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4-24 15:18 原文链接: 我国学者在电催化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1571135)等资助下,苏州大学黄小青教授与北京大学郭少军教授以及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苏东教授合作,在电催化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Biaxially Strained PtPb/Pt Core/Shell Nanoplate Boosts Oxygen Reduction Catalysis”(双重应力的PtPb/Pt核/壳纳米片促进氧还原催化作用)为题于2016年12月16日在线发表在Science上。论文链接: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54/6318/1410。

  铂基纳米材料是目前氧还原反应(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性能最好的电化学催化剂,但由于铂在地壳中的储存量稀少,价格昂贵,导致其在燃料电池领域的大规模应用受阻。如何提高贵金属催化剂的原子利用率和反应活性一直是贵金属催化领域的核心问题。二维铂基纳米催化剂在催化领域具有明显的结构优势,但难以合成,这严重阻碍了铂基纳米催化剂的实际应用进程。

  该研究创新性地利用化学法首次成功制备了高质量的单分散PtPb纳米片。结合球差矫正高分辨透射电镜,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光谱等先进表征手段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发现4-6个Pt层能够非常完美地覆盖在PtPb纳米片表面,形成独特的PtPb/Pt核/壳结构。研究表明,Pt(110)表面高强度的拉应力能够极大地促进ORR性能,使得这种PtPb/Pt核/壳结构的催化剂展现出非常优异的ORR性能。难能可贵的是,该催化剂不仅可以作为燃料电池阴极ORR的催化剂,还可以被用来催化阳极反应,且同样具备卓越的催化性能。

  该研究工作展示了二维铂基纳米催化剂在基础研究和催化领域中的独特优势及重要性,不仅解决了长期存在的由于强各向异性而难以合成二维铂基纳米材料的难题,而且为高性能二维铂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开辟了新的研究途径,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它从理论上指导了如何通过应力调控Pt-O键强度,有效解决模型催化中电化学界面的瓶颈问题,对于探索和开发更好的高性能催化剂,促进燃料电池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图.PtPb纳米六方片的形貌(左上)、电子衍射(右上)、原子模型示意图(左下)及其ORR极化曲线(右下)。

相关文章

江苏18所高校迎来新领导

6月10日,江苏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一批职务任免通知,省内多所高校迎来人事调整。任命张农为徐州工程学院院长,试用期一年,免去其江苏师范大学副校长职务;任命沈瑞林为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试用期一年;任命耿焕......

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紫卿书院),招生开启!

......

电解水材料设计研究取得进展

上方豌豆射手添加Co3O4,发射少量豌豆(代表氧气);下方豌豆射手添加Co2MnO4,可长时间、稳定、快速地发射豌豆,代表高效稳定地催化电解水反应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理论催化创新特区研究......

揭示光电催化中表面电荷和催化反应间的线性规律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灿,研究员范峰滔等在光电极表面的液相原位光电压成像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巧妙地结合间距可调的Pt/Si光电极解耦催化位点和光生电荷的浓度,揭示了光电催......

理化所提出电催化重整废弃塑料路线

中国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塑料瓶的主要成份)最大的生产和消费国,2020年中国PET表观消耗量达到3298万吨。PET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环境下的降解周期达到200-400年,因此必须对废弃......

宁波材料所等发展出纳米电热催化降解技术

近日,NatureCatalysis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在耦合场催化领域题为Decreasingthecatalyticignitiontemperatureofdieselsoo......

科学家实现室温下电催化乙炔加氢制乙烯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邓德会、副研究员于良团队提出室温下直接用水做氢源的高效电催化乙炔加氢制乙烯新路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上。作为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化工产品之一,乙烯主要......

科学家获得界面水分子结构为绿色制氢提供新途径

水分子直接参与众多重要的电催化反应,但对处于固液两相界面的水分子在电催化反应过程中的结构变化与作用机制研究一直是电化学领域的难点。近日,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李剑锋教授课题组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潘锋教......

大连化物所团队实现室温下电催化乙炔加氢制乙烯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邓德会、副研究员于良团队提出室温下直接用水做氢源的高效电催化乙炔加氢制乙烯新路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作为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化工产品之一,乙烯主要来源于......

苏州大学陈林森研究员、乔文教授团队在裸眼3D取得突破

2021年10月,苏州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陈林森研究员、乔文教授的研究团队以"Foveatedglasses-free3Ddisplaywithultrawidefieldofview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