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07 13:13 原文链接: 《数字丝路科学规划书》正式向全球发布

   “许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拥有丰富的资源、具有多样的环境,但缺乏宏观对地观测监测能力,用以应对全球环境变化的严峻挑战。另一方面,中国已成为对地观测技术应用的领先国家之一,可以并已经为这些国家提供高质量数据支持,服务于他们的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的构想正在变成现实。12月6日,第二届数字丝路国际会议在香港召开,会上,《数字丝路科学规划书》正式向全球发布,这一由中国科学家牵头发起的国际大科学计划,有了明确的实施方向。

  数据的威力

  2016年5月,郭华东在综合评估中国对地观测发展水平及“一带一路”科技需求的基础上,正式提出“数字丝路(DBAR)”国际科学计划倡议,并推动其在全球的发展与实施。

  该计划旨在通过跨国界的空间观测科技创新合作,更快、更准、更广地认知“一带一路”,推动“一带一路”空间大数据建设和发展。计划共设立了空间大数据、农业和粮食安全、海岸带、环境变化、世界遗产、自然灾害和水资源等7个工作组以及城市环境、高山和寒区2个任务组,共同为“一带一路”的科学实施提供科技支持。

  各个工作组很快开始分头行动。

  例如,农业和粮食安全工作组致力于推动“一带一路”农情信息命运共同体,先后为多个国家开发、移植了符合区域农业特点的农情速报系统,提高“一带一路”粮食不安全国家的农情监测、决策和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今年11月,伊朗、伊拉克边境地区附近发生7.8级左右地震,DBAR空间大数据工作组和其他项目合作,第一时间向全球科学家和减灾机构开放和共享震区数据和灾情信息,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重视。这也是全球第一个针对此次地震的数据应急行动。

  同盟的加入

  这些已经取得重要进展的“先行者”,让国际专家和管理者的信心更足了。该计划自2016年由中国发起,由郭华东担任主席。一年多来,计划得到了国际科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球观测组织和俄罗斯、芬兰、中亚国家、东南亚国家、非洲国家等众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广泛认可与支持。目前,已有 26个国家和10余个国际组织参与了该计划。

  在俄罗斯科学院副院长、中科院外籍院士瓦力里·邦杜看来,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现代社会治理手段,中国作为世界上最活跃的空间大国之一,为国际对地观测领域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说,“一带一路”作为中俄合作的共赢之路,不仅应加强在经贸间的合作,也应加强在科技领域的合作。DBAR为中俄两国对地观测领域的科学家搭建了平台,为服务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方法,相信在广大科学家的共同合作下,DBAR将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卓越贡献。

  此次会议上发布的《数字丝路科学规划书》更是涉及来自4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300余位专家,经历一年的论证研讨整理编纂而成。

  规划书指出,这一为期十年的科学计划期将实现三个目标:解决制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知识缺陷;推动先进的科学和决策支持服务;加强伙伴关系和科研网络体系内的能力建设和技术转让。

  “DBAR向前推进,需要有清晰的目标和使命。”郭华东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规划书的发布,标志着计划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我们希望在成员国合作者们的共同努力下,让‘一带一路’不仅造福于中国,更造福于沿线国家,造福于全球。”

  共享的魅力

  实际上,在我国科技发展的历史上,由中国发起、中国科学家担任重要角色的国际科学计划并不多。为了让这一“Made in China”的计划能为更多国家和科学家接受,郭华东动了很多脑筋。

  “我们主要是‘给予’,而非‘索取’。”他说,“我们要切实发掘我们的能力帮助其他成员国开展能力建设,让成员国的科学家和决策者逐渐认识到‘数字丝路’的意义和好处,让大多数参与者乐意分享数据和信息。”

  世界遗产工作组利用空间技术,研究了近40年来环境要素变化对吴哥遗产地的影响,发现了诸如森林砍伐、水土流失、城市无序扩张等诸多问题,为当地提供了全面、充分、及时的信息保障。“我们在当地开展了吴哥遗产地遥感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建成了吴哥遗产工作站,为吴哥遗产管理局培养了20余名遥感技术人才。”DBAR秘书长刘洁说。

  中亚国家吉尔吉斯斯坦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也面临干旱带来的巨大挑战。吉尔吉斯斯坦科学院的专家认识到DBAR的地球大数据资源是其应对这些挑战和探测资源的有效手段,主动邀请DBAR在他们国家组织会议。在环境工作组的支持下,他们学习中科院模式建立了吉尔吉斯斯坦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中心”,建立了可以接收和处理空间数据的实验室。而环境工作组也为他们提供了所需数据并进行人员培训。

  本次会议上,DBAR计划批准成立了首批8个国际卓越中心,分布在俄罗斯、巴基斯坦、美国、意大利、摩洛哥、赞比亚、泰国、芬兰。这些卓越中心将在基础设施改善、环境保护、灾害风险控制、水资源管理、城市发展、食品安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自然和文化遗产管理、高山寒区和北极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形成科技合作的开放基地,并将以此为支点,形成具有区域优势和研究特色、辐射周边地区的国际合作网络。

  “服务于国家美丽中国建设,服务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服务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是DBAR的优先目标。”借助地球大数据这一引擎,在一条看不见的道路上,为“一带一路”带去看得见的实惠,郭华东和他的科技界同盟,对此充满信心。

相关文章

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23年度学术研讨会在京举办

12月27日,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亚欧大陆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本底数据整编与空间化处理”项目(以下简称项目)2023年度工作总结会和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科技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外交......

持续助力!2022年我国与APEC成员进出口总额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59.7%

记者从商务部等部门了解到,近年来,我国与其它20个APEC经济体不断深化经贸合作,为建设亚太经济持续贡献中国力量。2022年,我国与APEC成员进出口总额为37390.8亿美元,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59......

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将在重庆举行

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将于11月6日到7日在重庆举行。10月30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以“共建创新之路,同促合作发展”为主题,围绕政府间科技合......

习近平谈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10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习近平谈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关于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习近平说,中方将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同更多国家商......

签了,中国高速动车组首次!

10月17日,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中国中车旗下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长客”)与塞尔维亚建设、交通和基础设施部正式签署了塞尔维亚高速动车组车辆采购商务合同,这......

全面深化长三角计量一体化发展征求意见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就关于全面深化长三角计量一体化发展的问题征求意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华东国家计量测试中心: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下简称长三角)是我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

企业新利好,国新办将发布一带一路白皮书

10月10日上午10时,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发布《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并举行新闻发布会。此前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已有130多个国家代表确......

数字技术助力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

9月4日,第七届“数字丝路”国际会议在京开幕。作为科技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全球高层次学术交流平台,大会以“数字技术助力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来自芬兰、德国、英国、巴基斯坦等20余个国家约250......

“一带一路”大健康论坛暨重组胶原蛋白研讨会召开

8月21日至22日,“一带一路”大健康论坛暨重组胶原蛋白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和西北大学联合主办,并得到“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生物工程学会生物基材......

中国石油:筑梦“一带一路”的石油先锋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一带一路”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之一。在北极亚马尔,中国石油会同道达尔能源等合作伙伴,升级打造LNG超级工程,“冰上丝绸之路”愈发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