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6-27 10:07 原文链接: 禁毒专家告诫:吸食冰毒对脑部损伤不可逆转

  昨天是6月26日,一年一度的国际禁毒日,记者联手浙江警方,走进了位于宁波的毒品危害实验室,亲眼目睹了新型毒品冰毒的危害性实验。同时,禁毒专家告诫说:“新型毒品造成的危害,是无法逆转的。”

  可是就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人对于这种新型毒品缺乏正确的认识。

  就在一个星期之前,在杭州有很大产业的生意人王飞(化名)找到了记者,吐露了他心中的纳闷。王飞劈头盖脑的第一句话就让人难过,他问:“新型毒品到底有没有害处?会不会让人上瘾?”

  让我们用实验来说话。

  示意图实验设想:

  给小白鼠安装一套装置,植入静脉输液管,同时在实验用的笼中设置一供给开关。实验人员通过开关让小白鼠吸食冰毒一段时间后停止。如果小白鼠成瘾,则它会主动开启开关吸食。事实是,在笼中有普通食物的情况下,小白鼠果然用鼻子启动了开关。

  实验结论:

  作为化学合成物的冰毒,由于出现时间不像海络因那么长,其成瘾和危害往往被人误解。作为从事此类研究的周博士,近年来率研究生就此进行科学实验,加上越来越多的真实案例,周博士团队得出的结论是:就连实验用的小白鼠都会成瘾。而通过对那些长期吸食冰毒的患者脑部及神经纤维数理分析后发现,冰毒对脑部的损伤无法逆转,长期吸食后,其脑部图形相当于岶金森综合征患者。

  身边的朋友对我说:来溜冰吧

  也是因为禁毒日将近,禁毒宣传进入高潮,王飞才找到了记者,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种种不解。他的生意一直很红火,也结交了一批手头小有资产的朋友。“其中一个朋友,也和我说了很久了,叫我一起‘溜冰’。”

  第一次听到“溜冰”这个词,王飞觉得很好奇,他自然知道这不是体育意义上的“溜冰”,再问下去,这位朋友说“溜冰”就是吸食新型毒品冰毒。

  随后的日子里,又有其他几位朋友叫他去“溜冰”,王飞的心里对冰毒越来越好奇。而且,不少朋友说起冰毒,都是一副满不在乎的表情,还有一个甚至说“我每个星期都会吸一次”。

  “他还说,自己根本没有上瘾的感觉。”王飞说,这个朋友一个劲地邀自己也去“溜冰”。“还说了很多吸食之后的感觉,说什么很舒服啊,人都会飘起来啊……”王飞心中也有过犹豫:真的没有问题吗?我要不要也去试试?

  “他们说,不玩这个,很落伍的。”王飞和他们中的好几个还有生意往来,他有点害怕,万一自己不去“溜冰”,以后的生意会不会溜掉许多?

  记者赶紧打消了他的这种危险念头,并举了两个最近发生的实例告诉他:吸食冰毒,绝对会让人致幻致狂。

  新型毒品让人发狂,让人全然不觉

  新型毒品造成的致幻致狂事件,给了民警和观者深深痛惜的感受。希望,这一起起警钟般的案例,能够唤起王飞和更多人心中的禁毒警觉。

  4月29日下午3点多,拱墅警方接到了一起怪异的报警,说是有一名女子,不知为何,竟然爬到了自家的空调外机上(三楼四楼之间)。当时,还是在楼下散步的居民发现这一警情,大伙儿喊她下来,她却仿佛没听见一般。民警觉得其中有蹊跷,赶紧进门,到了阳台,还不敢大声喊她回来,怕她万一受了惊吓掉下去!

  但是,这名女子神色惊恐地看了一眼民警,却自己小心翼翼地爬了回来。民警正在纳闷之际,她若有所思地对着民警开始低语:“有两个男的要害我,有人要杀我,你们要保护我……”看着女子害怕的样子,民警不敢怠慢,赶紧着手侦查。

  然而,女子周围的人都打听了一遍,可谁也没听说谁要害她。于是,民警又回到了女子身边问:“和谁结仇了吗?”但这名女子却还在继续低语“有人要害我”。这时,民警看着她的眼神,开始怀疑她是不是产生幻觉了?当民警进一步检查女子所在的房间时,却发现了冰毒,另外还有6个用饮料瓶制作的吸食工具。

  原来,这名姓郑的女子在爬到空调外机之前,刚刚吸食了冰毒,所以才导致了她一系列幻觉的产生。

  5月下旬,西湖警方也接到了一起报警。“当时说是有一个男的,躺在文一路和教工路交叉口的位置,好像在那里爬一样。”民警赶到一看,发现这名男子确实匍匐在马路中央,因为爬行的缘故,他的膝盖已经磨破了皮,都出血了。

  “出什么事了吗?你快起来啊,这里是马路,你把交通都堵了。”民警用力地拉这名男子,他却还要继续爬行。无奈之下,民警只好把他硬架起来,扶他到安全的地方先坐下。

  “怎么了?和家人闹别扭了吗?”民警耐心地询问,但对方的眼神却非常迷离。民警起初以为,这会不会是一名精神病患者?过了好一会儿,这名男子好像突然苏醒过来一般,他看看民警,觉得非常纳闷。原来,这是一名瘾君子,上午9点多,他就在路边的一个小公园里吸食了冰毒,据他自己说,什么都记不起来了。听民警讲述了自己刚才荒唐的举动,他使劲拍脑袋,却怎么也想不起来,甚至不相信这会是自己做的。

  民警查了一下,果然在他身上发现了少量冰毒粉末。这名男子姓张,是黑龙江人,有吸毒史。

  如何判断,你的家人有可能碰了毒

  周文华,博士生导师,浙江省戒毒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宁波戒毒研究中心主任。他昨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特别指出了家庭成员如何能及时发现家人有可能吸食了新型毒品。

  长期或大量使用冰毒,会产生较为严重的精神疾病症状。很多冰毒使用者会出现幻听幻视,甚至是精神分裂病的症状,这也给自己、家人和社会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如果到了吸毒者出现严重的中毒症状和精神疾病症状时才如梦初醒,这时候救治难度就很大了。

  关心你的家人、亲友,当他出现一些症状、或者突然经常“失踪”、彻夜不回家等情况,应该注意观察他是不是有可能吸毒了。

  早期使用冰毒的行为特点和外在表现,对我们及早发现和救治吸毒者意义非常重大。这些早期特征包括:精力异常过剩,言语过多;长时间不睡觉或无法入睡;食欲降低或体重骤减;心率加快和体温升高;有攻击性行为,磨牙,一些异常的带有强迫性的行为(反复抠脸、身体或抓痒);情绪起伏大,有攻击性行为出现,个人体肤有异状或异味(包括皮肤出现粉刺、牙齿变松,体味有强烈的化学味道);头晕或神智不清等。

  有一个病人用了冰毒,连续几天没有吃饭、睡觉,走在路上都是昏沉沉的,心跳加快,因为我们知道,冰毒可以使心率加快,有时候可以达到200次。这些病人用了冰毒以后要送到急诊及时抢救,如果不及时抢救,可能会因为心血管的衰竭死亡。

  有个病人经过医生急诊处理之后恢复了,但是他的恐惧感还会持续存在。事情已经过去快两年了,他还是有这些症状,对心脏的副作用还是存在的。

相关文章

电脑脑植入技术创新:突破性疗法让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找回失去的认知功能

对于患有创伤性脑损伤的人来说,认知功能,如记忆、注意力和情绪调节,可能变得异常困难。但纽约市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的神经学家尼古拉斯·希夫指出,“对于这种问题,目前还没有疗法,尽管它是如此普遍”。现在,在一......

警惕非法电子烟的“甜蜜”诱惑

“奶茶杯”“可乐罐”“玩偶熊”……五颜六色的瓶身,带着螺纹的瓶盖,彩色弯曲的吸管,印着“MINICUP”的字样,这些是玩具、饮品还是什么?事实上,它们都是穿上“马甲”的电子烟。这些“外形”时尚有趣、“......

研究揭示驱动放射性脑损伤的细胞类型和分子机制

近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唐亚梅教授团队阐明了放射后小胶质细胞通过分泌趋化因子CCL2及CCL8,吸引CD8+T细胞浸润脑组织并引发脑损伤的机制,为放射性脑损伤的治疗提出新的干预策略。相关研究......

检测新技术可排除尼古丁对冰毒检测的干扰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健康与医学技术研究所医学物理技术中心医用光谱质谱研究团队针对离子迁移谱检测冰毒时,环境中的尼古丁和冰毒发生谱峰重叠导致误报的问题,发展了一种离子迁移谱掺杂检测新技术,......

离子迁移谱掺杂检测冰毒新技术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健康与医学技术研究所医学物理技术中心医用光谱质谱研究团队针对离子迁移谱检测冰毒时,环境中的尼古丁和冰毒发生谱峰重叠导致误报的问题,发展了一种离子迁移谱掺杂检测新技术,......

Cell:恢复免疫系统可以支持脑损伤后的修复

研究人员发现,在恢复免疫细胞以支持修复过程后,治疗脑损伤的方法发生了重大转变。昆士兰大学的研究集中在大脑的学习和记忆中心--海马体,以及它在成年期产生新的脑神经细胞的独特能力,这对学习至关重要。图片来......

拯救脑中风患者!缺血性脑损伤新靶点已被找到

近日,来自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eNeuro》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最新研究,这是第一次针对因失血过多、心脏骤停或中风造成脑部功能损伤的患者而进行的治疗性研究。目前,研究人员已通过大鼠试验,找到了......

eLife:脑损伤激活胶质细胞产生神经元研究获进展

8月23日,eLife期刊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何杰研究组题为《脑损伤激活斑马鱼视顶盖放射状胶质细胞的细胞周......

干细胞疗法可改善患者的运动机能

据《朝日新闻》报道,一家名为SanBio的创业公司与日本再生医疗领域知名学者、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部教授冈野荣之共同合作,尝试用干细胞修复受损脑神经组织获得成效。在这项新试验中,研究人员从健康人骨髓中提取......

肾脏透析可能会引发扩散性脑损伤

肾透析可引起短期“脑震荡”,并可能与接受治疗多年的患者的进行性脑损伤有关。对于许多等待肾移植的肾衰竭患者或不适合移植的患者,透析是一种挽救生命的治疗方法。由格拉斯哥大学领导并于今天发表在美国肾脏病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