灸临床研究管理规范》,建立了针灸临床试验注册登记中心,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项目管理部门认可。

相关文章

王学浩院士:把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结合好

我一辈子只围绕一个目标工作,那就是为病人解决问题。年轻时,我目睹一些亲朋好友受病痛折磨,于是萌生了治病救人的初心。几十载行医,加之做了相关的医学科研,也有了一些心得。医疗工作是崇高的事业,必须时刻把病......

川芎开好头,让更多中药材走向世界

近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了《中医药-川芎》国际标准。该标准由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特用植物生产学系侯凯团队联合荷兰莱顿大学王梅团队领衔完成,是四川省首个中医药类ISO国际标准,也是四川中医药......

科协发布优秀中医药临床案例征集遴选活动结果

关于公示2023年度优秀中医药临床案例征集遴选活动结果的通知各有关单位:按照《关于开展2023年度优秀中医药案例成果征集遴选活动的通知》相关安排,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中医药领域专家和临床一线资深大夫进行......

上海发布今年卫健工作八项重点:力争新增12家国家医学中心

2月28日,2024年上海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召开。2024年上海卫生健康工作主要围绕八项重点工作,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强化内涵,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加强发展政策引导,落实对公立医院高质......

6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受聘担任这个省级实验室首席科学家

日前,由湖北中医药大学牵头组建、运营管理的全国首个中医药领域实验室——湖北时珍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武汉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琦、王广基、董家鸿、邬堂春、肖伟、陈士林受聘为实验室首席科学家......

张伯礼院士:理论为先,循证为王,推动中医药发展

2月24日,第二十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在石家庄市举行。张伯礼、樊代明、刘德培、张运、吴以岭等近20位两院院士以及来自海内外10万余名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齐聚大会。张伯礼院士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张......

默沙东、罗氏、礼来等上榜,最具里程碑意义的TOP10临床研究

临床试验是检验公司研发实力的试金石,成败与否直接决定一款药物的命运。一项“里程碑意义”的临床试验成功,关乎的不仅是这款药物或这家公司的发展前景,也可能引领某疾病领域的临床治疗变革,惠及万千患者。其中,......

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提升医学创新体系效能

    我国的临床资源十分丰富,但原创医学科研成果质量和规模与临床资源却不相匹配。如何进一步提升临床研究质量?“加强临床医学学科顶层设计应有效统筹医教研等不同层......

先声药业新型抗失眠药达利雷生III期临床研究完成中国首例患者入组

2023年12月17日,先声药业(2096.HK)与瑞士Idorsia公司合作的新型抗失眠药物盐酸达利雷生片(Daridorexant),治疗症状持续存在至少3个月的成人失眠患者,并且可对日间功能产生......

以多学科交叉手段推动中医药发展

本草是中药的统称,泛指以植物为主的天然药物,它们组成了成千上万种中成药和经典名方等。近年来,中药在治疗各类疾病中展现出的特殊疗效引起了业界关注。日前,在一场主题为“本草物质科学与临床医学”的香山科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