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6-12 13:55 原文链接: 周立华万劲波王鑫:完善人才计划管理政策的思考

  近年来,中央、部门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政策和人才计划管理办法,在服务创新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如“政出多门”“帽子满天飞”“评价管理过于急功近利”等,加剧了学术界的浮躁风气。一些院士专家呼吁:要结合创新驱动发展新要求,对当前名目繁多、重复资助的人才计划进行统筹规划和优化调整,创造一个让年轻人“潜心致研”的良好学术生态环境,避免人才过度竞争把创新方向导偏了、心思搞乱了。

  最近,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印发了《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管理办法》和《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管理办法》,进一步提升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在“放管服”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中央各部门、地方也要修订完善人才计划管理办法,构建“以人为本”的人才计划管理体系,使人才供给的质量、规模、结构能与世界科技强国建设需求相匹配。

  一、明确人才计划的功能定位

  在人才强国战略目标牵引下,我国形成了中央、部门和地方共同推进人才工作的发展格局。到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要“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英才开发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等12项重大人才工程。根据人才计划的功能定位,主要分为资助类和荣誉类:人才引进和培养资助计划旨在提升人才创新能力,包括中组部的“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部委层面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高层次留学人员回国资助”、“百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人才荣誉和表彰奖励计划旨在激励创新贡献,包括各类杰出人才奖和突出贡献奖。

  纵观全球,各国都在采取积极举措引进培养和使用创新人才,特别重视青年人才和国际人才。国外典型的人才资助计划有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项目、欧盟的玛丽居里计划、澳大利亚国家竞争性资助计划、加拿大卫生研究院资助计划、英国工程与自然研究理事会资助项目、德国洪堡基金资助计划等。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2017预算报告显示,幼儿园至高中(K-12)到博士后整个教育阶段人才资助数占到所有人才资助数的83.8%(包括K-12教师)。可见,美国更加重视对于未来科技人才的培养。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中,专门支持全球范围内研究人员职业发展和培训的“玛丽居里计划”占到计划总经费的8%(约61亿欧元)。

  不同国家的人才资助计划或荣誉表彰制度都是基于本国国情来明确功能定位,根据当前和未来需要给特定科研人员或组织提供支持。政府除了研发、人才项目资助,还以奖金或奖学金等形式支持特定人才。此外,民间人才资助与奖励项目占相当比重。与国外相比,我国民间人才资助与奖励项目较为缺乏,政府主导的人才资助和奖励存在定位模糊、交叉重复、与需求脱节和赢者通吃等问题。

  二、优化人才计划的管理评估

  我国大多数人才资助或奖励计划都是以政府为主导,要么侧重申报人的成就、贡献和发展潜力,要么侧重项目价值、可行性和创新性,对年龄和专业领域限制比较严格,覆盖面很小。各类人才计划本来只是“阶段性承认”,但由于退出机制和责任机制不完善,实际操作中重选拔、轻跟踪评估,以致人才入选后就戴上了“铁帽子”,后续项目申请、奖励申请和科研工作“标签化”。与“帽子”挂钩的政策越来越多,如准入政策、优待政策、重用政策、来去自由政策等。中央、部门、地方均采取了搭平台、建基地、给项目、配资源等支持举措,自成体系、分散重复,不仅造成资源投入浪费,而且动摇了青年人才“潜心致研”的根基。

  国外人才计划管理重视营造创新友好的人才发展软环境,培养和引进兼顾。培养方面,重视对国家未来发展的人才基础进行普惠投资,重视健全人才体系和整体提升人才创新能力,重视以研发和创新投资带动人才培养,重视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实践中培养使用人才。引进方面,根据国家需要制定精准服务的移民政策和绿卡制度、引导招收并挽留外国留学生政策、特殊国际人才给予特殊待遇政策等。在人才使用管理上重视普惠激励,如股权期权激励、高额科研奖励等。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积极响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大学专业和课程设置,引导跨学科人才培养。为保证资助计划的有效性,各国均设立了项目执行监督机构,对项目本身和项目负责人进行监督,对违规行为进行惩罚。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主要从利益冲突、经费使用以及违规道德三个方面对资助项目进行监督,监督方式包括审计(内审和外审)与调查两种。为扩大人才储备和支持面,发达国家均建立了网络资助系统,保证经费投入能够更加精准地覆盖合适的支持对象。

  三、启示与建议

  综合分析,发达国家的人才计划重视体系化建设和环境营造:首先,不同人才资助计划对于申请项目的评审与选择有明确的定位,优先支持人才队伍建设与多学科交叉,注重提升整体科研水平和能力;其次,对于申请项目的评审与选择,注重国际同行评审与第三方评估,不仅评审申请者的学术能力和科研经验,更注重申请项目的科学价值、社会贡献和国际影响;第三,建立了一套系统的监督机制和责任体系,管理评估有较高的透明性和公平性;第四,重视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资助项目管理评价,实现了项目申请、评议、监督与成果的公开化、数字化。

  借鉴国外人才计划管理成功经验,针对国内人才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抢帽子、论资排辈等不良风气,提出以下完善建议:(1)国家层面切实发挥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的作用,提高人才计划统筹协调层级,对各类人才项目进行统筹定位,优化整合各类人才专项;(2)建立科学、系统、合理的人才资助申报、选拔评估体系和动态跟踪、退出、监督审查机制,提升人才计划管理水平,确保入选人才的质量、水平与公信力;(3)建立统筹管理、分头实施的“项目、人才、基地建设”运行管理机制,减少项目设置重复交叉,更加注重人才梯队建设,加大对青年人才的资助力度,避免人才项目提供的资源过度集中在少数人身上;(4)建立政府指导下的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在实践中集聚和培养创新人才,加大奖学金和研究生、博士后津贴覆盖面,夯实人才强国建设的根基;(5)切实改变“重物轻人”的价值导向,赋予用人单位更多自主权,营造“以人为本”的人才发展环境,完善经费管理和评价奖励制度,让更多优秀人才得到激励。

相关文章

最新!上海市白玉兰人才计划2类项目评审专家名单公布

2023年度上海市白玉兰人才计划浦江A类、B类项目通讯评审专家名单公布2023年度上海市白玉兰人才计划浦江A类、B类项目通讯评审已结束,现公布参加通讯评审的专家名单(按姓氏拼音排序)。艾连中、安东亚、......

香港将推“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吸引人才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19日在港表示,香港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之一,亦是内地对接国际市场的重要窗口。特区政府必须更积极、进取地“抢企业”“抢人才”。特区政府会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以吸......

“青椒”口述:被时间卡住的尴尬人生

编者按:博士普普和王博的人生规划,因一项人才计划的调整而改变了。身为科研“青椒”的他们,原本都奔着成为深圳市后备级人才,并将其作为在深展开科研乃至人生的重要支点。根据《深圳市人才认定标准(2015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精简人才“帽子”,整合各类人才计划!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这份《方案》提到:·改进高等学校评价。推进高校分类评价,引导不同类型高校科学定位,办出......

国自然发布:互斥政策落地这些人不得申请杰青/优青

1月14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正式发布。人才计划项目互斥政策落地,杰青、优青人才项目明确相关细节。正在申请国家“千人计划”创新人才长期项目、外国专家项目,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哲学社......

人才东南飞:人可以走,“帽子”得留下

又一次,在政协教育界别联组会上,来自西部的校长感慨起了人难留。去年,发声的是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今年,则是西北师范大学校长刘仲奎。刘仲奎开门见山:西部地区高校的领军人才和骨干教师向东单向流动的态势一段......

人才计划聘期制,不落实等于白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人才评价制度不合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的现象仍然严重”。随后,一系列人才评价制度改革政策应运而生。前不久,教育部颁布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科研界的江湖:占山为王,圈子火拼

当前,科研领域存在着一些带有江湖气的“圈子”,虽然不是普遍现象,但也足以引起我们警惕。“占山为王,培植势力,为争夺资源,各山头之间时不时还得火拼。”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高抒这样描述......

周立华万劲波王鑫:完善人才计划管理政策的思考

近年来,中央、部门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政策和人才计划管理办法,在服务创新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如“政出多门”“帽子满天飞”“评价管理过于急功近利”等,加......

无锡:顶尖人才团队最高可获1亿支持

在6月7日无锡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无锡市委、市政府发布了《关于深化“太湖人才计划”的若干意见》,在加大人才政策支持力、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强化人才工作保障等方面,推出了新举措。《意见》中明确提出实施顶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