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4-22 08:50 原文链接: 马臻:环境与心态

  ■有时候,你认为一些机制上的问题是专门针对你的,但其实别人也是一样熬过来的。

  谈及国内科研环境,我感到这很难讲:无论说国内的科研环境很好或很糟都两头不讨好,很多话题(如资源分配不均、学术不端)是“老生常谈”,况且针对宏观层面“指点江山”不符合我的身份。作为一个在国内读完本科、硕士,在国外读了博士、做了博士后,然后回国工作的青年教师,我在实践中逐渐悟出,心态很重要。以下,我来分享些个人的所见所感。

  不要一味抱怨环境。抱怨也没有用,一个学校、一种机制,存在了那么长时间,是不会因为你的抱怨而轻易改变的,也不会为了你而制定“特别条款”。有时候,你认为一些机制上的问题是专门针对你的,但其实别人也是一样熬过来的。Richard Templar在The Rules of Life中提到,生活的规则之一是“改变你所能改变的,其余的就让它去”。李开复在《做最好的自己》一书中提到:“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与其埋怨种种现象是多么不合理、社会是多么不具有逻辑性,还不如认真做事,提高自己的“能量级”。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中画了一个圆圈,写上“关注圈”,把每个人格外关注的问题归入“关注圈”。在“关注圈”内画一个同心圆,写上“影响圈”,把自己可以掌控的事情归入“影响圈”。作者写道:“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扩张和成长。反之,消极被动的人则全神贯注于‘关注圈’,紧盯他人弱点、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情不放,结果越来越怨天尤人,自怨自怜,并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错误的焦点产生了消极能量,再加上对力所能及的事情的忽略,就造成了影响圈的日益缩小。”

  调整心态,转换视角。前不久,我在游览杭州灵隐寺时看到一张宣传海报写着:“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心。”这是一种好的心态。余惕君在《凡尘悟道》中写道:“人生在世不离境,或环境,或心境,或顺境,或逆境。何为大智慧?不拒逆境,不求顺境,随缘处境,以心转境。”这也是一种好的心态。2010年,我申请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A类),并没有通过同行评议。知道“挂了”的消息,我并没有气馁,也没有据此抱怨国内的学术环境。相反,我赢得起,输得起,加紧努力,同年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这样的事情很多,比如海归申请正高最后只给副高职称、副高不能评博导、因为已经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而不能申请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新的课程不被批准等。遇到这些问题,如果只是看到坏的一面,很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进而影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能否换一种角度思考,把困难当做促使自己补缺补差、努力奋进的契机和动力呢?用余惕君的话说,“得与失的分别,只在一念之间;若能转换视角,得失一样自在”。

  没有什么事情是理想化的。回国后,乘车经过上海浦东,发现有的地块围起来在拆迁,有的马路在拓宽,很多地铁线路正在建造中,但周围的人还是在开展工作和生活,而并不是什么都搞好了以后才能开展工作和生活。虽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完美的,但假以时日,这个城市的面貌逐渐发生了变化。我从白春礼先生主编的《扬帆科技海洋——优秀科技人才创新纪实》一书中了解到,很多现在成名成家的科学家,刚回国的时候条件也是很艰难的。如果给你的条件差,你就利用有限的条件做事,给你多少条件就做多少事,或者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让周围的人刮目相看。很多人抱怨中国的教授连美国三流大学的助理教授都不如,我想说,也许光从论文上来看是这回事,但又怎样呢?美国前总统罗斯福说:“就在你所在的地方,用你现有的条件,做你能做的事。”拿破仑·希尔说:“不要等待;时间永远都不会正好‘合适’。从你所处的地方开始,用你能掌握的无论什么工具开始工作,你会在你前进途中找到更好的工具。”利用现有的条件认真做事,而不是埋怨和攀比,这才是好的态度。

  不要对自己有太高的期望值,也不要对环境有太高的期望值。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我心中的好导师》一书中有篇专访,借知名教授俞吾金之口,形象地勾勒出(并讽刺了)一种急功近利的心理:“这就像人们往自动售货机里投入硬币后,就眼巴巴地等着下面的金属槽滚出一卷糖果来。”无论是对自己的要求,还是科研的考评,都不需要这种急功近利的心理。大学和研究所不一样,教师需要教学,当然会花很多时间参阅各种教学资料、准备PPT、试讲和正式讲课。青年教师入职后融入新的环境,建立实验室,成为硕导、博导,做出成果,得到学术共同体的认同,这需要时间。不要总是愧疚或者抱怨自己发展的进度慢了,也不要指望环境能让你一口气吃出个胖子,而是要认识到事物总有发展的过程。西方有句名言:“生命是一段旅程,不是终极目标。”在入职后积累教学经验、带学生、申请经费、从事独立科研、在环境中锻炼成长,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美。

  (作者为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副研究员)

相关文章

科研环境不设限,复旦成立“人才特区”

10年或以上的稳定经费支持和长周期学术评价;收入对标国际,不设上限;科研经费实行总额包干制和科学家负责制,用于自由开展科研业务和团队建设;配置足够的博士后、博士生名额;遴选过程“先看人,再看项目”,重......

总投资7.21亿,这所985大学建设项目顺利推进

兰州大学“双一流”建设支撑项目(二期)是甘肃省列重大项目,位于榆中县夏官营镇兰州大学榆中校区,总用地面积67.8亩,总投资7.21亿元,建设年限为2021年-2023年。该项目包含2个子项目,分别为:......

教授,慢下来!

作者|马臻(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近来,网上出现多篇关于《慢教授》的介绍文章。本书作者——在加拿大两所大学英语系任教的玛吉·伯格、芭芭拉·西伯教授吐槽说,在大学“公司化”的背景下,“日复一日,......

批判“996”可以,但别把科研奋斗精神丢了

作者|马臻(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突如其来,媒体集体发声,批判一些企业强制员工加班的“996工作制”。在一面倒的批评声浪中,大学、科研院所的师生不禁联想到自己的处境:读研、当老师,应该日以继夜......

教育及科研体制的根本性问题,不应只在诺奖季探讨

2018诺奖再次引发人们对国内基础教育和科研体制根本性诟病的鞭挞。而彻底改变这些需刮骨疗伤的勇气,并非只是蹭蹭诺奖季热度即好。又一次,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陆续公布成了整个科学界的盛事。然而,三大奖项今年......

项目多、帽子多、牌子多体制弊端如何破解

“三多”现象大讨论系列报道之一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提及“项目多、帽子多、牌子多”的现象,反映了当下我国科技体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三多”现象是如何抑制创新活力释放的?如何破解......

关注科研体制改革:让顶尖人才冲击顶尖难题

日前,中国科学院推出的一项名为前沿科学重点研究计划(以下简称前沿计划),赢得科技界的普遍点赞。许多科研人员认为,前沿计划是我国科研管理改革的创新性举措,在我国科研管理和人才计划改革中具有引领作用,对我......

构建高效的科研监管体系激发科研活动新动力

美国在二战中形成的以联邦政府为资助方、科研机构为创造中心的伙伴关系,为美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奠定了坚实基础。联邦政府对科研活动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及监管制度,其项目管理流程高度公开透明......

邵峰院士:如何才能涌现更多“韩春雨”?

编者按: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作出一流的原创性工作,令学界振奋,同时也反衬出中国科研模式和科技体制中亟待改变的地方。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最年轻的院士邵峰深有感触,提笔写下这篇文章。邵峰所在......

科研人员叹科研环境:“宁静致远”有多远

2015年,有几篇博文在科学网上获得了很高的关注度。文章的内容各不相同——财务报销复杂、公务卡使用烦琐、年度考核骚扰等,最终都指向了一个让很多科研人员头疼的问题:它们严重分流了工作时间,甚至让科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