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1-12 08:20 原文链接: 国际低频阵列望远镜捕获到特大质量黑洞

天鹅座A中心的特大质量黑洞正向宇宙中喷射着距离超过20万光年的气体流。

  位于一个遥远星系——天鹅座A——中心的特大质量黑洞正向宇宙中喷射着距离超过20万光年的气体流。

  这一气体流恰好被位于欧洲的新的国际低频阵列(LOFAR)望远镜所捕获到。

  这张图像(由美国宇航局的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拍摄)展示了气体流如何撞击环绕在星系周围的炙热气体。

  研究人员在日前于得克萨斯州奥斯丁市召开的第219届美国天文学会大会上报告说,这些观测结果凸显了几近完成的射电望远镜的不俗表现。

  在今年的晚些时候,来自全世界的天文学家便可以使用新的望远镜了。

  LOFAR是由2.5万个小型天线构成的天文台网络。为了获得足够清晰锐利的射电图像,这些天线分别建造在荷兰、德国、瑞典、法国和英国,覆盖一个直径达350公里的区域。当这些天线建造完成后,这些分布式射电阵列将共同扫描宇宙中低射电频率射线。

  研究人员指出,LOFAR可以扩大地外智能生命的搜索范围,对一个完全未曾勘测的低频射电光谱进行勘测,低频射电光谱主要是地球民用和军用通信波段。此外,LOFAR还能够同步测量太空中较大的区域。

相关文章

最大光学望远镜即将崛起

在智利阿塔卡马沙漠海拔3000米的赛罗阿玛佐斯山山顶,一张钢梁网拔地而起。它所支撑的穹顶与足球场一样大,且出人意料地灵活,而它所承载的一个巨大望远镜将在不久的将来追踪夜空中的星星。据《科学》消息,这台......

海铃”望远镜将成为国际最先进的中微子望远镜

数百年来,科学家利用望远镜捕捉宇宙光子来进行天文观测。今天,他们有了新的选择。中微子有着如幽灵般极强的穿透力,可轻松逃逸极端、致密的宇宙和天体环境而不改变方向,有助于科学家揭晓剧烈天体过程背后的机制,......

新研究揭示超大质量黑洞吸积辐射能谱新规律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学系蔡振翼副教授和王俊贤教授,通过研究类星体中心超大质量黑洞吸积的极紫外辐射能谱,发现其与类星体本征亮度无关,推翻了该领域的传统认识。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发现,类星体的平均极紫......

科学家揭示超大质量黑洞吸积辐射能谱的新规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学系蔡振翼副教授和王俊贤教授,通过研究类星体中心超大质量黑洞吸积的极紫外辐射能谱,发现其与类星体本征亮度无关,推翻了该领域的传统认识。他们进一步发现,类星体的平均极紫外能谱远比经典......

天文学家发现M87星系中黑洞喷流周期性进动

来自全球45个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组成的国际科研团队,通过分析多个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eryLongBaselineInterferometry,VLBI)网在2000年至2022年的观测数据,发现M8......

武大师生首次揭秘黑洞“闪烁”

“整个宇宙,将为你闪烁。”这是科幻作品《三体》中描绘的经典场景。作品中,射电望远镜观测到了肉眼看起来平静,却进行着强能量活动的“星空”。看到这一不寻常现象,故事主角为之兴奋、诧异、震惊。在现实中,这份......

智能机器人提升“中国天眼”运维质效

近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重大科学基础设施FAST运行维护作业机器人系统”项目,在“中国天眼”通过现场验收,智能机器人为“中国天眼”提供运行维护保障。“中国天眼”是目前全球最大且最......

天眼再度上新!发现黑洞存在微弱射电脉搏

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发表了中国天眼FAST发现的最新成果。武汉大学天文学系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联合领导的国际合作研究论文《微类星体中的亚秒级周期射电振荡》,揭示了黑洞喷流的复杂动力学特性。微类星体是......

绿星系光谱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郑振亚带领的早期宇宙与高红移星系团组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等国内外研究单位,基于目前最大的绿豌豆......

超大质量双黑洞并和引力波信号的共振探测高度可行方案

基于现有地球轨道高精度星地/星间测距、测月系统,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引力波实验中心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利用引力波轨道共振效应,实现超大质量双黑洞并合引力波信号有效探测的高度可行方案。该方案整合现有测距、测......