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2-12 11:24 原文链接: 三问水产品药物残留:药残为何难控制

   “网闻”回放

  不久前北京发生的活鱼下架事件和食药监总局正在12个城市开展的水产品专项整治行动,使水产品的违规用药问题再次成为舆论焦点。尽管国家和地方的多个抽检数据显示,水产品合格率近年来一般都维持在95%以上,但那些不合格的少数产品里,总能找到违禁药物,尤其是抗生素的身影。

  用药有无必要

  早在2002年,农业部先后发布公告,将孔雀石绿、硝基呋喃、氯霉素等药物纳入食用动物的禁用清单,对恩诺沙星等要求限量使用。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在修订《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时,专门列了抗菌药物一栏,将硝基呋喃、四环素等六类抗菌药物纳入,并明确指出它们被违法添加到鲜活水产品的目的在于“杀菌,防腐”。

  “就像人一样,鱼虾等水产动物也会生病,生病了就要用药,无论是治病还是防病,都可能使用药物。”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水产系主任刘文斌告诉记者。

  比如恩诺沙星,在预防和治疗动物的细菌性感染及支原体病方面有良好效果,而且代谢快,是一种低毒、低蓄积药物,但长期摄入会引起胃肠道刺激,甚至肝损害。因此农业部规定其在水产动物肌肉、脂肪中的残留不能超过100微克/千克。而硝基呋喃、氯霉素等,虽然对许多病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由于毒理作用太大,不允许在水产品中使用。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也认为,养殖业用药是有必要的,如果不使用药物,一些疾病可能形成人畜共患的局面。合理用药可保证水产品的健康,最终保证人的健康。近年来,水产品抽检的合格率都非常高,风险可控,不用过度担心。

  刘文斌根据他们的实验研究指出,抗生素、重金属等污染物,主要集中在水产品的肝脏、肾脏、肠道等部位,肌肉中很少有残留。“我们平时吃鱼也主要是吃肌肉,很少吃内脏,还是比较安全的。”刘文斌说。

  药残为何难控制

  其实,国外的水产养殖也会使用抗生素等药物,但很少出现药残超标等情况。为什么我们的水产品不时地被检出药残超标?专家认为,这与养殖模式有关。

  “过去国内百姓的动物蛋白比较短缺,水产品是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为保障水产品的供应,普遍追求高密度养殖。水产品产量虽然提高,但发病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院长王锡昌告诉记者。

  刘文斌解释,养殖密度过大,水产动物很容易产生一些重大的应激反应和疾病。他去英美等国家考察发现,当地水产养殖的池塘亩产量一般不超过600斤。产量若太高,水产动物健康受到威胁,会被怀疑违规使用药物。“国内很多鱼类的亩产量最高能达到6000斤,这种大密度的养殖很容易产生疾病感染,使用药物的可能性会增加。”但他坦言,这与我们“人多地少”的国情有一定关系。

  不过,使用药物并不一定就意味着不安全。只要规范合理、控制好药物残留,食用农畜水产品的安全性会得到保证。

  王锡昌解释,水产品使用药物之后会在体内有所残留,关键是要严格控制休药期(指动物从停止给药到许可上市的间隔时间)。在药物还没有完全代谢的情况下,水产品不宜作为食物资源投入市场。“但一些生产经营者缺乏这种意识,看到卖得好,休药期没到就投入市场”。

  “违规使用药物的还是少数,主要是小范围的养殖散户。”刘文斌说,他们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自控手段也比较少。

  解决之道在哪儿

  水产养殖是否能完全避免使用抗生素等药物?很难,但各界在努力。

  疫苗被认为是水产动物病害防治的必由之路,它不仅能提高水产动物机体的特异性免疫水平,有效预防疫病发生,且没有药物残留,不污染环境。目前,国外已针对鲑鳟鱼类、欧洲鲈鱼、大西洋鳕鱼等主要水产养殖品种开发出了相应的商品化疫苗。但我国在水产疫苗这条路上起步晚,走得也比较艰难。

  “我国水产疫苗的开发与应用步履蹒跚,与世界第一水产养殖大国的称号极不相称。”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王忠良等人2015年发表在《生物技术通报》的文章介绍,我国现有近30家科研单位在开展水产疫苗相关研究,有4个疫苗获得国家新兽药证书,分别为草鱼出血病细胞灭活疫苗、鱼用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和牙鲆溶藻弧菌、鳗弧菌、迟缓爱德华菌病多联抗独特型抗体疫苗以及草鱼出血病活疫苗。而全球商业化生产的水产疫苗2012年就已超过140种。

  除了疫苗,还有其他相对安全的方式来预防水产动物生病。“比如在饲料中添加一些植物源性的免疫增强剂、中草药,也可以提高水产动物的免疫力,降低生病的风险。”刘文斌说,还可以筛选培育一些抗逆抗病的水产品种。

  不过,刘文斌认为,最切合当下实际的做法还是生态养殖,适当降低养殖密度。“现在不提倡增产增收,而是要提质增效,通过提高质量来增加收益。这就要求养殖户不再追求高密度养殖、高产量。”他说。事实上,市场机制也在倒逼着养殖户这么做。随着消费者和加工企业对水产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养殖户正在不断调整养殖模式,提升水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水平。

  此外,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等多部门今年8月至明年12月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畜禽水产品抗生素、禁用化合物及兽药残留超标整治行动,将对具有抗生素功能的禁用化合物建立实名购买和流向登记制度,实施严格管控。

相关文章

创造无限可能睿科智慧实验室新品ISP700重磅发布

2022年8月3日,在第十一届中国食品与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国际论坛(CFAS2022)上,睿科集团举办智慧实验室智萃700项目交付暨ISP700产品发布会。农业科技智能化是智慧农业的重要组成......

紧急暂停!海关总署发布公告称多种进口水产品检出阳性

近日,海关总署发布公告称多种进口水产品检出阳性。1、冻鳀鱼干检出阳性4月2日,海关总署官网发布消息称,因从进口自越南1批次冻鳀鱼干的1个内包装样本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按照海关总署公告2020年第1......

减少抗生素使用对水产养殖业的正向引导

      随着水产养殖业在全球范围内的激增,越来越多药物被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以及养殖促生长。水产养殖业已成为全球抗菌剂耐药性传播的关键领域......

农业农村部启动国家产地水产品兽药残留监控计划

农业农村部日前印发《2020年国家产地水产品兽药残留监控计划》,将重点监测3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产地水产品兽药残留状况,推动农产品稳产保供。记者17日从农业农村部了解......

韩国国内的水产品中平均每克检出0.47个微塑料

3月3日,据韩媒报道,韩国食品药品安全处(MFDS)食品药品安全评估院自2017年~2019年对其国内流通的水产品中的微塑料污染情况进行了研究,其中对高消费的14个物种66品类的水产品的调查结果显示:......

韩国发布《水产品有害物质残留调查指南》征求意见稿

2019年10月17日,韩国食药部(MFDS)发布了第2019-482号公告,对《水产品中有害物质残留调查指南》征求意见,其主要内容如下:1.制定有害物质残留调查计划和指定执行机构;2.残留调查对象的......

销售的水产品检出禁用药物广西2家经营企业遭处罚

9月2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了一期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情况。在之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市场监管总局关于8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19年第23号)中,广西2家经营企业销售的水产......

韩国发布《水产品安全性调查业务处理要领》部分修改单

2019年9月26日,韩国食品安全处(MFDS)发布了第2019-85号告示,修改《水产品安全性调查业务处理要领》的部分内容,其主要内容如下:1.将水产品安全性调查对象扩大至水产品和生产水产品使用的渔......

韩国拟修改《水产品安全性调查业务处理要领》

2019年9月5日,韩国食药部(MFDS)发布了第2019-418号公告,拟修改《水产品安全性调查业务处理要领》的部分内容,其主要内容如下:1.将水产品安全性调查对象扩大至水产品和生产水产品使用的渔场......

美国向我国辽宁1家水产品企业发出预警信

2019年9月10日,美国FDA向我国辽宁省一企业发出预警信。信中指出,在今年5月22-23日对该公司的检查中,美国FDA发现该公司严重违反美国有关水产品HACCP的211CFR123法规。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