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1-08 16:49 原文链接: 华中农大PLOSGenet发表水稻研究成果

  分蘖角度(tiller angle)是植物结构的关键组成部分,对粮食产量有很大的影响。然而,基于自然选择分离出来可用于改善水稻结构的分蘖角度相关基因很少。11月4日在国际学术期刊《PLOS Genetics》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确定了7个常见的分蘖角度相关QTLs,包括以前报道过的重要基因TAC1。

  这项研究的通讯作者是华中农业大学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和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邢永忠教授,其于1999年获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学位;1999.7-至今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师。2003-2006年丹麦皇家农业科学研究院博士后。目前主要在水稻数量性状特别是产量性状的遗传基础和分子基础解析方面开展工作。近5年来在Nat Genet、Annu Rev Plant Biol、BMC plant biol、Theo Appl Genet、BMC Genet、Genome等SCI刊源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

  近期,华中农业大学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和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相继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今年,9月13日,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启发院士带领的课题组,与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在Nature旗下的开放获取杂志《Scientific Data》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用PacBio的long read测序数据和Illumina双末端测序数据,构建了两个籼稻参考基因组。

  10月份,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罗杰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通过比较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对水稻种子代谢与农艺性状的遗传基础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并验证了多个新的控制水稻种子代谢物含量的候选基因。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0月4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最近,张启发院士与武汉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分离出了一个抗褐飞虱基因BPH9,并表明该基因位点的等位基因已被广泛应用于水稻育种,使水稻生产免遭大量的褐飞虱(BPH)损伤。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10月24日的《PNAS》杂志。

  分蘖角度是理想植物结构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大大提高水稻籽粒产量。了解分蘖角度的遗传基础,并挖掘有利的等位基因,将有助于培育新的植物品种。在《PLOS Genetics》发表的这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使用两个环境中的529个不同水稻品种(包括295个籼稻和156个粳稻品种),来确定控制分蘖角度的相关基因。

  该研究小组确定了7个常见的数量性状位点(QTL),包括先前报道的主要基因TAC1——在两个环境中,分别在海南和武汉确定了10个和13个独特的QTLs。在籼稻中确定的QTL比粳稻中多,三个主要的QTLs(qTA3, qTA1b/DWARF2 (D2)和qTA9c/TAC1)被固定在粳稻中,而在籼稻中却是分离的,这说明在籼稻中观察到的变异比粳稻中更为广泛。

  在籼稻和粳稻亚群之间,研究人员没有发现共同的QTLs。3号染色体上的qTA3候选基因的突变分析,发现了一个新基因,TAC3基因编码一个保守的假设蛋白,控制着分蘖角度。TAC3倾向于在分蘖基部优先表达。除了先前描述的表型异常之外,ebisu dwarf(d2)突变体表现出降低的分蘖角度。核苷酸多样性分析表明,TAC3、D2和TAC1已在粳稻驯化过程中经历了选择。单倍型分析确定了TAC3、D2和TAC1有利基因,这可用于培育具有理想结构的植物。总之,这两个亚群之间的分蘖角度有着不同的遗传基础,新基因TAC3与TAC1、D2以及这项研究中新发现的其他基因,控制着水稻分蘖角度。

相关文章

迄今最大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公布!产业链受益上市公司梳理

经过历时5年、超35万小时的基因组测序以及超2亿英镑的投资,英国生物银行30日发布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全基因组测序数据。英国生物银行首席研究员罗里·柯林斯表示,对于从事健康研究的科学家来说,这是名副......

迄今最大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公布有望带来新的诊断方法

经过历时5年、超35万小时的基因组测序以及超2亿英镑的投资,英国生物银行30日发布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完成了这一有史以来最受瞩目的同类项目。英国生物银行首席研究员罗里·柯林斯表示,......

合成生物学再获瞩目!聚树生物完成上亿元PreA轮融资

近日,聚树生物宣布成功筹集上亿元人民币的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滨湖国投、锡创投、中肃资本等联合领投,老股东成为资本与本草资本也追加投资,以支持公司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落地。作为全球......

科学家绘制细胞游离DNA单分子全基因组突变图谱

体细胞突变是肿瘤发生的标志,可用于癌症的无创诊断。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绘制细胞游离DNA单分子全基因组突变图谱,用于癌症无创检测。该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NatureGenetics》杂志上,......

我国学者完成山刺番荔枝全基因组测序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副教授唐光大与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刘仲健团队合作完成了山刺番荔枝的全基因组测序。相关成果发表于OrnamentalPlantResearch。山刺番荔枝花和果实图。研究......

研究新发现|TaSPL17基因竟能控制小麦籽粒数目和大小

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穗部性状是决定小麦产量的关键因素,增加籽粒同化物的分配对提高小麦产量具有重要的影响。籽粒和其他穗部结构(穗糠)之间遗传关系是决定籽粒同化物分配的重要因素。然而,同化物在小麦籽粒和......

全基因组分析方法创新,人类百万年前的群体秘密被发现!

9月1日,《科学》(Scienc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李海鹏研究组与华东师范大学脑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所潘逸萱研究组合作撰写的题为Genomicinferenceofasevereh......

研究新进展解开水稻生殖隔离之谜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万建民院士团队历时13年系统鉴定了引起籼稻和粳稻杂种花粉不育的遗传调控位点,并对其中的一个主效位点进行了基因克隆和分子机制的深入解析,解开了水稻生殖隔离之谜,同时揭示了目标......

研究确定IgA肾病30个独立显著的风险位点

IgA肾病(IgAN)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由IgA免疫球蛋白在肾小球异常沉积而得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揭示IgAN的致病信号通路和潜在药物靶点。该研究成果于近日发......

单例成本降至100美元!华大智造发布全球通量最高测序仪

导语:华大智造发布全球通量最高测序仪,单次通量为常规超高通量测序仪的4.5至7倍。每年可完成高达5万例人全基因组测序,单例成本100美元以内。20年将人全基因组测序测序成本从30多亿美元降至1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