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1-18 13:57 原文链接: 新催化剂变二氧化碳为一氧化碳

  据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杂志网站11月15日报道,该院化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型催化剂材料,可将二氧化碳(CO2)转化成一氧化碳(CO),这是将CO2转化为其他燃料的关键初始步骤。新成果为从主要温室气体CO2中制取液体燃料提供了思路。

  主导这项研究的麻省理工学院化学系副教授尤嘉世·苏伦德拉表示,目前将CO转化为各种液体燃料和其他产物的方法已经存在,但让CO2持续转化为单一终产物是个难题,而新系统提供了可供选择的一系列具体转化途径。

  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多孔银电极材料可调谐催化剂,其结构为六角形蜂窝状,通过调整材料孔隙尺寸可制成多种催化剂变体,然后根据需求生成含CO浓度为5%—85%的反应产物,且制取效率提高了3倍。调整孔径可以调节催化剂的选择性和活性,但不会改变表面活性位点的化学性质。

  苏伦德拉称,这一进展只是将CO2转化成可用燃料的步骤之一,且只在实验室中小规模完成系列示范,若要真正发展成制取燃料的实用方法,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我们很乐观,如果这种转换直接与化石燃料发电厂的排放气流成功相连,就能够人为关闭碳循环,保证CO2不再被释放到大气中。”

  日本同行评价认为,许多催化剂产品只专注于应用层面的研究,而这篇论文可能对“生产燃料相关重要反应的基础科学有巨大影响,学术价值很高”。

  据了解,该研究得到了美国空军科学研究办公室和麻省理工学院化学系的支持,是麻省理工学院低碳能源中心的项目,旨在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相关文章

国内海上首个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完成设备建造

6月15日是2022年“全国低碳日”,中国海油启动的国内海上首个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经过近10个月的研发和建设,在山东青岛基地正式完成项目全部设备的建造。海上二氧化碳封存项目是恩平15-1油田群的配......

新研究为开发碱性膜燃料电池催化剂提供思路

近年来,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以碱性膜燃料电池为代表的氢能转化技术的开发受到重点关注。然而,该技术还存在着相当的技术瓶颈,主要在于电池阳极碱性氢氧化反应中镍催化剂的活性较低,无法实现对贵金属催化剂的......

低浓度二氧化碳快速集获器面世

日本科学家开发出了一款新的碳捕集系统,其能以前所未有的性能直接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效率高达99%,且捕集二氧化碳的速度至少是现有系统的两倍,成为迄今处理空气中低浓度二氧化碳最快的捕集系统,有望开启直......

氧化铝负载的铁基化合物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酸

将二氧化碳(CO2)还原为甲酸(HCOOH)等可运输燃料是解决能源和碳资源短缺以及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的一个有吸引力的解决方案。为此,科学家们开发了由光吸收基质(即光敏剂)和催化剂组成的光催化系......

关于有序多孔高效铂基燃料电池催化剂的研究获进展

氢能燃料电池(PEMFC)具有绿色低碳的优点,是应对未来气候变化、能源需求剧增等挑战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PEMFC阴极反应的关键过程,氧还原反应(ORR)的效率决定电池的性能、寿命与成本,而铂(Pt)......

3亿年前大气二氧化碳和氧气浓度与现代大体相当

5月15日,记者从山东科技大学获悉,山东科技大学地科学院地质工程2000级校友、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吉涛博士团队研究发现,3亿年前大气二氧化碳和氧气浓度与现代大体相当。“约3亿年前的晚古......

二氧化碳还原反应机理研究获突破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逐年增多是引起全球气候变暖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因此有效减排和综合利用二氧化碳具有重要的战略与现实意义。将二氧化碳直接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学品长期以来是催化领域中一大挑战,而从分子水......

中国科学大曾杰团队实现常压下二氧化碳加氢制长链烯烃

二氧化碳加氢制备化学品是一种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曾杰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铜-碳化铁界面型催化剂,实现了常压条件下二氧化碳加氢高选择性制备长链烯烃。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国......

中国科学大曾杰团队实现常压下二氧化碳加氢制长链烯烃

二氧化碳加氢制备化学品是一种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曾杰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铜-碳化铁界面型催化剂,实现了常压条件下二氧化碳加氢高选择性制备长链烯烃。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国......

研究开发出一种特殊的可溶性非均相钯纳米颗粒催化剂

酰胺和α,β-不饱和酰胺是天然产物、药物、农用化学品和功能材料中的重要结构单元。在形成酰胺键的众多方法中,烯烃和炔烃的氢氨基甲酰化是制备酰胺和α,β-不饱和酰胺直接和原子经济的方法。迄今为止,配体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